江西省2019届中考地理 第五章 居民课件.ppt
《江西省2019届中考地理 第五章 居民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2019届中考地理 第五章 居民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模块二 世界地理,,,,,第五章 居民,知识梳理,考法探究,题组训练,知识梳理,1.世界人口的增长 世界人口数量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工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目前已经突破70亿(2011年数据)。,人口与人种,考点 1,人口的增长速度,通常用①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②________;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或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③________。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最低的大洲是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较慢,较快,2.世界人口的分布 (1)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人/千米2),反映一个地区的人口疏密程度。 (2)人口分布,沙漠,雨林,3.人口问题 (1)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不合理的增长(增长过快或过慢)。 (2)人口问题的表现 ①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资源短缺:如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等。 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水污染、噪声污染等。 社会问题:交通拥挤、就业困难、居住条件差、饥饿贫困、教育医疗问题难以解决等。,②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抚养老年人的负担加重等。 (3)解决措施:制定相应的人口政策,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4.不同的人种 (1)人种的划分——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 (2)人种的分布,,图1 世界人种的分布,①白种人——欧洲、北美洲中部、大洋洲东南部、非洲⑥________、亚洲⑦________、南美洲东南部。 ②黄种人——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属于黄色人种)。 ③黑种人——⑧________中部和南部、大洋洲西北部。,北部,西部,非洲,1.世界的语言,世界的语言和宗教,考点 2,2.世界三大宗教,1.聚落与环境 (1)分类:乡村聚落、城市聚落。 (2)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的差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考点 3,(3)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①聚落的形成与自然环境 一般来讲,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比较容易形成聚落。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等适宜耕作,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 自然资源丰富,便于发展不同的产业,满足了人们生产的需要。 交通便利,便于人员的集散、交流,便于对外联系。,②聚落的分布与自然环境 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或河口、沿海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③聚落的形态与自然环境 有的聚落在平原地区呈团块状,有的聚落沿着河流、山麓、谷地等呈条带状。,④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 一些特色民居往往能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一般来说,聚落的民居建筑都是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便于从当地取得建筑材料而创造出来的。,图2 西亚的民居,在西亚热带沙漠地区,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当地的房屋具有厚墙、窗小的特点。厚墙可以减少传入的热量,小窗可以减少吹进的热风(如图2)。,我国及世界一些热带地区因炎热多雨,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就地取材,下层空着或放杂物、养牲畜,上层住人,因为上层风大凉爽,还可以避免潮湿(如图3)。,图3 竹楼,我国内蒙古地区,民居建筑为蒙古包。由于该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且当地以畜牧业为主,“逐水草而居”。蒙古包选材轻便,便于搭建及拆卸,适应当地气候(如图4)。,图4 蒙古包,寒带地区终年严寒,就地取材搭建冰屋、冰房子。房屋低矮,无窗户,保温效果好,且可以抵挡极地寒风,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如图5)。,,图5 冰屋,2.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1)聚落保护的意义 ①聚落是世界各地的人们利用自然环境和他们的勤劳智慧创造的,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聚落文化。 ②聚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从不同角度记录了当时的历史、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是我们了解当时人们生活情况的一部活的“百科全书”。 ③由于自然和社会的原因,一些特色鲜明的乡村聚落正在逐渐减少。,(2)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①聚落保护的措施 a.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 b.人人参与,从自身做起,保护传统聚落,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②传统聚落中的世界文化遗产:法国巴黎塞纳河沿岸、意大利威尼斯城、山西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安徽的皖南古村落、澳门历史城区等。,考法探究,例1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世界人口分布及影响因素,考法 1,,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是世界人口稠密区,有关其分布共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经济高度发达 B.多濒临海洋 C.处于中低纬度 D.多为平坦地形 2.图中⑤⑥⑦⑧四地人口稀少,由极其寒冷造成的是 ( ) A.⑤ B.⑥ C.⑦ D.⑧,A,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人口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第1题,由图可知,①②③④四地都位于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其中③④地区工业发展早,经济发达,①②地区农业历史悠久,经济欠发达。第2题,⑤位于极端干旱的撒哈拉沙漠,⑥位于过于湿热的亚马孙平原,⑦位于终年严寒的南极地区,⑧位于地势高峻的青藏高原。,1.(2018邵阳二模)读四大洲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四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 ) A.非洲 B.北美洲 C.亚洲 D.欧洲,D,,2.(2018连云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人种是 ( ) A.白种人 B.黄种人 C.黑种人 D.混血种人,C,3.(2018河南模拟)读世界局部气候类型分布图,图中四个地区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C,,4.(2016江西节选)2016年8月,第三十一届奥运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读巴西略图,完成下题。 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之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热带雨林地区),,气候湿热,例2 (2016江西节选)读我国台湾岛某地等高线图,完成下题。,聚落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考法 2,,甲、乙、丙、丁四地,最可能形成较大聚落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本题考查聚落的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甲地海拔较低,地形平坦,且位于河流的交汇处,又有公路干线通过,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最可能形成较大的聚落。乙地和丙地分别位于山谷和山脊,地势较陡,丁地位于山顶,均不易形成较大聚落。,A,方法总结 聚落形成的影响因素 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1.(2018东营模拟)南美洲热带地区许多国家将大城市建在高山、高原上,如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就坐落在赤道附近平均海拔2 850米高山山谷中。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 ( ) A.海拔高处,视野通透开阔 B.高处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C.海拔高处,气候比较凉爽 D.高处地势险峻,利于安全,C,(2018北京)传统民居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杰作。下面两图为两传统民居,其中甲在南非,乙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读图,完成第2~3题。,2.甲、乙两民居相比 ( ) A.甲为半球形,以木板为材料 B.乙以土石为材料,房顶坡度大 C.甲为半球形,容易拆卸运输 D.乙以竹子为材料,房顶坡度大 3.甲、乙两民居在设计上的特点及目的是 ( ) A.甲:无窗,门窄小,为抵御严寒 B.乙:配有梯子,在积雪掩门时便于出入 C.甲:简单轻便,防止被洪水冲走 D.乙:房屋低矮,防止干热空气进入室内,C,B,-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2019届中考地理 第五章 居民课件 江西省 2019 中考 地理 第五 居民 课件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2590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