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物理 寒假作业 第15天 圆周运动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年高一物理 寒假作业 第15天 圆周运动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一物理 寒假作业 第15天 圆周运动 新人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一物理 寒假作业 第15天 圆周运动 新人教版 考纲要求:II 难易程度:★★★★☆ 有关圆周运动的基本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图a,汽车通过拱桥的最高点处于超重状态 B.如图b所示是一圆锥摆,增大θ,若保持圆锥的高不变,则圆锥摆的角速度不变 C.如图c,同一小球在光滑而固定的圆锥筒内的A、B位置先后分别做匀速度圆周运动,则在A、B两位置小球的角速度及所受筒壁的支持力大小相等 D.火车转弯超过规定速度行驶时,内轨对内轨缘会有挤压作用 【参考答案】B 【试题解析】汽车在最高点mg–FN=知FN<mg,故处于失重状态,故A错误;如图b所示是一圆锥摆,重力和拉力的合力F=mgtan θ=mω2r;r=Lsin θ,知ω=,故增大θ,但保持圆锥的高不变,角速度不变,故B正确;根据受力分析知两球受力情况相同,即向心力相同,由F=mω2r知r不同,角速度不同,故C错误;火车转弯超过规定速度行驶时,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则外轨对内轮缘会有挤压作用,故D错误。故选B。 【名师点睛】此题考查圆周运动常见的模型,每一种模型都要注意受力分析找到向心力,从而根据公式判定运动情况,如果能记住相应的规律,做选择题可以直接应用,从而大大的提高做题的速度,所以要求同学们要加强相关知识的记忆。 【知识补给】 圆周运动的规律 1.对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和转速的理解 (1)v、T、r的关系:物体在转动一周的过程中,通过的弧长,所用时间为,则; (2) ω、T的关系:物体在转动一周的过程中,转过的角度,所用时间为,则; (3)ω、n的关系:物体在1 s内转过n圈,1圈转过的角度为2π,则1 s内转过的角度,即; (4)v、ω、r的关系:; a.r一定时,; b.ω一定时,; c.v一定时,; 注意:a.v、ω、r间的关系是瞬时对应的; b. v、ω、r三个量中,只有先确定其中一个量不变,才能进一步明确另外两个量是正比还是反比关系; c.比较物体沿圆周运动的快慢看线速度,比较物体绕圆心转动的快慢看周期和角速度。 2.传动装置中各物理量间的关系 (1)传动的几种情况 a.皮带传动(线速度大小相等)b.同轴传动(角速度相等)c.齿轮传动(线速度大小相等)d.摩擦传动(线速度大小相等) (2)传动装置中的两个结论 a.凡是直接用皮带传动(包括链条传动、摩擦传动)的两个轮子,两轮边缘上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b.凡是同一个轮轴上(各个轮都绕同一根轴同步转动)的轮子,轮上各点的角速度都相等(轴上的点除外)。 3.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1)向心加速度与半径的关系 在表达式中,an与两个量(ω或v、r)有关,在讨论时要注意用控制变量法分析:若角速度ω相同,a∝r;若线速度v大小相同,。an与r的关系可用图甲、乙表示。 注意:应注意向心加速度公式,在v一定的情况下,方可认为物体的向心加速度an与r成反比,而在ω一定的情况下,可认为向心加速度an与r成正比,因向心加速度的每个公式都涉及三个物理量的变化关系,所以必须在某一物理量不变时,才可以判断另外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2)向心力 ①定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指向圆心的合外力; ②作用效果:产生向心加速度,不断改变线速度的方向; ③方向:总是沿半径指向圆心; ④大小:; ⑤向心力是按作用效果来命名的; ⑥向心力的特点 a.向心力是按力的作用效果来命名的力,它不是具有确定性质的某种力,相反,任何性质的力都可以作为向心力; b.向心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线速度的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即为向心力,其方向一定指向圆心,是变化的(线速度大小变化的非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指向圆心,它既改变速度方向,同时也改变速度的大小,即产生法向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 c.向心力可以是某几个力的合力,也可以是某个力的分力; ⑦向心力的来源分析 a.任何一种力或几种力的合力,它使物体产生向心加速度; b.若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向心力必然是物体所受的合力,它始终沿着半径方向指向圆心,并且大小恒定; c.若物体做非匀速圆周运动,其向心力则为物体所受的合力在半径方向上的分力,而合力在切线方向的分力则用于改变线速度的大小。 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的轻绳模型与轻杆模型比较 轻 绳 模 型 轻 杆 模 型 常 见 类 型 均是没有支撑的小球 均是有支撑的小球 过最高 点的临界条件 由得 v临=0 讨论分析 1.过最高点时,v≥ ,FN+ ,绳、轨道对球产生弹力FN。 2.当v<时,不能过最高点,在到达最高点前小球已经脱离了圆轨道。 1.当v=0时,FN=mg,FN为支持力,沿半径背离圆心。 2.当0<v<时,,FN背离圆心,随v的增大而减小。 3.当v=时,FN=0。 4.当v>时,,FN指向圆心并随v的增大而增大。 某变速箱中有甲、乙、丙三个齿轮,如图所示,其半径分别为r1、r2、r3,若甲轮的角速度为ω,则丙轮边缘上某点的向心加速度为 A. B. C. D. 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分别站在赤道和纬度为45的地面上,随地球一起自转,则 A.甲的线速度大 B.乙的线速度大 C.甲的角速度大 D.乙的角速度大 如图长为L的悬线固定在O点,在O点正下方L/2处有一钉子C,把悬线另一端的小球m拉到跟悬点在同一水平面上无初速度释放(悬线拉直),小球到悬点正下方时悬线碰到钉子,则小球 A.线速度突然增大 B.角速度不变 C.向心加速度突然减小 D.悬线的拉力突然增大 质量为m的石块从半径为R的半球形的碗口下滑到碗的最低点的过程中,如果摩擦力的作用使得石块的速度大小不变,如图所示,那么 A.因为速率不变,所以石块的加速度为零 B.石块下滑过程中受的合外力越来越大 C.石块下滑过程中的摩擦力大小逐渐变大 D.石块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球心 如图所示,有一陀螺其下部是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圆锥体、上部是高为h的圆柱体,其上表面半径为r,转动角速度为ω。现让旋转的陀螺以某水平速度从距水平地面高为H的光滑桌面上水平飞出后恰不与桌子边缘发生碰撞,陀螺从桌面水平飞出时,陀螺上各点中相对桌面的最大速度值为(已知运动中其转动轴一直保持竖直,空气阻力不计) A. B. C.+ωr D.r+ωr 如图所示,两个可视为质点的的木块A和B(mA=2mB)放在转盘上,两者用长为L的细绳连接,木块与转盘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各自重力的k倍,A放在距离转轴L处,整个装置能绕通过转盘中心的转轴O1O2转动。开始时,绳恰好伸直但无弹力,现让该装置从静止开始转动,使角速度缓慢增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当时,A、B所受摩擦力大小相等 B.ω在范围内增大时,B所受摩擦力变大 C.ω在范围内增大时,A所受摩擦力一直变大 D.当时,A、B相对于转盘会滑动 如图所示,小球A可视为质点,装置静止时轻质细线AB水平,轻质细线A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细线AC长l,B点距C点的水平和竖直距离相等。装置BO′O能以任意角速度绕竖直轴O′O转动,且小球始终在BO′O平面内,那么在ω从零缓慢增大的过程中(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 A.两细线张力均增大 B.细线AB中张力一直变小,直到为零 C.细线AC中张力先不变,后增大 D.当AB中张力为零时,角速度可能为 【参考答案】 A 甲丙的线速度大小相等,根据知甲丙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甲的向心加速度,则,A正确。 D AD、由于石块做匀速圆周运动,只存在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球心,故D正确,A错误;B、由,知合外力大小不变,故B错误;C、又因石块在运动方向(切线方向)上合力为零,才能保证速率不变,在该方向重力的分力不断减小,所以摩擦力不断减小,故C错误;故选D。 【点睛】关键知道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合外力提供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C 陀螺下部分高为h′=r;下落h′所用时间为t,则h′=gt2;陀螺水平飞出的速度为v,则r=vt;解得;陀螺自传的线速度为v′=ωr;陀螺上的点当转动的线速度与陀螺的水平分速度的方向相同时,对应的速度最大,所以最大速度是:v>ωr+,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该题将圆周运动与平抛运动结合在一起来考查运动的合成,计算的方法虽然比较简单,但解答的难点是能否理解“陀螺上的最大线速度”这一点,要耐心琢磨,用心体会。 AD 当细绳将要有弹力时,对B物体;kmg=m2Lω2,解得,故当时,细绳无张力,此时A所受摩擦力大小fA=2mLω2;B所受摩擦力大小fB=m2Lω2,则两物体所受摩擦力相等,选项A正确;当A所受的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A、B相对于转盘会滑动,对A有:k∙2mg–T=2m∙Lω2,对B有:T+kmg=m•2Lω2,解得,当时,A、B相对于转盘会滑动,故D正确。角速度0<ω<,B所受的摩擦力变大,ω在范围内增大时,B所受摩擦力不变,故B错误。ω在范围内增大时,A所受摩擦力一直变大;当时,A要滑动,摩擦力不变,C错误;故选AD。 拉力不为0,当转速在≤ω≤时,AB的拉力为0,角速度再增大时,AB的拉力又会增大,故AB错误;当绳子AC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不变时,AC绳子的拉力在竖直方向的分力始终等于重力,所以绳子的拉力绳子等于1.25mg;当转速大于后,绳子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增大,拉力开始增大;当转速大于后,绳子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不变,AC上竖直方向的拉力不变,当水平方向的拉力增大,AC的拉力继续增大,故C正确;由开始时的分析可知,当ω取值范围为≤ω≤,绳子AB的拉力都是0,故D正确。故选CD。 图甲 图乙 【点睛】本题考查了共点力平衡和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运用,解决本题的关键理清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来源,确定小球运动过程中的临界状态,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年高一物理 寒假作业 第15天 圆周运动 新人教版 2019 2020 年高 物理 寒假 作业 15 新人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2591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