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物理《电阻定律》教案16 新人教版选修3-1.doc
《2019-2020年高中物理《电阻定律》教案16 新人教版选修3-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中物理《电阻定律》教案16 新人教版选修3-1.doc(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物理《电阻定律》教案16 新人教版选修3-1 教学目的 (1)掌握电阻定律的内容和物理意义; (2)掌握电阻率的概念,知道电阻率和哪些因素相关。 教学重点:电阻定律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难点:什么情况下考虑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什么情况下忽略这种影响。 教学教具:蓄电池、电流表、伏特表、滑动变阻器、不同材料、粗细、长度的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计算:已知金属铜在单位体积中的自由电子数为8.51028m−3,现在横截面积为1.0mm2的铜导线中通过1.2A的电流,试求导线中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速率。(答案:8.910−5m/s) 在我们刚才计算中,我们用到了电流的微观解释I = neSv ,让我们讨论这样几个问题: 1、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如果仅将导体的横截面积S增大,电流会怎样变化?(教师提示:电场强度<对柱形导体,看成匀强电场E = > 会变化吗?→v会变化吗?→n会变化吗?)→结论:I变大。 2、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如果仅将导体的长度L增大,电流会怎样变化? (教师提示:和上面类似)→结论:I变小。 3、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如果仅将导体的温度升高,电流会怎样变化? (教师提示:和上面类似,但要提请学生注意电子热运动速率的变化——客观上造成阻碍作用加大)→结论:I变小。 总结:同学们,我们刚才讨论的虽然是电流的变化,但根据欧姆定律,它事实上反映另外一个隐含的信息:电阻会随着导体某些因素的改变而改变。本节任务,就是要是要具体找出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并定量的总结出相关规律。 (二)新课教学 1、电阻定律 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理论分析,总结三个因素对电阻的定性影响?(S增大,R减小;l增大,R增大;T升高,R增大。) 过渡:这种关系能不能通过实验来验证呢?我们下面请看(2.6-3) (1)探究方案一 (2)探究方案二 (3)电阻定律:导体的电阻R跟它的长度l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即R = ρ 。 2、电阻率 由于在S 、L相同的情况下,ρ大,R就大,导电性就差,反之,则越好。所以ρ是一个能反映导体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研究表明,电阻率又和两个因素相关(这就象写一篇文章的插叙一样),它们是1、材料(具体情况请见教材P58)从表格我们可以看出哪些信息?(导电性谁好谁差;标题有20℃的限制) 2、温度,研究表明,一般的导体,在温度升高时,ρ增大(但对于非金属导体,也会出现反常情况)。至此,我们先从理论的角度得出影响电阻的几个因素就一一做了介绍。 3、小结 1、本节知识较单纯,电阻定律只是在初中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定量的关系。但是,本节还是有一个新的要点,那就是,我们发现导体的电阻还会和温度相关。这一点在实际中是有意义的,比如,物理学家们根据这个特性制成了热敏电阻,大家只要去了解一下电饭煲的工作原理,就会感受到热敏电阻的使用价值了。此外,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在以后(超导及其应用)中还会有深刻的发挥。 2、不过话又说回来,当我们考虑到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时,我们的很多电学问题的讨论是很麻烦的,因此,在更加广泛的场合,我们忽略了这种效应。甚至在中学阶段,如果不是题目明确考察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我们都不考虑这一点。这也是我们应该记住的一个常规。作为电阻定律的巩固,我们最后完成这样一个练习。-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阻定律 2019-2020年高中物理电阻定律教案16 新人教版选修3-1 2019 2020 年高 物理 电阻 定律 教案 16 新人 选修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2609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