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地球和地图 第二单元 地图(第1课时)地图三要素和等高线地形图判读课时作业.doc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地球和地图 第二单元 地图(第1课时)地图三要素和等高线地形图判读课时作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地球和地图 第二单元 地图(第1课时)地图三要素和等高线地形图判读课时作业.doc(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地球和地图 第二单元 地图(第1课时)地图三要素和等高线地形图判读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1~2题。 1.a在c的________方向( ) A.东北 B.西南 C.西北 D.正北 2.若ab段图上距离为2.2 cm,则该图的比例尺约为( ) A.1∶100 000 B.1∶1 000 000 C.1∶10 000 000 D.1∶100 000 000 解析:第1题,a点坐标是(30S,180),c点坐标是(50S,140W),通过比较可知C项正确。第2题 ,根据比例尺的公式计算,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比值。a、b在同一条经线上,且纬度差是20度,所以其实地距离约为(11120)千米。 答案:1.C 2.D 3.将1∶12 000 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4倍,放大后的地图比例尺是( ) A.1∶48 000 000 B. C.1∶6 000 000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0千米 解析:选B。将1∶12 000 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4倍,放大后的地图的比例尺为1∶3 000 000,故B项正确。 4.读右图,两幅图表示的区域范围相同,图甲比例尺为1∶100 000,则( ) A.图乙的比例尺为1∶200 000 B.图乙的比例尺为1∶400 000 C.图乙表示的地理事物较图甲详细 D.图甲比例尺是图乙的4倍 解析:选C。图乙图幅面积是图甲的4倍,比例尺放大一倍,分母应该缩小二分之一,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地理事物越详细。因此C项正确。 5.下图中,属于注记的是( ) ①▲ ②1 729 ③天堂寨 ④▲和1 729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解析:选B。地图中的文字或数字是注记,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是图例,因此“1 729”和“天堂寨”是注记。 读图,回答6~7题。 6.分析甲、乙两图,可以看出( ) A.比例尺甲大于乙 B.甲为地图,乙为景观图 C.比例尺均为数字式 D.图乙中的动物形象属于注记 7.关于图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其方向是先正北后正东 B.学校在农业实验区的东北方向 C.火车站位于科技园区的西南方向 D.若比例尺放大1倍,则图幅面积将增大2倍 解析:第6题,比较甲、乙两图中的比例尺可知,图甲为线段式,图乙为数字式,且比例尺甲大于乙。第7题,依据图甲中的指向标,可判断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是先向东北后向东南;学校在农业实验区的西北方向,火车站在科技园区的西南方向;若比例尺放大1倍,图幅面积将增大3倍。 答案:6.A 7.C (xx长春高二期末)读我国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回答8~10题。 8.图中公路沿线四地中,海拔最高点出现在( ) A.甲 B.乙 C.丙 D.丁 9.若甲、丁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40千米,要在边长为2米的图幅中完整绘制该区域图,所选用的比例尺应为( ) A.1∶40 000 B.1∶200 000 C.1∶4 000 D.1∶20 000 10.图中公路规划方案能反映出山区公路建设中应遵循的原则是( ) ①尽可能连接居民点 ②在山谷中应尽量避开陡坡 ③在陡坡段增加“之”字状弯曲 ④尽可能避免跨越河流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解析:第8题,甲地海拔小于100米,乙地海拔为200~300米,丙地海拔为500~600米,丁地海拔小于500米。第9题,比例尺===。第10题,图中公路尽量沿山谷延伸,在陡坡处呈“之”字状弯曲。 答案:8.C 9.D 10.B 11.下图中虚线或字母表示地形部位。下列选项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A.①山脊 ②山谷 ③鞍部 ④山顶 B.①山谷 ②山谷 ③山顶 ④鞍部 C.①山谷 ②山脊 ③山顶 ④鞍部 D.①山脊 ②山脊 ③山顶 ④鞍部 解析:选B。根据等高线形态与地形的关系,山脊是等高线向低值处弯曲,山谷是等高线向高值处弯曲,山顶是四周低、中间高,鞍部是两个山顶之间的过渡地区,因此选B项。 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 ) A.东北—西南向 B.东西向 C.西北—东南向 D.南北向 13.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 A.上、下部均陡峭 B.上部较陡,下部较缓 C.上、下部均平缓 D.上部较缓,下部较陡 解析:第12题,根据山脊概念——等高线弯曲部分指向低处,结合等高线图即可判断山脊基本上呈东北—西南走向。第13题,等高线越密集坡越陡,结合图示山体主峰西北坡的等高线密集程度判断即可。 答案:12.A 13.B 二、综合题 1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中的图例,判断该国的首都是________,除首都外,你还能看到哪些地理事物? (2)图中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的河流a的流向大致是自________向________。 (3)中国首都北京位于澳大利亚首都的________方向。 (4)在1∶150 000 000的世界政区图上量得中国首都北京到澳大利亚首都的直线距离为6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________千米。 答案:(1)堪培拉 一般城市、铁路、季节河湖、洲界等。 (2)东 西 (3)西北 (4)9 000 15.读下面三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甲图中,判别地物方向:张庄在河西村的________方向,在东山的________方向。 (2)在乙图中: ①比例尺用数字式表示为________。 ②图中有一辆拖拉机沿公路从A处出发穿过B地到达C处,拖拉机行驶的方向先是向________方向,然后向________方向行驶。 ③图中小河中箭头表示的河水流向为________。 (3)观察丙图,判别地物方向。 ①B在C的________方向;C在A的________方向;D在A的________方向。 ②如果你站在北极点,那么你的四周是________方向。 (4)通过以上练习,得出不同地图的方向辨别方法。 ①一般地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指向标地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经纬网地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正西 西北 (2)①1∶80 000 ②正南 东南 ③自东向西 (3)①正西 正南 东南 ②正南 (4)①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依据指向标的指向,面北而立,左西右东;北极点为最北端,南极点为最南端 ③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⑤________,⑥________。 (2)⑤、⑦两地的垂直距离为________米,若两地图上水平距离为2.3厘米,其实地水平距离是________千米。 (3)如果把该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________(用数字表示)。 (4)小河流向________方。计划把水从A水库调到C处,有AC和BC两条路线,选择哪一条比较合理?为什么? 解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不同等高线重叠处是陡崖(如图中的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平缓。当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峰(如图中的⑤、⑦);由内向外增高的为洼地、盆地(如图中的①)。等高线的曲线向高处凸出的是山谷、河谷(如图中的③);向低处凸出的为山脊(如图中的④)。两个山峰之间相对较低的部位,形似马鞍,为鞍部(如图中⑤和⑦两个山峰之间的⑥)。⑤和⑦两个山峰之间的垂直距离,实际上是两个山峰之间的相对高度。已知图上距离求实地距离,根据公式计算时要注意计算结果单位应是厘米,要把它转化成所要求的单位千米。小河流向应注意箭头和指向标,这里是指干流流向。AC和BC的引水问题,不要被距离远近所迷惑,而应选择水是由高处向低处流的AC。 答案:(1)①盆地 ②陡崖 ③山谷 ④山脊 ⑤山顶 ⑥鞍部 (2)11 4.6 (3)1∶100 000 (4)东北 AC比较合理。因为A处比C处高,引水顺势下流,而B处比C处低,往高处引水较困难。-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地球和地图 第二单元 地图第1课时地图三要素和等高线地形图判读课时作业 2019 2020 年高 地理 二轮 复习 第一 部分 地球 地图 第二 单元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2626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