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案11 新人教版必修3.doc
《2019-2020年高中生物《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案11 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中生物《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案11 新人教版必修3.doc(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生物《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案11 新人教版必修3 1.教材内容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兴奋的传导。关于兴奋的传导,包括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细胞间的传递两部分内容。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这一部分,教材结合插图讲述了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产生电位变化、电位差和局部电流的形成,以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为了更好地发挥互动式教学的最大优势,教师应适当补充关于研究兴奋传导的实验材料的选择,以及具体的实验方法,将这部分知识还原到科学史的研究背景中去认识。 2.学情分析 有关于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等相关的基础知识,学生在初中就已经学过,所以教师可以给出少量时间由学生快速阅读进行回忆,并通过提问及时深化。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这些内容比较抽象,学生没有接触过,不容易理解,在学习上具有一定的难度。而这些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特别是兴奋传导时膜电位的变化过程。教师在这方面要多做指导、启发。 《神经调节》一节的内容对于生物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生物学科思维方法的形成,生物学科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简述神经系统的组成及神经元的结构。 (2)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及结构基础。 (3)概述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 2.能力目标 运用实验现象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同科学发现过程中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科学精神。 (2)认同兴奋的产生与传导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方法和材料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与传导 2、教学难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四、教学策略设计 动机激发策略:创设情境,从膝跳反射引入;重现关于研究神经传导的材料选择和实验手段体现科学方法教育。 交互教学策略: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讨论问题。 五、教学方法设计 分析法、讨论法、讲授法等。 六、媒体设计 反射弧模式图;兴奋沿反射弧传导;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七、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引入 播放动画短片求诊历险记:患者因膝跳反射把医生踢倒了。 这种反射与什么系统的调节有关系? 思考讨论 〔板书〕 一、神经系统 复习神经系统的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 复习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元 学生阅读教材P17神经元的结构图。 提问:图A涉及几个神经元? 每个神经元包含哪些结构呢? 讲解神经元结构。 一个神经元就是一个完整的高度特化的细胞。细胞体适合综合处理信息和作为代谢中心;突起适合接受和传递信息;髓鞘则起着保护的作用,使许多神经纤维可以同时传导而互不干扰,从而保证神经调节的精确性。 讲解神经元、神经纤维与神经间的关系 学生阅读教材 知识承接 〔板书〕二、反射及结构基础 问:通过初中的学习同学们应该知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问:能举出一些你知道的反射活动吗? 答: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眨眼发射…… (板书)1、反射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问:含羞草受刺激时小叶会合拢,草履虫受到刺激会躲避,这些属于反射吗? 问:反射的结构基础是什么呢? (板书)2、反射弧 阅读教材P17膝跳反射的反射弧。 反射弧由哪几部分组成? 感受器:类型很多,皮肤、舌头上的味蕾、鼻子里的嗅觉感受器 效应器:神经末梢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传入神经、传出神经 神经中枢:脑或者是脊髓 感受器接受了一定的刺激后,产生兴奋。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结合反射弧动画介绍反射的过程: 反射弧的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就不能完成。 思考举例 总结 过渡 讨论: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靠一个神经元能完成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从宏观上看,兴奋需要在反射弧各部分上传导;从微观上看,兴奋则需要在组成反射弧的每一个神经元内部传导,特别是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学习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学生讨论 加深知识间的联系 (板书)三、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生活中医生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检测脑部疾病啊?(脑电图检测) 说明神经兴奋的传导与什么有关? 如果让你来证明兴奋的传导与电有关,该怎么做呢?现在假如给你一块新鲜的肌肉上面连接有神经,你怎么用物理的方法证明兴奋的传递与电有关?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 早在1791年,意大利解剖学家伽尔瓦尼发现兴奋传导实际上是一种生物电现象。后来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蛙的坐骨神经上放置两个电极,连接到一个电表上。过程如下。(多媒体显示) 分析实验现象。 问:这个实验直接证明了什么? 在神经系统中,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板书)1、神经冲动:电信号(生物电) 刺激为什么会产生生物电呢?要形成电流必须要有电位差,在静止时神经纤维的电位是怎样的?受刺激后又怎样变化呢? 到20世纪30年代英国科学家发现乌贼的巨大神经纤维是实验的理想材料,它粗大的轴突直径可达1毫米,使测量电位差的微电极易于插入,为开展实验提供了方便。 多媒体展示枪乌贼的图片。 介绍实验。在黑板画出大致的实验过程。 (1)将两个微电极连接在神经细胞膜表面,指针不偏转。 (2)静息状态下,将两个微电极一根连接在神经细胞膜表面,另一根插入神经纤维内部,指针向左偏转。 (3)兴奋状态下,将两个微电极一根连接在神经细胞膜表面,另一根插入神经纤维内部,指针向右偏转。 膜内外电位如何分布?受刺激后电位又如何分布? (板书)(1)静息电位:外正内负。 (2)刺激时:内正外负。 这样就产生了神经冲动,这样的冲动是如何继续传导的呢? 思考:邻近未兴奋部位仍然维持原来的外正内负,那么兴奋部位与原来未兴奋部位之间会如何变化呢? (板书)(3)局部电流: 思考:膜内外电流方向? 膜外:未兴奋部位指向兴奋部位 膜内:兴奋部位指向未兴奋部位 产生的局部电流又刺激邻近未兴奋部位产生同样的电位变化,如此依次进行下去,兴奋不断向前传导,而已兴奋部位又不断恢复为静息电位。 画出传导过程。 思考:若一条离体神经纤维中断施加一个刺激又会如何传导呢? 我们来回到刚才介绍的实验。 为什么静息状态下细胞膜会出现这样电位差呢? 很早人们就发现神经纤维膜内外存在离子浓度差异。展示图片,介绍神经细胞膜结构、膜内外离子分布、通道蛋白等结构。 在未受刺激的情况下,细胞膜外Na+多,膜内K+多,由于膜内K+易通过K+通道蛋白顺浓度梯度外流,导致膜外+膜内—。 问:由此可见这种电位关系与细胞膜的什么功能有关啊? 问:为什么受刺激后外面会变成负电位呢? 请同学们结合图形,看能否推测这种变化是怎么产生的?分析这种电位的形成过程? Na+内流导致内外电位差降低,某一时刻内外电位相等,电势差为0,Na+继续内流最终使得细胞膜内正外负。 由此看来,动作电位的形成其实也是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 应用:局部麻醉剂普鲁卡因的作用原理:抑制Na+通道的打开,从而阻止兴奋的产生和传导。 思考回答 学生思考讨论 学生上黑板演示 学生讨论 通过对科学史的探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重现关于研究神经传导的材料选择和实验手段体现科学方法教育 八、板书设计 第二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神经系统 1、组成 2、神经元 二、反射及结构基础 1、反射 2反射弧 三、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神经冲动:电信号 2、传导: 静息电位:外正内负 刺激:内正外负 局部电流:双向-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2019-2020年高中生物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案11 新人教版必修3 2019 2020 年高 生物 通过 神经系统 调节 教案 11 新人 必修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2632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