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地理 第1轮总复习“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理解”解答题专项训练(含解析)(一) 湘教版.doc
《2019-2020年中考地理 第1轮总复习“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理解”解答题专项训练(含解析)(一) 湘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中考地理 第1轮总复习“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理解”解答题专项训练(含解析)(一) 湘教版.doc(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中考地理 第1轮总复习“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理解”解答题专项训练(含解析)(一) 湘教版 一.解答题(共12小题) 1.读“等高线地形图”和“泥石流活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最高山峰的海拔是 米.A点所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 (2)沿甲、乙两条路线登山,比较容易的是 . (3)图中B、C两地适宜搭建帐篷的是 . (4)李庄和吴庄图上距离约为1.2厘米,则实地距离为 千米. (5)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山谷地带,如图中泥石流发生时①②两种逃生方向正确的是 . (6)为了不妨碍地面交通,高速铁路基本上采用修建高架桥和隧道的形式.图中高速铁路的走向是 ,D、E两处需要修建隧道的是 . 2.我国南方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学校附近开展野外考察活动,如图是考察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清河干流的流向大致是 .同学们发现小清河的一条支流绘制错误,它是①②③④中的 河,判断理由是 . (2)同学们发现M地杜鹃花正在怒放着,而N地杜鹃花仍含苞待放,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他们还看到甲乙两地种植的农作物不同, 地种植水稻, 地种植柑橘. (3)同学们为当地旅游业发展献计献策,建议在 处开发攀岩运动项目,在小清河支流中的 河开发激流漂流项目. 3.某中学地理夏令营在如图区域开展了一次活动.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辅导员介绍当地地形:图示区域地形类型是 (选填:平原、丘陵、高原);张庄位于山脊,王庄位于 . (2)住宿地选择:受地形阻挡,看不到水库景区的村庄 ;暴雨来临时,可能受山洪影响的村庄 . (3)开展体育运动:在A,B,C,D四地中的 地,进行照片所示运动项目;在甲、乙两地之间竞速划船,最短要划 米. (4)考察引水线路:B,C两条引水线路中,能自流灌溉的是 线路. 4.读等高线图,回答问题. (1)丙的地形部位名称为 .丙地和B点的相对高度可能为下列选项中的 (填字母). A.95米 B.105米 C.155米 D.205米. (2)小河A的流向大致为 .若甲乙两村图上距离是2.5厘米,则实地距离为 千米. (3)图示地区地形主要为 和平原. (4)若图示地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则其耕地类型为 . 5.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A ,B ,C . (2)图中甲村在丙村的 方向. (3)图中东湖EF间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那么它们两地间的实地距离为 米. (4)甲、乙、丙三村中适于栽种果树的是 ,最适于发展种植业的是 . (5)从丙村和甲村登山到山顶D,哪条线路更容易?为什么? 6.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丁四座山峰,海拔最高的山峰与C地的相对高度为 米. (2)C、D两点之间的图上距离约为4.5厘米,若乘缆车由C地到D地,缆车的速度是9千米/小时,则需要 小时. (3)A地所在的地形部位能不能形成瀑布?并说明理由 . (4)①、②、③为三条登山路线,最省力的是②,理由是 . (5)该地区地形以 为主,地势特征是 . 7.读图“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是 ;a、b两河段,水流较急的是 河段. (2)图中甲的地形部位是 .欲在甲或乙两处选择一处发展攀岩旅游项目,应选择在 处. (3)为解决城市用水紧张问题,图中①②两条引水线路,设计更合理的是 ,原因是 . 8.我市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到学校附近进行野外考察活动,读图“考察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两处适合攀岩的点是 . (2)甲村在乙村的 (方向).量得乙村到点①的图上直线距离是3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直线距离是 千米. (3)在乙村,同学们测的气温为20℃,则此时甲村的气温约是 ℃. (4)图中①②两个观察点中、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观察点是 . (5)同学们发现乙村周围资源丰富,但经济较落后.请你为乙村发展经济提一条建议: .(言之有理即可) 9.暑假来临,学校拟组织夏令营登山活动,为了安全,教师出示等高线图,请据图完成下列要求. (1)爬山时,应注意避开陡崖,请指出图中陡崖所在位置 (填字母),老师要求把队旗插到最高山峰,请选择位置 (填字母),其海拔不超过 米. (2)图中D处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 (3)图中若有河流,可能位于 处(填字母). (4)若攀登A峰,有L1,L2两条线路可供选择,选择线路 (L1或L2)上山省力轻松. 10.读“我国东部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村的经纬度位置 ;属于 气候. (2)图中煤矿和温泉两地点的相对高度大约是 米. (3)甲、乙两村间的图上直线距离是4厘米,实地距离是 千米.甲村位于乙村的 方向. (4)乙村周围资源丰富,但经济比较落后.为发展经济,你认为该村优先发展何种产业 . 11.读图“我国东南地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地形部位:A ,B . (2)图中甲村位于乙村的 方向,乙村与丙点的相对高度约为 米. (3)梯田主要分布在图A、B、C、D中的 点,此处景观中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12.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请将图中200米等高线补充完整. (2)图中A代表的地形类型是 ,理由是 . (3)若将小河水引向疗养院,图中设计了①.②两条路线, 更合理. (4)下列地形剖面图中,最能反映沿BC线地表起伏状况的是 湖南省澧县张公庙中学xx年中考湘教版地理第1轮总复习“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理解”解答题专项训练与解析(一) 一.解答题(共12小题) 1.(xx•滨州)读“等高线地形图”和“泥石流活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最高山峰的海拔是 663 米.A点所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鞍部 . (2)沿甲、乙两条路线登山,比较容易的是 甲 . (3)图中B、C两地适宜搭建帐篷的是 B . (4)李庄和吴庄图上距离约为1.2厘米,则实地距离为 2.4 千米. (5)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山谷地带,如图中泥石流发生时①②两种逃生方向正确的是 ① . (6)为了不妨碍地面交通,高速铁路基本上采用修建高架桥和隧道的形式.图中高速铁路的走向是 西南﹣东北 ,D、E两处需要修建隧道的是 D .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 (1)从图中可以看出,最高山峰的海拔是663米.图中A点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应为鞍部.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因此沿甲、乙两条路线登山,比较容易的是甲. (3)图中C处是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B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因此,B、C两地适宜搭建帐篷的是B. (4)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2千米,李庄和吴庄图上距离约为1.2厘米,则实地距离为2.4千米. (5)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山谷地带,泥石流发生时,应向与泥石流垂直的方向逃生;因此①、②两种逃生方向正确的是①. (6)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判断,图中高速铁路的走向是西南﹣东北;D、E两处需要修建隧道的是D,因为D处为山脊,E处为山谷. 故答案为:(1)663;鞍部;(2)甲;(3)B;(4)2.4;(5)①;(6)西南﹣东北;D. 【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xx•福建)我国南方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学校附近开展野外考察活动,如图是考察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清河干流的流向大致是 自东北流向西南 .同学们发现小清河的一条支流绘制错误,它是①②③④中的 ③ 河,判断理由是 ③处为山脊,不可能有河流发育 . (2)同学们发现M地杜鹃花正在怒放着,而N地杜鹃花仍含苞待放,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地形 .他们还看到甲乙两地种植的农作物不同, 乙 地种植水稻, 甲 地种植柑橘. (3)同学们为当地旅游业发展献计献策,建议在 ⑤ 处开发攀岩运动项目,在小清河支流中的 ④ 河开发激流漂流项目.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 (1)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可判定小清河干流的流向大致是自东北流向西南.图中①、②、③、④处中的③处绘制错误,理由是③处为山脊,不可能有河流发育. (2)同学们发现M地杜鹃花正在怒放着,而N地杜鹃花仍含苞待放,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N地海拔高,气温低.依据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乙地适宜种植水稻,甲地适宜种植柑橘. (3)图中⑤处为陡崖,可以开发攀岩运动项目;④处为河流,且水流急,适宜开发激流漂流项目. 故答案为:(1)自东北流向西南; ③;③处为山脊,不可能有河流发育;(2)地形;乙;甲;(3)⑤;④. 【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3.(xx•内江)某中学地理夏令营在如图区域开展了一次活动.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辅导员介绍当地地形:图示区域地形类型是 丘陵 (选填:平原、丘陵、高原);张庄位于山脊,王庄位于 鞍部 . (2)住宿地选择:受地形阻挡,看不到水库景区的村庄 李庄 ;暴雨来临时,可能受山洪影响的村庄 刘庄 . (3)开展体育运动:在A,B,C,D四地中的 D 地,进行照片所示运动项目;在甲、乙两地之间竞速划船,最短要划 500 米. (4)考察引水线路:B,C两条引水线路中,能自流灌溉的是 B 线路.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 【解答】解:读图可知,(1)图示区域的等高距为20米,该处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最高处海拔低于460米~480米之间,低于500米,地形类型是丘陵;张庄位于山脊,王庄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 (2)住宿地选择:受地形阻挡,看不到水库景区的村庄李庄(李庄位于山脊处,且位于山地的西南坡,看不到水库);暴雨来临时,可能受山洪影响的村庄刘庄(刘庄位于山谷). (3)开展体育运动:在A,B,C,D四地中,D地是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可以进行照片所示运动跳水项目;量得甲、乙两地之间的图示距离为1厘米,两地的实地距离为1厘米50000=500米;在甲、乙两地之间竞速划船,最短要划500米. (4)考察引水线路:B,C两条引水线路中,B线路从高处流向低处,能自流灌溉的是B线路. 故答案为: (1)丘陵;鞍部; (2)李庄;刘庄; (3)D;500; (4)B.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课本知识点并读图解答. 4.(xx•达州)读等高线图,回答问题. (1)丙的地形部位名称为 山顶 .丙地和B点的相对高度可能为下列选项中的 B (填字母). A.95米 B.105米 C.155米 D.205米. (2)小河A的流向大致为 自西向东流 .若甲乙两村图上距离是2.5厘米,则实地距离为 5 千米. (3)图示地区地形主要为 丘陵 和平原. (4)若图示地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则其耕地类型为 水田 .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 【解答】解:读图可知,(1)丙地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图中的等高距为50米,丙地海拔高度为400~450米之间,B点海拔高度为3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在(400~450米)﹣300米=100米~150米之间,选项B符合题意. (2)根据指向标判断,小河A的流向大致为自西向东流.图中的比例尺为图示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若甲乙两村图上距离是2.5厘米,则实地距离为2.52千米=5千米. (3)图示地区最高处海拔在400米~450米之间,低于500米,地形主要为丘陵和平原. (4)若图示地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则其耕地类型为水田. 故答案为: (1)山顶;B; (2)自西向东流;5; (3)丘陵; (4)水田.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要读图解答. 5.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A 鞍部 ,B 山顶 ,C 山谷 . (2)图中甲村在丙村的 西北 方向. (3)图中东湖EF间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那么它们两地间的实地距离为 400 米. (4)甲、乙、丙三村中适于栽种果树的是 乙村 ,最适于发展种植业的是 丙村 . (5)从丙村和甲村登山到山顶D,哪条线路更容易?为什么?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为山谷. 【解答】解:(1)结合图示得知:A为鞍部(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B为山顶(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 C为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为山谷); (2)图中甲村在丙村的西北方向;在无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方向. (3)已知东湖EF间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根据比例尺=得出,实地距离=2xx0=40000厘米=400米; (4)乙村位于丘陵地区,宜发展林业;丙村地处平原,地形平坦,水源充足,适宜发展种植业; (5)从丙村登山更容易.因为这条线路等高线稀疏,说明坡度缓. 故答案为:(1)鞍部;山顶;山谷;(2)西北;(3)400;(4)乙村;丙村;(5)从丙村登山更容易.因为这条线路等高线稀疏,说明坡度缓. 【点评】该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 6.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丁四座山峰,海拔最高的山峰与C地的相对高度为 878 米. (2)C、D两点之间的图上距离约为4.5厘米,若乘缆车由C地到D地,缆车的速度是9千米/小时,则需要 0.5 小时. (3)A地所在的地形部位能不能形成瀑布?并说明理由 不能,A地虽然是陡崖,但A处没有河流 . (4)①、②、③为三条登山路线,最省力的是②,理由是 等高线稀疏,坡度缓,容易攀登 . (5)该地区地形以 山地 为主,地势特征是 西南高,东北低 .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解答】解:读图可知,(1)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甲、乙、丙、丁四座山峰中,丁山峰海拔最高,为978米,C处海拔为100米,海拔最高的山峰与C地的相对高度为978米﹣100米=878米. (2)C、D两点之间的图上距离约为4.5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为4.5厘米100000=4.5千米,若乘缆车由C地到D地,缆车的速度是9千米/小时,则需要4.5千米9千米/小时=0.5小时. (3)A地是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且该地位于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的山脊上,没有河流形成,故不能形成瀑布. (4)①、②、③为三条登山路线,最省力的是②,理由是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容易攀登. (5)该地区地形崎岖,且海拔高于500米,以山地为主,地势特征是西南高,东北低(西南部等高线密集,东北部等高线稀疏). 故答案为: (1)878; (2)0.5; (3)不能,理由是A地虽然是陡崖,但A处没有河流; (4)等高线稀疏,坡度缓,容易攀登; (5)山地;西南高,东北低.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 7.读图“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是 自东南向西北 ;a、b两河段,水流较急的是 a 河段. (2)图中甲的地形部位是 山谷 .欲在甲或乙两处选择一处发展攀岩旅游项目,应选择在 乙 处. (3)为解决城市用水紧张问题,图中①②两条引水线路,设计更合理的是 ② ,原因是 ②线路基本沿着等高线方向修建,工程量较小;而且是从海拔高处向海拔低处引水,可以自流引水 .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解答】解:读图可知,(1)根据指向标判断,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是自东南流向西北;a、b两河段,a河段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水流较急. (2)图中甲地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乙地是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这里适合发展攀岩旅游项目. (3)为解决城市用水紧张问题,图中①②两条引水线路,设计更合理的是②线路,原因是②线路基本沿着等高线方向修建,工程量较小;而且是从海拔高处向海拔低处引水,可以自流引水. 故答案为: (1)自东南流向西北;a; (2)山谷;乙; (3)②;②线路基本沿着等高线方向修建,工程量较小;而且是从海拔高处向海拔低处引水,可以自流引水.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 8.我市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到学校附近进行野外考察活动,读图“考察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两处适合攀岩的点是 A . (2)甲村在乙村的 西北 (方向).量得乙村到点①的图上直线距离是3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直线距离是 1.5 千米. (3)在乙村,同学们测的气温为20℃,则此时甲村的气温约是 23 ℃. (4)图中①②两个观察点中、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观察点是 ② . (5)同学们发现乙村周围资源丰富,但经济较落后.请你为乙村发展经济提一条建议: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公路;种植经济林木;开发旅游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言之有理即可)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 【解答】解:读图可知,(1)图中A、B、C三处的地形部位名称分别为陡崖、山谷、山顶,适合攀岩的是A点. (2)根据一般定向法判断,甲村在乙村的西北.量得乙村到点①的图上直线距离是3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直线距离是1.5千米. (3)在乙村,同学们测的气温为20℃,则此时甲村的气温约是23℃. (4)图中①②两个观察点中、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观察点是②. (5)同学们发现乙村周围资源丰富,但经济较落后.请你为乙村发展经济提一条建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公路;种植经济林木;开发旅游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根据题意. 故答案为:(1)A; (2)西北; 1.5; (3)23; (4)②; (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公路;种植经济林木;开发旅游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点评】该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 9.暑假来临,学校拟组织夏令营登山活动,为了安全,教师出示等高线图,请据图完成下列要求. (1)爬山时,应注意避开陡崖,请指出图中陡崖所在位置 C (填字母),老师要求把队旗插到最高山峰,请选择位置 A (填字母),其海拔不超过 600 米. (2)图中D处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鞍部 . (3)图中若有河流,可能位于 E 处(填字母). (4)若攀登A峰,有L1,L2两条线路可供选择,选择线路 L2 (L1或L2)上山省力轻松.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解答】解:读图可知, (1)图中C处是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为陡崖;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A处为最高山峰,其海拔不超过600米. (2)图中D处是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 (3)图中E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这里可能形成河流. (4)从L1,L2两条线路攀登A山峰,其中L2处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上山省力轻松. 故答案为: (1)C;A;600; (2)鞍部; (3)E; (4)L2.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 10.读“我国东部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村的经纬度位置 4222′N,11812′E ;属于 温带季风 气候. (2)图中煤矿和温泉两地点的相对高度大约是 150 米. (3)甲、乙两村间的图上直线距离是4厘米,实地距离是 4 千米.甲村位于乙村的 西北 方向. (4)乙村周围资源丰富,但经济比较落后.为发展经济,你认为该村优先发展何种产业 发展交通运输、发展采煤业等 .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 【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 (1)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甲村的经纬度位置是4222′N,11812′E;其位于我国东部地区,应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2)从图中可以看出,等高距为50米,图中煤矿的海拔为250米,温泉的海拔为400米,两地点的相对高度大约是400﹣250=150米. (3)甲、乙两村间的图上直线距离是4厘米,实地距离是4100000=4千米.依据经纬网判读方向,甲村位于乙村的西北方向. (4)乙村周围资源丰富,但经济比较落后.为发展经济,该村优先发展的产业为发展交通运输、发展采煤业等. 故答案为:(1)4222′N,11812′E;温带季风;(2)150;(3)4;西北;(4)发展交通运输、发展采煤业等. 【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1.读图“我国东南地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地形部位:A 山顶 ,B 鞍部 . (2)图中甲村位于乙村的 西南 方向,乙村与丙点的相对高度约为 100 米. (3)梯田主要分布在图A、B、C、D中的 C 点,此处景观中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水稻 .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 (1)依据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的判读,图中地形部位A为山顶,B为鞍部. (2)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可判定,图中甲村位于乙村的西南方向;从图中可以看出,乙村的海拔为300米,丙点的海拔为4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为100米. (3)结合图1和图2可知,梯田主要分布在图中的C处,C处为山坡;此处位于东南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故答案为:(1)山顶;鞍部;(2)西南;100;(3)C;水稻. 【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2.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请将图中200米等高线补充完整. (2)图中A代表的地形类型是 盆地 ,理由是 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 . (3)若将小河水引向疗养院,图中设计了①.②两条路线, ① 更合理. (4)下列地形剖面图中,最能反映沿BC线地表起伏状况的是 A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 【解答】解:(1)等高线是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就是等高线;图中200米等高线就是把海拔高度为200米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即为200米的等高线. (2)从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看出,图中A处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 (3)若将小河水引向疗养院,图中有两条计划线路,①、②线路中合理的是①,因为①在河流的上游,水顺地势从高处流向低处自流,容易引水. (4)如图2所示的地形剖面图中,最能反映沿BC线地表起伏状况的是A,因为从B到C地势特点为低→高→低. 故答案为: (1)如图: ; (2)盆地;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 (3)①;①线路引水,河流从高处向低处自流; (4)A. 【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年中考地理 第1轮总复习“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理解”解答题专项训练含解析一 湘教版 2019 2020 年中 地理 复习 等高线 地形图 判读 理解 解答 专项 训练 解析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2646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