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 微生物的营养、代谢和生长 第二课时教案.DOC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微生物的营养、代谢和生长 第二课时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中生物 微生物的营养、代谢和生长 第二课时教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微生物的营养、代谢和生长 第二课时教案 1.由新陈代谢定义引导学生总结微生物代谢的概念,导入本课题。 2.由工业生产广泛应用微生物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微生物代谢旺盛,利用“乒乓球与篮球在相同体积下表面积比较”的比喻,引导学生分析微生物代谢旺盛的原因(微生物的表面积与体积比大,利于外界物质交换;对物质的转化利用快),并由此引申到真核生物进化的一种趋势:细胞呈现体积减小的进化过程。 3.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1)学生阅读教材第89页“微生物代谢产物”部分内容,依据知识点自行设计表格,比较初级代谢产物和次级代谢产物的异同点。 (2)同学展示自学成果,并通过交流相互补充、完善知识结构。 (3)教师适时点拨、归纳知识结构。 4.微生物代谢的调节。 (1)复习“人和高等动物,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运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引出微生物代谢的调节方式。 (2)结合如下实例,分析微生物代谢调节的方式。 实例: 1.大肠杆菌合成异亮氨酸的调节。 2.亮白曲霉原来不能合成蔗糖酶,所以不能利用蔗糖,但如果在培养基内加入蔗糖,一段时间后,可合成蔗糖酶,并利用蔗糖。 分析: ①由两实例的共同点得出:微生物完成代谢调控主要是通过调节酶实现的。 ②由两实例区别得出: 实例1,通过调节酶的活性,控制代谢过程; 实例2,通过调节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 小结: 微生物代谢调节的主要方式:酶合成的调节和酶活性的调节。 (3)结合学习目标,自学阅读“微生物代谢调节”部分内容。 学习目标: ①酶合成的调节 a.组成酶和诱导酶的区别 b.酶合成调节的对象、结果 c.酶合成调节的机制(本质) d.酶合成调节的意义 ②酶活性的调节 a.酶活性调节的对象。结果 b.酶活性调节的机制 c.酶活性调节的特点 d.酶活性调节的意义 ③两种调节方式的区别与联系 (4)教师组织、参与学生学习成果交流,适时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完善和深化知识结构。 ①微生物是否在所有场合。所有时间内都合成它们所能合成的全部酶类?这有何意义? ②组成酶、诱导酶合成的条件是什么? ③大肠杆菌乳糖代谢有何特点?大肠杆菌乳糖代谢基因的表达调控过程有何特点? ④根据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过程,酶合成的调节属于哪种水平的调节方式?若诱导酶在没有诱导物的情况下也能合成,有哪些方法? ⑤诱导酶是否接受酶活性调节? ⑥通过书中酶话性调节实例分析,它与高等动物激素调节的哪种方式有相似之处? ⑦为什么酶活性调节比酶合成调节快速、精确? (5)教师在学生讨论基础上,归纳知识结构。 ①酶合成的调节 a.组成酶在细胞内一直存在,它的合成只受基因调控;诱导酶只有环境中存在诱导物才能合成、存在,它的合成受基因与诱导物共同控制; b.酶合成调节的对象是诱导酶;调节的结果是使细胞内酶的种类增多; c.酶合成调节的机制(本质)——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如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学说; d.酶合成调节的意义:既保证代谢需要,又避免细胞内物质和能量浪费,增强适应性。 ②酶活性的调节 a.酶活性调节的对象是酶(组成酶和诱导酶)的催化能力,调节的结果是酶量发生变化; b.酶活性调节的机制——通过酶与代谢过程产生物质的可逆性结合进行调节; c.酶活性调节的特点:快速、精确; d.酶活性调节的意义:避免代谢产物积累过多。 ③两种调节方式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a.从调节对象看:酶合成的调节是通过酶量的变化控制代谢速率,而酶活性的调节是对已存在的酶活性进行控制,它不涉及酶量变化; b.从调节效果看:酶活性调节直接而迅速,酶合成调节间接而缓慢; c.从调节机制看:酶合成调节是基因水平调节,它调节控制酶合成;酶活性调节是代谢调节,它调节酶活性。 联系: 细胞内两种方式同时存在,密切配合,高效、准确控制代谢的正常进行。 5.微生物代谢的人工控制: (1)首先指出人工控制微生物代谢的目的——最大限度积累对人类有用的代谢产物。 (2)以黄色短杆菌生产赖氨酸,谷氨酸棒状杆菌生产谷氨酸为例,说明人工控制微生物代谢的方法。 ①人工控制黄色短杆菌的代谢过程生产赖氨酸。 a.学习黄色短杆茵合成赖氨酸的途径及代谢调节过程; b.由苏氨酸、赖氨酸共同积累过量会抑制天冬氨酸激酶的活性,而赖氨酸单独过量不会出现抑制的代谢特点引导学生逐步推理,最后落脚点是:通过诱变育种选育不能合成高丝氨酸脱氢酶的菌种作为工业微生物,达到大量生产赖氨酸的目的。 ②人工控制谷氨酸棒状杆菌生产谷氨酸。 a.复习谷氨酸棒状杆菌合成谷氨酸的途径及调节方式 b.由谷氨酸积累过量会抑制谷氨酸脱氢酶活性的特点,引导学生推理:如何使细胞内的谷氨酸不会抑制谷氨酸脱氢酶恬性?(细胞内谷氨酸浓度下降)如何使细胞内谷氨酸浓度下降?(将细胞内谷氨酸透出细胞)如何使谷氨酸通过细胞膜由细胞内到达细胞外?(改变细胞膜透性),由此可大量生产谷氨酸。 (3)总结人工控制微生物代谢的措施 6.结合教材91页相关内容,阅读归纳发酵概念和种类。 验证码:换一张 上一页 1... -1-1-1-1-1-1-1... -1下一页-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微生物的营养、代谢和生长 第二课时教案 2019 2020 年高 生物 微生物 营养 代谢 生长 第二 课时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2648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