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地理 7.2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教案 人教大纲版必修下册.doc
《2019-2020年高一地理 7.2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教案 人教大纲版必修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一地理 7.2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教案 人教大纲版必修下册.doc(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第七单元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7.2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让学生了解铁路的作用以及铁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 2.了解不同等级公路和航道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 3.结合实例,理解交通运输网中的线的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能力目标 学会对具体的交通运输线进行区位因素分析和选择。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用综合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分析事物的发展变化,并作出科学的决策。 ●教学重点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的区位因素。 ●教学难点 影响京九铁路线区位选择的因素;公路选线的原则。 ●教学方法 1.采用问答式与综合分析两种方法相结合的形式,对京九铁路的主要区位因素进行分析。 2.运用导学法来讲授公路选线和内河航道网的建设。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挂图——中国铁路交通图 投影胶片: 1.“京九铁路沿线的地理环境”问题思考 2.图7.10——山东省国道和省道的分布 3.图7.11——公路选线 ●课时安排 二课时 2019-2020年高一地理 7.2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教案 人教大纲版必修下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有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和商业,请大家思考一下:交通运输有哪几种主要方式?它们各自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评价、指正,随后导入新课:铁路、公路、航道等交通运输线相互交织,就形成了不同级别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点(交通枢纽)和交通运输网。 7.2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板书) 交通运输线 [新课教学] 讲解:可见,交通运输网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是由一系列的交通运输线和一系列的交通运输点组成的。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如何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线,既造价较低,又使经过地区客、货流量较大,运输效率高,并且施工比较容易,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一、影响铁路选线的区位因素——以京九铁路为例(板书) 1.铁路的发展及其作用 导学: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铁路运输具有运量大、速度快、运费低的优点,虽然说铁路运输已有170多年的历史了,但它仍然是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在我国,有40%多的货物要靠铁路运输。可见,铁路运输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意义是很大的。铁路运输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学生活动:快速阅读课文,根据课文进行分析、归纳。 教师来抽查、指正:铁路运输的作用体现在四个方面: (1)能够促进生产规模、原材料供应范围和产品销售市场的扩大; (2)可加速区域开发,使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3)可以加强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的联系; (4)铁路运输还是进行文化和科技交流、保证一个国家的政治统一和安全的重要因素。 由于铁路运输的作用很大,所以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铁路的建设。 承转:京九铁路(北京——香港九龙)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修筑的一条现代化铁路,它是我国铁路建设史上规模最大、投资最多、工期最短的铁路干线。下面我们以京九铁路为例来分析影响铁路选线的区位因素。 2.京九铁路主要区位因素分析(板书) (1)京九铁路沿线的地理环境 学生活动: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本中图7.8——京九铁路穿越的地区,并用投影仪打出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 ①京九线的长度?经过的省、区? ②穿越的地形区? ③跨过哪些大江、大河? ④经过的农业基地(粮、棉、油产区)? ⑤沿线的矿产资源、林木资源? ⑥沿线的旅游资源? ⑦重要的铁路枢纽站有哪些? (教师采用问答式或谈话法与学生共同来分析) 京九铁路全长(根据比例尺量算)约2500千米,从北向南途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湖北、江西、广东和香港共10个省、市、区和特别行政区。穿越的地形有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和两广丘陵。从北向南依次跨过海河、黄河、淮河和长江四大水系。经过的农业基地有华北平原、江淮平原——小麦、棉花、花生、烤烟,鄱阳湖平原(商品粮基地)——水稻、小麦、茶叶。沿线的矿产资源有:石油——华北油田、中原油田,大别山的有色金属矿,江西大余的钨矿等;沿线还有江南丘陵的森林资源——柑橘、猕猴桃。沿线的旅游景点也很多,根据图例可看出,注意庐山、井冈山的位置。重要的交通枢纽站也很多,有商丘——陇海线,向塘——浙赣线,在九江跨过长江,并与合九(合肥——九江)线、武九(武昌——九江)线相接,菏泽——新兖线(新乡——兖州),淮北——阜阳——淮南(运煤专线)。并提示学生注意:霸州至天津、麻城至武汉的两条支线。 承转:我们对京九铁路沿线地区的地理环境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下面我们来重点分析影响京九铁路区位的主要因素。 (板书并出示中国铁路交通挂图) (2)影响京九铁路区位的主要因素 引导、分析、讲解:从“中国铁路交通图”上可看到:通向华北地区的铁路只有京沪线,而通向华南地区的也只有一条京广铁路。由于南北方向的铁路运输相当紧张,所以我们山西北部大同、阳泉的煤炭外运大多走的是大秦线和石太——石德——胶济线,先运到沿海,然后通过海运才能转运到华东、华南地区。再如,据本人去北京学习的途中获悉,每天运行在京广线上的列车(客车)有48辆,平均每半小时一列,而且还经常超员。所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花大力气在京广、京沪两条铁路线中间的地区修筑这条京九大铁路,首先是为了缓解南北铁路运输的紧张状况。例如广东一些城市(如深圳)和香港等地的产品,要运到上海、江苏、山东等地,就不必再走拥挤的京广线和浙赣线。再者,修建京九铁路也疏通活跃了路网,使南北、东西向的铁路运输能力都有所提高。因此,修筑京九铁路首先是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来考虑,这是它的绝对区位,体现在两个字上(先让学生思考是哪两个字,通过启发、诱导得出,并板书): 再引导学生从京九地区所处的经济状况、人口、资源状况以及政治因素,并结合课文插图7.10进行分析,得出(板书): 引导、分析、承转:从以上两点可看出,修筑京九铁路是很有必要的。但我们从京九铁路沿线地区的地理环境又知道:自北向南京九铁路不仅跨越几条大江大河,而且还穿过大别山、江南丘陵、两广丘陵等许多高山峻岭,沿途地形起伏大,地质情况也很复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有高新的技术条件作保证。(板书) ③重要区位——科技因素——保证因素 小结:通过以上分析可看出,影响京九铁路的区位因素很多,有位置因素、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科技因素等,但最主要的因素是哪一个呢?(让学生思考、先回答) 解释:影响京九铁路的区位因素很多,但最主要因素或者说核心因素是经济、社会因素,而自然因素是次要的,因为有科技因素作保证。 承转:京九大铁路是我国铁路建设史上规模最大、投资最多而工期最短的一条铁路干线,在线路设计科学化、施工设备现代化和施工手段自动化方面均创出了国内铁路建设的一流。所以,它的意义非常大。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建设京九铁路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学生思考、教师板书: (3)建设京九铁路的意义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小结:建设京九铁路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缓解南北铁路紧张状况; 第二,活跃整个路网; 第三,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第四,维持香港的稳定和繁荣。 强调:建设京九铁路最大的或者说最重要的意义是上面第二、三点。 [课堂小结] 我们这节课通过对京九铁路主要区位因素的分析,已经知道了如何来分析影响一条铁路的区位因素。由于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因此我们在分析问题时应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照抄照搬,应灵活运用。 课后作业:1.影响京九铁路的主要区位因素。 2.修建京九铁路的目的和意义。 [课后练习] 单项选择题 1.京九铁路不经过下列哪些省市区( ) ①津 ②沪 ③赣 ④湘 ⑤晋 ⑥皖 ⑦鲁 ⑧冀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⑥⑦⑧ D.①⑥⑦ 答案:B 2.有关京九铁路区位选择的正确叙述是( ) A.京九铁路北起北京、南到九江 B.是沟通华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C.可减缓京广线和京沪线的运输压力 D.能促进沿线煤炭和石油等资源的开发 答案:C 3.京九铁路经过的革命老区有( ) ①井冈山 ②沂蒙山 ③大别山 ④上党盆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4.京九铁路在一些中小城市边缘通过或设站,主要目的是( ) A.节省铁路建设费用 B.绕过复杂的地形 C.促进中小城市发展为大城市 D.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 答案:D 5.在西部大开发中,铁路等基础建设必须先行。这主要是因为铁路建设( ) A.投资规模巨大,建设周期较长 B.提供就业机会,提高人均收入 C.加快商品流通,促进共同发展 D.投资回报较高,实现持续发展 答案:C 6.重要的铁路干线布局时力求从城市边缘通过,最主要的目的是( ) A.促进城市建设,适应城市发展 B.分流通过枢纽的客、货流 C.使中小城市扩展成为大城市 D.节约交通线路建设费用 答案:A ●板书设计 7.2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一、影响铁路选线的区位因素——以京九铁路为例 1.铁路的发展及其作用 2.京九铁路主要区位因素分析 (1)京九铁路沿线的地理环境 (2)影响京九铁路区位的主要因素 ③重要区位——科技因素——保证因素 (3)建设京九铁路的意义 7.2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听说过吧!这句话对于山西省来说就显得更重要了。山西是我国的煤炭大省,号称“煤海之乡”,前些年由于交通运输跟不上,煤炭不能及时外运,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除建成太旧高速公路外,还正在建大运(大同——运城)高速公路、307国道,以及县、乡等不同级别的公路,基本上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公路网。 [新课教学] 二、发展迅速的公路网(板书) 1.国道与省道 提问、引导、讲解:同学们,有谁知道208国道和309国道?(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解释)208国道是山西省向南通向河南省的一条国家级干线公路,它的主要路线是:太原——长治——晋城——(河南)焦作等;309国道是从山西南部向东通往河北、山东的一条国家级干线公路,它的主要路线是:临汾——长治——(河北)邯郸——(山东)济南——淄博——烟台。那么,什么是国道,什么是省道呢? (出示投影胶片图7.10) 讲解:我们先看图例,在图上先找到刚才说的309国道,再结合图下小字,可知:国道,顾名思义,它是国家级的干线公路,一般可跨几个省,为了节省运营时间,所以国道的基本方向以直达运输为主,尽量缩短线路长度。而省道是省级干线公路,以满足本省经济发展和居民的需要为主,所以它经过的居民点、车站、码头比国道要多。除国道、省道外,依次类推,还有县道、乡道,都属地方性公路。 承转:由于各地区地形类型不同,海拔高低不一,在不同的地形区如何进行公路选线呢?请看下一个问题。 (板书并打出下列投影胶片) 2.公路选线的原则 学生活动:引导学生认真读图、分析并填出下表: 项目 地形特点 公路选线原则 平原 山区 教师可指定一、二个学生来填表(正确填写内容附后)。 承转:修筑铁路、公路要讲究原则,那么,建设内河航道也需要合理规划、布局。 三、内河航道网(板书) 教师首先给学生简要介绍一下西欧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气候温和湿润,大部分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分配均匀,所以地面水系发达,河网纵横交错。引导学生读图7.12,分析说明:西欧地区以莱茵河为主干,与其他河流、运河相连,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内河航道网。这样,不仅可减缓陆上铁路、公路运输的压力,而且可实现河海联运,为西欧地区提供了一个十分便利的水陆交通网。 同学们想一想:在我国有这样比较庞大且发达的内河航道网吗? 教师提问、启发,学生回答:对!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所以也形成了一个以长江水(包括支流和湖泊)为主干,并与京杭大运河相通的内河航道网。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掌握不同级别公路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公路选线的原则,了解内河航道的建设。 课后作业:课本P71活动 [课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深圳一批工业产品需用火车运往连云港,据此回答1~3题。 1.运输合理的路线是( ) A.京广——陇海线 B.京九——浙赣——京沪线 C.京九——陇海线 D.广深——京广——陇海线 答案:C 2.中途需在下列何地中转比较合理( ) A.郑州 B.向塘 C.九江 D.商丘 答案:D 3.运输这批产品用铁路运输而不走海运,主要是由于( ) A.海运费用高而铁路运输费用低 B.铁路运输速度快而海运速度慢 C.火车装载量大而海轮装载量小 D.铁路运输可以直达终点 答案:B 4.山西省境内内河运输不够发达,主要原因是( ) A.河流流速快,不利于通航 B.河流冰期长,不利于通航 C.河流水量小且含沙量大,不利于通航 D.投资少,重视不够 答案:C 5.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能灵活机动地承担其他运输方式之间的周转和联系的是( ) A.海上运输 B.内河运输 C.铁路运输 D.公路运输 答案:D 6.有关公路线区位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要尽可能多地穿过人口聚居地 ②为节省投资和运费,在居民点之间一律采取走距离最短的直线线路的设计 ③穿行在山谷中应远离陡坡地 ④山区公路选线,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D 二、材料分析题 据下图所示内容,并分析下边材料,然后结合你所学到的有关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太旧高速公路示意图 材料 山西省地处我国内陆,大部分地区位于黄土高原上,多山区。建国前,因交通闭塞,与外界联系不畅。建国后的50多年来,交通运输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全省境内现已修建铁路干线10条,支线13条,专用线15条,干线公路70多条,全省100多个乡通了柏油路。特别是太旧高速公路的建成,使山西的公路运输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现如今,可以沿太旧高速公路走出山西,直达华北平原及北京、天津等近沿海大城市。 1.太旧高速公路,西起太原,东到______省的______,出山西后可以沿______高速公路到北京,并经______高速公路到达天津。 答案:河北 旧关 京石 京津塘 2.太旧高速公路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有:①________,②________。太旧高速公路是________的重要通道,也是________的通道。 答案: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山西煤炭资源 对外联系 3.它的建成可使山西的______资源优势转变成______优势,并可使它同沿海的______优势结合起来,进一步使山西的经济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得以飞速发展。 答案:煤炭 经济 区位 ●板书设计 7.2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二、发展迅速的公路网 1.国道与省道 2.公路选线的原则 项目 地形特点 公路选线原则 平原 地势平坦 海拔较低 尽量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城镇的关系 山区 地形起伏较大 地质条件复杂 尽量避开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如沼泽地、陡坡、断层地带 三、内河航道网-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年高一地理 7.2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教案 人教大纲版必修下册 2019 2020 年高 地理 交通 运输网 中的 教案 大纲 必修 下册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2650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