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一)3.21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doc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一)3.21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一)3.21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doc(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一)3.21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xx保定高二检测)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2题。 1.限制该地所在农业生产基地发展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是( ) A.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 B.干旱缺水和低洼易涝 C.水土流失和土壤酸化 D.黑土流失和湿地退化 2.该地区农业部门拟建水土保持林、果林、耕地、水库大坝,合理的规划方案 是( ) A.①地—水库大坝、②地—果林、③地—耕地、④地—水土保持林 B.①地—水土保持林、②地—耕地、③地—果林、④地—水库大坝 C.①地—果林、②地—耕地、③地—水库大坝、④地—水土保持林 D.①地—耕地、②地—水土保持林、③地—水库大坝、④地—果林 【解析】1选D,2选C。第1题,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区位于东北地区,东北地区由于长期的垦荒,且对黑土的“重利用,少养活”,故黑土流失严重,且长期的围垦导致沼泽减少,湿地退化。第2题,①地在地势较缓的坡地上可以发展果林;②地地势平缓可以发展耕作业;③在河流峡谷出口处,是修建大坝的最优位置,既能保证水库有较大的库容,又能减少大坝修建的工程量;④地等高线非常密集,说明该地地势很陡,需建水土保持林。 (xx湛江高二检测)继“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后,我国又制订了“实现东部新跨越”的战略方针,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读下图,完成3~5题。 3.目前,影响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是( ) A.矿产资源不足 B.水资源短缺 C.人口密度较大 D.洪水灾害频发 4.甲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 A.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 B.地势平坦开阔 C.土壤深厚肥沃 D.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5.天津、青岛、大连吸引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其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①水陆交通便利 ②接近原料和零部件产地 ③市场前景广阔 ④水源、动力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3选B,4选A,5选C。第3题,环渤海地区地处华北,而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尤其是春旱严重,水资源成为制约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第4题,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主要是因为这里的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适合棉花的生长。第5题,环渤海地区水陆交通便利,这里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环渤海经济圈正在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中国经济的第三个隆起地带,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平潭综合实验区是探索两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试的示范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全国最大风电项目——平潭长江澳二期风电场在平潭兴建,平潭利用风力发电可以与水电互补,给电网均衡出力创造有利条件。读图,回答6~8题。 6.平潭综合实验区“先行先试”的最大区位优势是( ) A.距台湾近 B.海陆交通便利 C.市场广阔 D.自然资源丰富 7.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开发初期应重点发展( ) A.高新技术产业 B.港口经贸业 C.旅游休闲业 D.交通等基础设施 8.平潭风力发电可以与水电互补的原因是( ) A.春秋季风力小,径流量大 B.秋冬季风力大,径流量小 C.夏秋季风力大,径流量小 D.春冬季风力小,径流量大 【解析】6选A,7选D,8选B。第6题,结合图示平潭地处福建东南沿海,东临台湾海峡,是大陆距台湾本岛最近的区域。故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其最大的区位优势。第7题,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第8题,结合该地降水柱状图及材料信息可知,该地区降水主要集中于春夏季节,而秋冬季节降水量小,河流径流量小;秋冬季节风力大,利用风力发电可以给电网均衡出力创造有利条件。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9、10题。 9.图示区域种植棉花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 ①地处亚热带地区,太阳辐射较强 ②位于河流冲积平原,土质好 ③河网密度大,排灌方便 ④梅雨季节降水多,晴天少 ⑤接近消费市场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 D.①②③⑤ 10.目前,图示区域的部分产业正在向安徽省转移,其原因是( ) ①安徽省科技发达,技术先进 ②安徽省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 ③安徽省地价相对低廉 ④安徽省气候温和适宜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解析】9选D,10选B。第9题,结合图示区域的实际情况可知,该地的地形、气候、水源、市场等条件都较为有利,但梅雨季节的晴天少是不利条件。第10题,图示区域的部分产业向安徽转移主要是由于安徽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xx柳州高二检测)长江沿岸工业发达,人口众多,矿产和水力资源丰富,水运条件得天独厚,由沿海深入内陆,综合性强。据此回答11、12题。 11.上海作为长江沿岸经济的龙头,其发展工业的条件极其优越,下列影响其工业发展的条件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处于长江黄金水道和沿海海运的“丁”字路口,水运便利 B.长江沿岸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经济腹地广阔 C.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不足,但能源尤其是水能资源丰富 D.科技发达、劳动力资源丰富且素质高 12.长江流域从下游到上游,体现了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推进的基本趋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沿江城市分布顺流排列是:重庆、宜宾、武汉、南京 B.沿江钢铁工业中心逆流分布排列是:上海、武汉、重庆、攀枝花 C.旅游景点自西向东排列是:峨眉山、黄鹤楼、苏州园林、中山陵 D.跨江铁路由西向东依次是:焦柳线、京九线、京广线、京沪线 【解析】11选C,12选B。第11题,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河流落差小,水能资源贫乏。第12题,宜宾在重庆的上游,苏州在南京的东南,跨江铁路中京九线在京广线和京沪线之间。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xx河南联考)阅读材料,完成有关问题。(24分) 材料一 河南是农业大省,xx年河南小麦产量再破纪录,连续10年全国第一。早在21世纪初,河南省政府提出了建设“两个基地”和“小麦经济”的概念:“两个基地”是指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和加工基地,“小麦经济”就是要延长小麦的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小麦耐寒耐旱耐盐碱,适应性强,河南小麦品种以自主培育的抗寒性好、适播期长的改良品种为主。 材料二 河南省农业自然条件。 无霜期 (天) 日照时 数(小时) 耕地面积 (万公顷) 水系 水库 (座) 190~230 1 740~ 2 310 792.6(居全 国第三位) 黄河、淮河、 汉水、海河 2 394 材料三 河南省略图。 (1)分析该省盐碱地形成的自然原因。 (2)结合材料分析河南省建设小麦生产基地和加工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 【解析】第(1)题,盐碱地形成的自然原因在于地势低、气候干燥、蒸发强等因素。第(2)题,注意结合材料回答问题,可从自然条件(气候、土地、水源等)和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等)两方面分析。 答案:(1)该地位于平原地区,地势低洼,地下水水位高;春秋季节,多大风,温度较高,蒸发量较大,地下水中的盐分容易随地下水水位上升而在土壤表层积聚。 (2)①光热资源丰富。②耕地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广,大多数耕地土层深厚肥沃。③水源充足。境内有黄河、淮河、汉水、海河四大水系,水资源总量大。④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⑤科技发达。培育良种并有效推广加速了农业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⑥地处中原,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答出四点即可) 14.(xx怀化高二检测)读我国东南部某区域示意图(图a)及该区域早期各农业部门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示意图(图b),回答下列问题。(28分) (1)比较图中山脉东西两侧地区冬季气温的高低,并简要分析其成因。 (2)简述图b所示农业部门结构中农业生产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3)简要分析在A河流域过度发展种植业可能对B处湖泊产生哪些不良影响。 【解析】第(1)题,由经纬度可判知图中山脉为福建武夷山,山脉西侧为冬季风迎风坡受冬季风影响较大,东侧为背风坡受冬季风影响小,故山脉东侧冬季气温高于西侧。第(2)题,从图b可知,该地山区和平原地区均以种植业为主,生产结构单一,土地利用不合理。第(3)题,A(赣江)流域过度发展种植业,导致河流含沙量和化肥、农药增加,淤积于B处鄱阳湖,导致湖泊淤塞,水质下降,生态功能退化。 答案:(1)山脉东侧冬季气温比西侧高;因为东侧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受冬季风影响小;山脉西侧为向北敞开的盆地,地处迎风坡,受冬季风影响较大。 (2)特点:山区和平原地区均以种植业为主,牧业和副业次之,渔业和林业所占比重较小。存在的问题:种植结构单一;土地利用不合理。 (3)①水土流失导致湖泊淤塞(湖床抬升),调蓄功能减弱;②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水质下降;③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恶化。-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一3.21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 2019 2020 年高 地理 一轮 复习 区域 课时 提升 作业 十一 3.21 北方地区 南方 地区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2651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