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第十五课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
《2019-2020年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第十五课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第十五课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第十五课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本课考点:政府权力的行使和监督:政府依法行政的含义和意义;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考查重点:依法行政的意义;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我国行政监督体系。 关注热点:1.结合重大安全事件中对相关官员的问责和政府的应急处理等热点,考查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2.结合网络民主等热点,考察行政监督体系和对政府进行监督的意义。3.结合xx年温家宝总理的答记者问、视察国家信防局认识加强行政监督体系的重要性。 一、依法行政 1.含义 就是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________________规定。 2.政府为什么要依法行政 (1)必要性: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从根本上讲,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是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 (2)重要性: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____________。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有利于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二、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1.为什么要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1)必要性:权力是把双刃剑。政府权力运用得好,可以指挥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滥用,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就会____________,贻害无穷。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2)意义: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____________、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____________;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的决策;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政府。 2.要求 (1)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____,二靠________,二者缺一不可。具体来说,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____________、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使人民能够有效地监督政府权力的运行。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坚持用________管权、管事、管人,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 (2)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①行政系统________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________________的监督; ②行政系统________监督:上级政府、法制部门、________部门、监察部门。 【问题思考】 想一想 政府接受监督和公民的民主监督是一回事吗?为什么? (1)政府加强立法是指行政立法,但不能说政府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2)政府依法行政,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 [探究一] 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就加强市县两级政府依法行政做出十多条决定。 结合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性。 直击高考 (xx全国Ⅱ)根据W市xx年4月起施行的《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规定》,政府决策承办单位向市政府报送重大行政决策备选方案时,市政府法制部门要进行合法性审查。重大行政决策未经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法的,不予提请市政府决策会议审议。这表明 ( ) ①合法性审查是政府正确决策的重要环节 ②政府没有法律授权不得行使权力 ③政府法制部门形成对决策部门的制衡 ④政府法制部门扩大了职能范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探究二] 某县在修建公路时,必须经过村民万某的承包地。在未经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毁掉了万某种植的两亩多西红柿,后象征性地给了万某200元的补偿。万某多次找政府有关部门讨个说法却未果。 (1)“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当前我国采取了哪些有效途径来制约和监督政府公共权力? (2)你认为万某可以通过哪些具体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直击高考 1.(xx广东单科)某市政府为克服各部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幅度过大带来的问题,将行政处罚权依法细化,将细化后的标准向社会公布,接受市民监督。这项措施( ) A.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表达权,扩大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B.限制了政府的行政决策权,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参与权 C.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 D.增加了政府工作的公开度,扩大了人民群众的监督权 2.(xx新课标全国卷)《中共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健全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度。在国家机关中,对行政权力具有内部监督功能的是( ) ①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②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③国家监察部和地方监察机关 ④国家审计署和地方审计机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误点一] 政府运用权力必然造福于民吗? 矫正训练1 (xx广东文综)xx年颁行的《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要求对党政领导干部的失职行为实施问责。这一举措表明( ) A.政府执政必须符合法律程序 B.我国已建立完整的行政监督体系 C.每个公民都有监督权和质询权 D.党政领导干部的权力和责任是统一的 [误点二] 如何区分行政监督形式? 矫正训练2 目前我国已经依据宪法和法律,初步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下面属于行政系统内部监督的是( ) A.检察机关的监督 B.监察机关的监督 C.检查机关的监督 D.权力机关的监督 图片新闻——新闻视角精选 2010年12月7日,河南巨源煤矿瓦斯爆炸致26人遇难。事故发生后,5天之内,下井人数、遇难人数一变再变,严重影响事故救援及善后工作开展。而一直在现场的渑池县政府驻矿干部始终一言不发,事后竟以“没人问我”搪塞。类似“没人问我”的知情不报和行政不作为,为害甚烈。河南渑池矿难藏尸瞒报影响恶劣,国务院亲自督办,对相关官员追查责任。 探究思考 结合上述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为什么要对相关政府官员进行行政问责?结合煤矿安全生产提出建设责任政府的建议。 对应训练 “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在xx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的这句话引起强烈共鸣。人民批评、监督政府( ) ①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 ②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③会降低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 ④有利于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安徽省太和县公安局曾因治安拘留争议被诉上法庭,公安局长主动出庭,并要求全局中层以上干部参加旁听。从行政诉讼开始时的怕当被告、怕出庭和怕败诉,到今天的理性面对诉讼,主要说明了( ) A.各级政府机关增强了依法行政意识 B.各级行政机关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增强 C.各级行政机关应当成为公正司法的主体 D.行政机关有司法机关的保护 2.一个城管执法人员,发现几名小摊贩占道贩卖日用品,不仅影响附近商店的正常经营,还造成交通阻塞。城管执法人员依据《城市综合治理条例》,没收了这些小摊贩的商品。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是合理合法的,因为是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B.是合法行政,但欠合理,应当先对小贩讲道理,如不听,再依条例规定办事 C.体现了政府的高效便民和诚实守信 D.侵害了小商贩的合法权益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依法行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据此回答3~4题。 3.政府依法行政有利于( ) ①维护公民的特权 ②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③贯彻依法治国的原则 ④保障人权,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法治政府的标志是( ) ①依法行政 ②审慎用权、民主决策 ③法制健全 ④以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办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政府接受监督是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只有接受监督才能( ) ①保证权为民所用 ②保证政府清正廉洁 ③提高行政水平和效率 ④保持党的先锋队性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干部用得准不准,交给群众“审一审”,干部用得行不行,交给群众“评一评”,这是某市干部任用实行公示制的通俗说法。该市选用干部通过媒体公示的办法让群众把好最后一关。将干部人选交给群众评审、把关,这种制度( ) A.表明了我国公民享有民主选举的权利 B.表明公民享有充分的言论自由权利 C.扩大了民主监督的渠道,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D.体现了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7.读漫画《某公务员的上班8小时》。消除这一现象,关键是要( ) A.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 B.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C.提高政府的权威 D.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8.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政府职能的一场自我变革、自我完善。近年来,国务院有关部门相继取消和调整了一批行政审批项目,这表明( ) A.行政审批制度不适合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B.我国政府坚持依法行政,防止权力的滥用 C.我国已经形成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D.行政审批项目越少越能体现政府的权威 9.在抗震救灾中,我们总能感受到“生命至上”的最高主题,总能感受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施政理念的深入人心,总能感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人民群众的深切关怀。正因为如此,中央的各项措施都能得到绝大多数人民群众最大程度的理解和支持。材料说明影响政府权威的因素有( ) ①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道德形象 ②依法行政的态度、能力和水平 ③是否真正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④行政监督体系的完善程度 ⑤政府履行职责的效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0.(xx寿光质检)温家宝与网友在线交流时,再次谈及对“尊严”和“幸福”的理解。为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各级政府应该( ) ①体察民情,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②廉洁自律,接受人民的监督 ③以人为本,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 ④执政为民,建立高效便民的管理体制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11.(xx潍坊质检)近年来,由拆迁而引发的一些事件将社会的关注点聚焦到政府如何行使权力为人民服务的问题上来。xx年11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据此有人认为,政府行使好权力为人民服务在于坚持依法行政。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8分) 答案解析 课前准备区 一、1.宪法和法律 2.(1)对人民负责 (2)基本要求 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 二、1.(1)滋生腐败 (2)依法行政 清正廉洁 权威和公信力 2.(1)民主 法制 知情权 制度 (2)①外部 司法机关 ②内部 审计 问题思考 二者不是一回事。政府接受监督的途径包括: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权力机关监督、政党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监督、司法机关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上级政府监督、法制部门监督、审计部门监督、监察部门监督。而公民的民主监督途径包括: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可见公民的民主监督只是政府接受监督的途径之一,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 课堂活动区 探究一 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政府坚持依法行政,从根本上讲,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是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政府依法行政,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直击高考 A [③中“制衡”的说法错误,合法性审查是政府法制部门的职责;政府法制部门扩大了职能范围说法错误,④不选。] 探究二 (1)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即一靠民主、二靠法制;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它包括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监督等多种监督形式。 (2)打县长的专线电话或行政职能部门的热线电话;到政府网站进行维权;通过信访举报维权;通过行政仲裁、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方式维权。 直击高考 1.C [A项表述错误,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是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B项表述不符合题意,该措施并没有限制政府的行政决策权;D项表述错误,公民的监督权是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上述措施的出台是政府自觉接受公民监督的体现,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故选C。] 2.D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监督属于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①②不符合题意。] 误点一 (1)权力是把“双刃剑”。政府权力运用得好,可以指挥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于民;权力一旦被滥用,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就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2)为了防止权力被滥用,需要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谋利益。 (3)认为政府运用权力必然造福于民的观点,忽视了政府运用权力的各种条件和情况,是片面的。 矫正训练1 D [A“政府执政”表述错误,排除;B错误,目前,我国已经依据宪法和法律,初步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排错,材料也无体现;C正误相混,公民有监督权,但材料没涉及,人大代表才有质询权,故排除。D正确且符合题意。] 误点二 我国行政监督体系的分类 (1)按监督主体分类 权力 机关 政党、爱 国统一战线组织 人民群众 司法机关 政府自身 人民代表大 会及其常委 会 中国共产 党、人民 政协 社会与 公民 法院、 检察院 监察、审计等部门 (2)按内、外监督体系分类 行 政 系 统 外 部 国家权力机关监督 政党监督 社会与公民监督 司法机关监督 人民政协监督 行 政 系 统 内 部 上级政府监督 法制部门监督 审计部门监督 监察部门监督 矫正训练2 B [本题易错选A、C。原因是学生对行政监督的具体形式辨别不清。权力机关的监督不属于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D排除;检查机关的监督属于中国共产党的监督,检察机关的监督属于司法监督,都不属于行政系统内部监督,A、C排除。] 探究思考 (1)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政府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负有维护煤矿安全生产的职责;实施行政问责,有利于纠正各种不负责任的现象,提高责任意识。有权必有责,权责统一。矿难中官员行政不作为,权责分离,应进行行政问责。 (2)建设责任政府,要进一步完善煤矿安全生产相关规章制度;明确政府职责,强化对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强化对政府部门的监督考评,严格行政问责。 对应训练 C [人民批评、监督政府有利于推动政府改进工作,增强政府的权威,提高政府的公信力,③说法错误。] 课后练习区 1.A [B的表述与材料不符,C、D的表述都是错误的。] 2.B [政府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是不仅要合法行政,而且要合理行政。小摊贩的行为不管是故意还是出于无知,政府执法人员应从小商贩的利益出发,先要向其说明利害,若不听,再依法办事。故B项是正确的,A、C、D认识片面,欠妥当。] 解题指导 辨析类选择题解法 这类题目一般是以特定的人或群体的言行为载体,考查某一理论观点和学生的认知、判断、思维能力。其中观点或行为需要辩证地分析和评价,切忌片面性。 3.C 4.C 5.A 6.C [首先材料不是反映选举问题,因而排除A项;B、D项不符合题意;而C项更直接、具体地回答了题目要求。] 解题指导 选项干扰型选择题解法 这一类选择题在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有时以最佳选择题出现,因为所给的选项并非全部错误,因而选择时难度加大,需要我们更加慎重地处理每个选项。解答这类选择题宜采用淘汰法,淘汰错误选项以减小难度,对剩下的选项一定要根据题目材料的意图进行直接选择,寻求更直接、更具体或事物根本性的联系,从几个具有类似意图的选项中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最佳选项是什么。 7.D 8.B [A、C、D表述都有错误,应排除。故选B。] 9.D 10.A 11. 学生作业展示 规范得分 (1)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 责的原则,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 益,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4分) (2)政府权力的行使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因此,政府还必须审慎行使权力,坚 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认真履行政府职 能,自觉接受人民监督。(4分) 老师现场批阅——重视知识整合 该生答案要点较全,能够对政府方面的有关知识进行整合。对政府知识的整合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角度进行。“是什么”即材料体现了政府方面的什么知识;“为什么”即政府为什么做某事,可从国家性质、政府性质、宗旨和工作的基本原则、政府职能、政府做某事的意义等角度进行整合;“怎么样”即政府怎样去做某事,可以从政府职能、工作原则、科学民主决策、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监督等角度进行整合。 课前准备区 一、1.宪法和法律 2.(1)对人民负责 (2)基本要求 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 二、1.(1)滋生腐败 (2)依法行政 清正廉洁 权威和公信力 2.(1)民主 法制 知情权 制度 (2)①外部 司法机关 ②内部 审计 3.二者不是一回事。政府接受监督的途径包括: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权力机关监督、政党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监督、司法机关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上级政府监督、法制部门监督、审计部门监督、监察部门监督。而公民的民主监督途径包括: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可见公民的民主监督只是政府接受监督的途径之一,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 课堂活动区 探究一 (1)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政府坚持依法行政,从根本上讲,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是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政府依法行政,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2)政府坚持依法行政,从根本上讲,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是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落实政府依法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还要做到: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直击高考 A [③中“制衡”的说法错误,合法性审查是政府法制部门的职责;政府法制部门扩大了职能范围说法错误,④不选。] 探究二 (1)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即一靠民主、二靠法制;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它包括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监督等多种监督形式。 (2)打县长的专线电话或行政职能部门的热线电话;到政府网站进行维权;通过信访举报维权;通过行政仲裁、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方式维权。 直击高考 1.C [A项表述错误,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是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B项表述不符合题意,该措施并没有限制政府的行政决策权;D项表述错误,公民的监督权是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上述措施的出台是政府自觉接受公民监督的体现,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故选C。] 2.D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监督属于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①②不符合题意。] 误点一 (1)权力是把“双刃剑”。政府权力运用得好,可以指挥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于民;权力一旦被滥用,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就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2)为了防止权力被滥用,需要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谋利益。 (3)认为政府运用权力必然造福于民的观点,忽视了政府运用权力的各种条件和情况,是片面的。 矫正训练1 D [A“政府执政”表述错误,排除;B错误,目前,我国已经依据宪法和法律,初步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排错,材料也无体现;C正误相混,公民有监督权,但材料没涉及,人大代表才有质询权,故排除。D正确且符合题意。] 误点二 我国行政监督体系的分类 (1)按监督主体分类 权力 机关 政党、爱 国统一战线组织 人民群众 司法机关 政府自身 人民代表大 会及其常委 会 中国共产 党、人民 政协 社会与 公民 法院、 检察院 监察、审计等部门 (2)按内、外监督体系分类 行 政 系 统 外 部 国家权力机关监督 政党监督 社会与公民监督 司法机关监督 人民政协监督 行 政 系 统 内 部 上级政府监督 法制部门监督 审计部门监督 监察部门监督 矫正训练2 B [本题易错选A、C。原因是学生对行政监督的具体形式辨别不清。权力机关的监督不属于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D排除;检查机关的监督属于中国共产党的监督,检察机关的监督属于司法监督,都不属于行政系统内部监督,A、C排除。] 探究思考 (1)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政府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负有维护煤矿安全生产的职责;实施行政问责,有利于纠正各种不负责任的现象,提高责任意识。有权必有责,权责统一。矿难中官员行政不作为,权责分离,应进行行政问责。 (2)建设责任政府,要进一步完善煤矿安全生产相关规章制度;明确政府职责,强化对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强化对政府部门的监督考评,严格行政问责。 对应训练 C [人民批评、监督政府有利于推动政府改进工作,增强政府的权威,提高政府的公信力,③说法错误。] 课后练习区 1.A [B的表述与材料不符,C、D的表述都是错误的。] 2.B [政府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是不仅要合法行政,而且要合理行政。小摊贩的行为不管是故意还是出于无知,政府执法人员应从小商贩的利益出发,先要向其说明利害,若不听,再依法办事。故B项是正确的,A、C、D认识片面,欠妥当。] 解题指导 辨析类选择题解法 这类题目一般是以特定的人或群体的言行为载体,考查某一理论观点和学生的认知、判断、思维能力。其中观点或行为需要辩证地分析和评价,切忌片面性。 3.C 4.C 5.A 6.C [首先材料不是反映选举问题,因而排除A项;B、D项不符合题意;而C项更直接、具体地回答了题目要求。] 解题指导 选项干扰型选择题解法 这一类选择题在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有时以最佳选择题出现,因为所给的选项并非全部错误,因而选择时难度加大,需要我们更加慎重地处理每个选项。解答这类选择题宜采用淘汰法,淘汰错误选项以减小难度,对剩下的选项一定要根据题目材料的意图进行直接选择,寻求更直接、更具体或事物根本性的联系,从几个具有类似意图的选项中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最佳选项是什么。 7.D 8.D 9.D 10.A 11. 学生作业展示 规范得分 (1)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4分) (2)政府权力的行使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因此,政府还必须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认真履行政府职能, 自觉接受人民监督。(4分) 老师现场批阅——重视知识整合 该生答案要点较全,能够对政府方面的有关知识进行整合。对政府知识的整合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角度进行。“是什么”即材料体现了政府方面的什么知识;“为什么”即政府为什么做某事,可从国家性质、政府性质、宗旨和工作的基本原则、政府职能、政府做某事的意义等角度进行整合;“怎么样”即政府怎样去做某事,可以从政府职能、工作原则、科学民主决策、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监督等角度进行整合。-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年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第十五课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2019 2020 年高 政治 一轮 复习 第六 单元 第十五 我国 政府 人民 监督 新人 必修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2653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