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 第二单元练习.doc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 第二单元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 第二单元练习.doc(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一、基础知识(共26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倔(ju)强 雏(ch)形 厄()运 呵(hē)责 B.猝(z)然 风韵(yn) 堕(du)落 三省(xǐng) C.殆(di) 洗濯(zhu) 奢(shē)望 行(xng)道树 D.蹂躏(lng) 禀(bǐng)告 贪婪(ln) 玷(din)污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分) A.弘毅 盛名 闲适 绝处逢生 B.稀疏 缀连 丰硕 不可磨灭 C.未泯 懊恼 固执 险象叠生 D.行乞 苦熬 饥寒 问心无愧 3、下列加点字音、形、义都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温故而知新 (g, 老朋友) B.慧心未泯 (mǐng, 灭,丧失) C.可望而不可即(j,靠近,接触) D.获益匪浅 (fěi,非,不) 4、指出下列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8分) (1)她牢牢盯着月亮,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 ( ) (2)听他说罢,我早已泪流满面,发出了他曾经有过的同样的叹息:“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 ( ) (3)今天第一次看到,过是如此丰硕的柚子树,霎时间,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 ( ) (4)落难的王子撑着拐杖远去了。 ( ) 5.填空。(6分) 《论语》是记录 的书,共 篇,是 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6、某市大街上挂出两条广告横幅: “汇声汇色”炒外汇 慧声慧色——陈慧琳演唱会 (1)广告中“汇声汇色”与“慧声慧色”两词都仿自 。(填成语)(1分) (2)社会上对这类语言褒贬不一,你持何种态度?请说出你的看法和理由。(2分) 看法: 理由: 二、阅读理解(共44分) (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1、文中“子曰”中的“子”指 ,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 、 。(3分)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 不亦说( )乎 三省( ) 不愠( ) 是知( )也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学而时习之 (2)人不知而不愠 (3)传不习乎 (4)学而不思则罔 4、 翻译下列句子(2分) (1) 五日三省吾身: (2)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 从文中找出两个谈学习方法的句子。(3分) 6、 写出文中两个流传至今的成语。(3分) 7、 就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则谈谈认识。(4分)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 第二单元练习 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 许多朋友都说我们是不该站在这里的,其实这一点,我们知道得比谁还都清楚。我们的家在山上,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里。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而我们呢?我们唯一的装饰,正如你所见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 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工业城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但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因为,这种命运事实上也是我们自己的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荫。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这时,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过来,贪婪地呼吸着鲜洁的空气,这就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了。是的,或许所有的人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着不被珍惜的清新。 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1、 文中有一句话能体现这篇短文要表达的哲理,这句话是 (2分) 2、 行道树认识到,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事业,为什么神圣呢?(3分) 3、 短文用对比的方式表现了行道树的牺牲精神,请简要说明。(3分) 4、 “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句中“堕落”一词是从什么意义上说的?(3分) (三) 读书三境界 ①读书有三境界:“吞”“啃”“品”。 ②“吞”乃生吞活剥,囫囵吞枣—是充满饥饿感的发奋的青春初潮的标志。虽然广收博采难免盲目,进食过速导致腹胀—但这个过程毕竟是日后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必不可少的前奏。古今中外有许多人都是进入中年后凭“反刍”青春岁月里的泛读而成名成家的。“吞”虽为知识积累的必经之途,但毕竟是读的低级阶段。 ③“啃”乃咀嚼消化,强行吸收—是志存高远的人生必经的头昏脑涨、寝食不安的砥砺智慧的夜路。咬烂磨碎骨头,获取钙质,这当然谈不上享受—但却是峥嵘人生必须付出的艰辛。“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任何一位学有所成的人都不能蠲(juan)免的里程。“啃”是在“吞”之基础上的知性提高—这是将死的知识化为活的血肉的过程。 ⑤读书人多如牛毛,但大多数都停留在第一境界,仅少数不甘人生庸碌者可进入第二境界。进入第三境界,非志强智达者不能。但能进入第三境界者,必是成功地穿越了第一与第二境界的人。“吞”至其博,“啃”至其深,“品”至其灵性—若无博与深,则灵性无其根本。 ⑥举凡大家鸿儒,书读到“品”的份上后,往往将“吞”“啃”“品”三字当成进一步治学的相济并用的三种方法:“吞”文字,“啃”新意,“品”韵致。或者是:泛读的“吞”之,精读的“啃”之,需细细体悟的则“品”之。 ⑦对一般的读书人而言,不谈三境界,如能将“吞”“啃”“品”三宇当作对待不同读物的不同阅读方法:用于消遣的书“吞”,有用的书“啃”,启心益智的书不妨“品”—那么,人生同样会受益无穷。 1、 作者认为读书三境界 “吞”“啃”“品”的具体含义是什么?(3分) “吞”: “啃”: “品”: 2、 作者认为“吞”“啃”“品”三种读书境界之间是怎样的关系?(3分) 3、 下列对文本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文章列举了大量的具体事实,阐述了读书三境界的观点。 B. 本文阐释了“吞”书、“啃”书、“品”书的内涵和三种境界对不同读书人的意义。 C. 作者善于取譬说理,说理透彻,深入浅出,使读者心悦诚服。 D. 本文在阐释道理时态度平和,言辞中肯,使人易于接受。 4、 你在读中外名著时,采用的是什么读书方法?有什么收获?试举一两例加以说明。(3分) 三、作文(50) 随着城市环境清洁工作的推广,我们的周围一天比一天整洁、漂亮。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能做些什么呢?捡起一张他人丢弃的废纸送进垃圾箱,尽力将自己周边环境保护好,做好身边的一点一滴 请以“城市清洁我先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 文章要具有较强的感召力,体裁不限。 2、 字迹工整,行文流畅。 3、 不少于600字。-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 第二单元练习 2019 2020 年级 语文 人教版 上册 第二 单元 练习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2675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