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 第一部分 世界地理(上)第2讲 地图课件.ppt
《中考地理 第一部分 世界地理(上)第2讲 地图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地理 第一部分 世界地理(上)第2讲 地图课件.ppt(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第2讲 地图,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地图基本要素 1.地图的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2.地图上的方向。 (1)方向的划分。,(2)方向的确定。 ①通常,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原则来确定方向。 ②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表示方向。 ③在经纬网的地图上,应根据经纬线确定方向。,,,,,,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3.比例尺。 (1)概念:指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2)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3)表示方法: ①线段比例尺,如 。 ②数字比例尺,如1∶5 000 000或1/5 000 000。 ③文字比例尺,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 (4)特点(图幅相同的情况下):,,,,,,,,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4.地图上常见的图例。,,,,,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地形图的判读 1.地面高度的计算。 (1)海拔(A):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又称绝对高度。 (2)相对高度(B):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2.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①较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②较缓。,,,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3.识别山地不同部位。 ①山脊:中部高,两边低,等高线向低处凸出。②山谷:两边高,中间低,等高线向高处凸出。③鞍部:两个山峰之间的低地。④山峰:中间高,四周低,等高线呈闭合状态。⑤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4.地形类型。 (1)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一般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高原,褐色表示山地,蓝色表示水域。 (2)不同的地形类型区别:,特别提示①山谷为集水线,常常有河流存在,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表现为向高处凸出。②山脊为分水线,没有河流存在,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表现为向低处凸出。,,,,,,,,考点三,考点一,考点二,地图的应用 1.地图的分类:按内容,地图可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2.地图的选择: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 3.电子地图:利用电子地图可以方便地确定出行路线、确定地理位置、进行分类搜索。,考法一,考法二,地图基本要素 1.地图上方向的确定 (1)一般定向法。 通常,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表示方向。 (2)指向标定向法。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的箭头指向一般为北方,相反的方向为南方,与指向标箭头垂直的方向是东西方向。假设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有A、B两点(如右上图),要判断图中B点在A点的什么方向。首先把指向标平移到A点,然后标出它的四个方向,这时我们可以很容易判断出B点在A点的正南方向。,考法一,考法二,(3)经纬网定向法。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应根据经纬线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具体判定见下表。,考法一,考法二,2.比例尺的应用 (1)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比较几个比例尺的大小时,可以先把不同的比例尺统一成同一形式的比例尺再进行比较。 比较数字比例尺大小时,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线段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实地距离越大,比例尺越小。 (2)比例尺的计算。 计算比例尺时,要注意图上距离通常以厘米为单位,实地距离通常以千米为单位。计算时应将实地距离单位换算成厘米,这样才能保证计算的准确性。 (3)比例尺大小与内容、范围的关系。 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反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考法一,考法二,例1(2015山东济宁,2~3)王强同学家张贴了四幅图幅相同的地图:①世界政区图,②中国政区图,③山东省政区图,④济宁市政区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比例尺最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表示的地理事物最详细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本题考查对地图知识的掌握能力。图幅相同的地图,范围最大的①图比例尺最小,范围最小的④图内容最详细。 答案:(1)A (2)D,,,考法一,考法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根据等高线上的数值可判断海拔高低,等高线上标注的数值是海拔,数值越大,该地的海拔越高;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相同;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海拔之差是等高距,也是两地的相对高度。 2.根据等高线疏密程度判断坡度陡缓。,考法一,考法二,3.山体不同部位与等高线的形态关系。 山体不同部位,等高线形态也不一样。一般规律是:高凸谷,低凸脊;缓坡稀,陡坡密;陡崖坡最陡,密成线一条;鞍部两山头,好似眼镜桥。,考法一,考法二,例2(2015四川内江,1~4)下图为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若该图比例尺为1∶200 000,则a、c间的水平距离约为( ) A.3千米 B.6千米 C.9千米 D.12千米 (2)计划从M处修一条公路到c地,p、q线路比较( ) A.p线较优,线路坡度缓 B.p线较优,线路距离近 C.q线较优,线路坡度缓 D.q线较优,线路距离近 (3)若d地气温为21 ℃,则图中山峰的气温最可能是( ) A.14 ℃ B.18.5 ℃ C.24.5 ℃ D.28 ℃ (4)a、b、c、d四地,可开发攀岩、蹦极、观赏海上日出等旅游项目的是(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考法一,考法二,解析:图中a、c间图上距离约为3厘米,图中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2千米,因此a、c间的实地距离约为6千米;路线p所经地区坡度缓和,便于施工;d地海拔为100米,山峰海拔为500~600米,因此两地温差大于2.4 ℃,小于3 ℃,所以山峰气温最可能是18.5 ℃。 答案:(1)B (2)A (3)B (4)C,,规律总结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选“点”设计。 水库的坝址应该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峡谷上游要有蓄水库区。 (2)选“线”设计。 ①公路、铁路线应该考虑路线尽量短、坡度平缓、减少过河和通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地、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用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 ②引水线路的选择要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和大河等,用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 (3)选“面”设计。包括城市规划、居民区、农业区、工业区、各种开发区等。 ①城市和居民区应该建设在靠近水源、地势平坦开阔、交通便利、远离污染源的地区。 ②工业区应该在远离居民区的地区,并且要在河流的下游,以免污染居民区所用的水源。,考法一,考法二,本课结束 谢谢观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地理 第一部分 世界地理上第2讲 地图课件 中考 地理 第一 部分 世界 地图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2677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