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人教版)(天津专用)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检测题(含答案与解析).doc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人教版)(天津专用)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检测题(含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人教版)(天津专用)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检测题(含答案与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人教版)(天津专用)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检测题(含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xx山东潍坊)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2 (xx湖南衡阳)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液氧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氧气的可燃性 B.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C.实验室可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D.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 3 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可防止瓶底炸裂 B. 该实验所用红磷的量不足可能造成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五分 之一 C. 实验时,点燃的红磷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胶塞 D.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4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加碘盐 B.调和植物油 C.洗涤剂 D.干冰(固体二氧化碳) 5 小茜同学对部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做了如下归纳,其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 A. 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填充食品包装袋防腐 B. 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用于霓虹灯 C. 氦气的密度很小且稳定——探空气球 D. 氮气高温时性质活泼——光合作用的原料 6 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氧气 B.一氧化碳 C.烟尘 D.氮的氧化物 7 以下是空气污染指数与质量级别、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 污染指数 50以下 51~100 101~150 151~200 201~250 251~300 301以上 质量级别 Ⅰ Ⅱ Ⅲ(1) Ⅲ(2) Ⅳ(1) Ⅳ(2) Ⅴ 质量状况 优 良 轻微污染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中度重污染 重度污染 某市城区的空气污染指数为48,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根据以上信息,判断该市城区当天的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状况分别是( ) A. Ⅰ级 优 B. Ⅱ级 良 C. Ⅲ级(2) 轻度污染 D. Ⅴ级 重度污染 8 西藏地区独特的高原风景早就吸引了丫丫,她很想在国庆期间前往观光。但爸爸说初到西藏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这是由于( ) A.高原地区的氧气与平原地区的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 B.高原地区空气中氧气含量过高,让人有压抑感 C.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 D.高原地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让人感到窒息 9 实验室制取氧气不正确的操作是( ) A.装药品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不宜立即收集气体 C.停止加热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 D.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中取出后倒放在桌面上 10 对氧气物理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易溶于水 B. 在-183 ℃时变为淡蓝色液体 C. 在-218 ℃时变为白色固体 D. 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 11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 B.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 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D. 夏天鱼池内开启增氧泵,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溶解量减少 12 (xx山东潍坊)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A.铁丝 B.红磷 C.木炭 D.硫黄 13 下列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①试管水平放置 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③铁夹夹持在试管的中部 ④实验开始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A. 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② 14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 B. 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里,铜丝加热变黑 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15 关于氧气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可用来炼钢 B.氧气可用来灭火 C.氧气可用于登山或飞行 D.氧气可供给动植物呼吸 16 (xx兰州)实验室可用于氯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组合是( ) ① ② ③ ④ ⑤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⑤ D. ②⑤ 17 下列变化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 甲烷+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B. 硫+氢气 点燃 硫化氢 C. 氧化汞 加热 汞+氧气 D. 氧气+氢气 点燃 水 18 下列现象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 木炭燃烧 B.食物腐败 C.蜡烛燃烧 D.汽油燃烧 19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B. 催化剂可以提高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 C. 催化剂可以降低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 D. 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20 下列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蒸发食盐水得食盐 B. 分离液态空气得氧气 C. 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 D. 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二、填空题(共32分) 21(12分)现有①木炭 ②硫黄 ③红磷 ④铝箔 ⑤蜡烛,五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⑴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 ;⑵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⑶放出大量热,产生耀眼白光的是 ;⑷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⑸生成的气体会污染空气的是 ;⑹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22(16分)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空气。 (1)空气是混合物,其成分中含有氧气、__ __、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其中氧气按体积计算约占空气含量的___ __(填百分数)。 (2)防止空气污染,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请提出一条减少空气污染的建议:_______________。 (3)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对空气的成分进行研究。用汞在密闭空气中加热,得到的氧化汞是___ __色的固体,汞在空气中加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初中阶段,我们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和药品研究空气的组成。写出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燃着的红磷熄灭后,当冷却至室温时,水能进入集气瓶中,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理论值,则造成此误差的可能原因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4分)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可以复燃。那么,是不是只有纯净的氧气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呢?为此,同学们开展了相关的实验探究。实验主要步骤如下:先制取一定量的氧气备用,再测得集气瓶实际容积为317 mL,然后采用某种正确的收集方法得到5瓶氧气含量不同的空气,最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观察木条是否复燃。相关的数据见下表: 集气 瓶编号 瓶内预装水体积/mL 充入氧气体积/mL 瓶内空气体积/mL 瓶内空气里氧气的体积分数 木条能 不能复燃 1 120 120 197 50.9% 能 2 97 97 220 能 3 90 90 227 43.4% 能 4 84 84 233 41.9% 能 5 81 81 236 41.2% 不能 (1)试将上表空白处补充完整(保留一位小数)。 (2)由该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 三、实验探究题(共28分) 24(12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小组讨论】(1)讨论后同学们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_________(填序号),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蜡烛 B.红磷 C.硫 D.木炭 (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下图所示的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填序号)。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实验】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 mL) 组别 1 2 3 4 5 6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mL 20 21 19 20 22 19 (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_。 通过实验还可以推断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6 分)某兴趣小组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 进行了氧气的制备实验。 (1)甲同学选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 ①写出仪器 B 的名称:________。 ②甲同学应选取的试剂是二氧化锰和________(填名称),二氧化锰固体在该反应中起________作用。 ③除用排水法外,甲同学还可选择________法收集氧气。 ④实验前,甲同学先向仪器 A 中加入水,然后将导管放入水槽中,并打开仪器 A 的活塞,观察导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出现。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称取一定质量高锰酸钾放在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 250 ℃加热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乙同学发现收集到的氧气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Ⅰ: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分解放出氧气; 猜想Ⅱ: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分解放出氧气。 做出上述猜想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在 250 ℃ 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则猜想________错误。 第二组同学取锰酸钾在 250 ℃ 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检测题参考答案 1 A 解析:空气成分中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0.03%。 2 A 解析: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液氧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故A说法不正确;氧气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分数约为21%,故B说法正确;实验室可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故C说法正确;氧气可供给呼吸,能用于医疗急救,故D说法正确。 3 D 解析:红磷燃烧的现象应是产生大量的白烟,不是白雾,火焰熄灭后应等到温度降至室温之后才能打开弹簧夹,所以D不正确。 4 D 解析:加碘盐、调和植物油及洗涤剂中都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D中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 5 D 解析: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不是氮气。 6 A 7 A 8 C 9 D 解析:实验室制取气体,都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确定装置不漏气,才能加药品;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刚冒出气泡时不能立即收集,因为开始冒出的气泡是实验装置中的空气;停止加热时,应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所以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正放在桌面上,而不能倒放。 10 B 11 B 解析:工业上利用氧气与氮气沸点的不同先把空气液化再升温制取氧气;大量事实证明氧气具有助燃的性质,但不具有可燃性;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是因为氧气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由于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成反比,夏天温度高,氧气的溶解度小,放增氧泵是正确的。 12 B 解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现象是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故A不符合题意;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故B符合题意;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现象是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C不符合题意;硫黄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现象是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D不符合题意。 13 C 解析:①为了防止药品因受潮加热时有水生成,倒流引起试管炸裂,所以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②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用排水法收集;③铁夹应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④为使装置不漏气,实验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4 C 解析:铁丝燃烧生成黑色固体;雾是液体小液滴在空气中扩散产生的现象,烟是固体小颗粒在空气中扩散产生的现象,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是固体,应为白烟;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没有固体产生。 15 B 解析:炼钢中利用氧气除去钢铁中的碳;氧气可以助燃而不能用于灭火;登山或飞行时由于高空缺氧而需要提供氧气;氧气可以供给动植物呼吸而进行新陈代谢。 16 C 解析: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是固体和固体反应,反应需要加热,采用的发生装置为①;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采用的收集装置可为③或⑤。 17 D 解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有氧参加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A 中生成物有两种,不是化合反应;B 是化合反应,但是没有氧参加反应;C 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是分解反应。 18 B 19 D 解析: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指能够改变(加快或减慢)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A、B、C均正确。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不使用催化剂,物质也能发生化学反应,例如碳在空气中燃烧就不需要催化剂,故D错误。 20 C 21 (1)② (2)③ (3)④ (4)①⑤ (5)② (6)⑤ 22 (1) 氮气 21% (2)工厂废气处理后再排放、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开发新能源等(任选一条) (3)红 汞+氧气 加热 氧化汞 (4)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集气瓶中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导致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 红磷量不足、装置气密性不好、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等(任答一条,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3 (1)45.2% (2)当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达到41.9%以上时,就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解析:本题以“是不是只有纯净的氧气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作为问题的突破口,紧紧围绕“氧气含量达到多少时带火星的木条才能复燃”进行研究。通过设计实验,考查同学们理解实验原理、处理数据、基本计算、分析归纳等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1)瓶内空气里氧气体积分数的计算方法是:先计算出氧气的总体积,再除以瓶的实际容积(317 mL)即可。而氧气的体积是瓶内空气中氧气(瓶内空气体积的21%)再加上充入的氧气的体积,故瓶内氧气的体积为97 mL+220 mL21%=143.2 mL,所以瓶内空气里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00%≈45.2%。因此表格空白处应填45.2%。 (2)通过题给氧气的体积分数与木条能否复燃对照,可得出结论:当空气中氧气所占体积比达到41.9%以上时,就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4 (1)B 足量(或过量) (2)A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 1/5 难溶于水,化学性质不活泼等 解析:(1)蜡烛、硫和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物中有气体,不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只有红磷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物质,不影响空气成分的测定,故选B;只有红磷足量或过量,才能完全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2)为保证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充分反应,必须把红磷放在集气瓶的中下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是为了确保准确测量空气组成,减小误差。(3)通过实验可以证明剩余气体难溶于水,不能燃烧且不与红磷反应,化学性质不活泼等。 25(1)①集气瓶 ②过氧化氢溶液 催化 ③向上排空气 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它们都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 ①Ⅰ ②加热锰酸钾,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木条复燃,证明有氧气生成 解析:(1)仪器 B 是集气瓶;甲同学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因为氧气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甲同学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提出猜想Ⅰ和猜想Ⅱ的理由是二氧化锰和锰酸钾中都含有氧元素;因为二氧化锰在 250 ℃ 条件下加热,其质量不变,说明二氧化锰加热不产生氧气,猜想Ⅰ错误;在 250 ℃条件下,加热锰酸钾,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木条复燃,证明有氧气生成。-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们周围的空气 2019 2020 九年级 化学 人教版 天津 专用 第二 单元 我们 周围 空气 检测 答案 解析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2708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