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题型增分练 二、加试选择题(26~28题)加试特训4 细胞结构与增殖 新人教版.doc
《2019年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题型增分练 二、加试选择题(26~28题)加试特训4 细胞结构与增殖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题型增分练 二、加试选择题(26~28题)加试特训4 细胞结构与增殖 新人教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年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题型增分练 二、加试选择题(26~28题)加试特训4 细胞结构与增殖 新人教版 1.(xx吴越联盟)下列关于高等动物体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质上的DNA只有在S期才解开双螺旋结构 B.蛙胚卵裂球细胞的细胞周期变短,在G2期其细胞核内有组蛋白 C.用秋水仙素处理连续分裂的细胞群体,处于M期的细胞比例会减少 D.若在G1期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则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相同 答案 B 解析 分裂间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分为G1期、S期和G2期,其中G1期细胞中进行蛋白质的合成,为S期做准备;S期进行DNA的复制,G2期细胞中进行蛋白质的合成,为分裂期做准备,而蛋白质的合成和DNA的复制都要解旋,A错误;蛙胚卵裂球细胞的细胞周期变短,在G2期其细胞核内有组蛋白,B正确;用秋水仙素处理连续分裂的细胞群体,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细胞分裂可能停止在中期,所以处于M期的比例会增加,C错误;若在G1期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则分裂不能继续进行,D错误。 2.如图为细胞周期示意图,不可能发生在X时期的是( ) A.核分裂 B.胞质分裂 C.中心体的复制 D.染色体数目的加倍 答案 C 解析 X为分裂期。核分裂发生在分裂期,A错误;胞质分裂发生在分裂期(末期),B错误;中心体的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C正确;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分裂期(后期),D错误。 3.(xx浙江模拟)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在细胞分裂间期加入秋水仙素,则着丝粒不能分裂 B.前期核膜开始解体成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C.M期的某些细胞可用于染色体组型的确定 D.间期在细胞核中完成了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分子的合成 答案 C 解析 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不能阻止着丝粒的分裂,A错误;前期核膜开始解体形成分散的小泡而不是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B错误;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因此M期的某些细胞可用于染色体组型的确定,C正确;蛋白质的合成发生在核糖体上,而不是在细胞核中,D错误。 4.某纯合子植物的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出现了如图所示的基因突变和染色单体片段互换。然后此细胞继续完成正常的有丝分裂,则产生子细胞的基因型不可能是( ) A.AA B.Aa C.aa D.AAaa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该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有丝分裂后期两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两条子染色体随机的移向细胞的两极,因此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AA、aa或两个都是Aa,不可能是AAaa。 5.下列关于人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观察染色体的分布可判断细胞分裂时期 B.细胞周期的有序进行需原癌基因的严格调控 C.细胞周期的长短不受温度和细胞器的影响 D.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会大量利用碱基T和U 答案 C 解析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呈周期性变化,因此可以通过观察染色体的分布判断细胞分裂时期,A正确;细胞周期的有序进行需原癌基因的严格调控,B正确;温度影响酶的活性,细胞周期的长短受温度的影响,C错误;分裂间期进行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因此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会大量利用碱基T和U,D正确。 6.如图是来自于同一生物体内的、处于四个不同状态的细胞分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物的正常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 B.图②与图④所示过程仅发生在雄性生殖器官中 C.①②③④可能出现在同一器官中 D.图①与图③所示细胞中DNA含量之比为2∶1 答案 C 解析 图①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因此体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目为4,A错误;图②和图④细胞进行的都是减数分裂,仅发生在生殖器官中,由于图④的细胞质均等分裂,可以表示第一极体,也可以表示次级精母细胞,因此该器官可以是卵巢,也可以是精巢,B错误;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均能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因此①②③④可能出现在同一器官中,C正确;图①细胞含有8个DNA分子,图③细胞也含有8个DNA分子,因此这两个细胞中DNA含量之比为1∶1,D错误。 7.(xx南康区校级期中)下列有关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裂期的细胞不能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B.免疫系统中的记忆细胞既有分化潜能又有自我更新能力 C.癌症的形成是由于基因突变造成的,与人的年龄无关 D.凋亡细胞内的基因表达能力都下降,酶活性减弱 答案 B 解析 分裂期的细胞可以进行蛋白质的合成,A错误;记忆细胞能自我更新,当记忆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会增殖和分化为相应的效应细胞,B正确;癌症是基因突变的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癌症的概率增大,C错误;细胞凋亡是受基因控制的编程性细胞死亡,细胞凋亡过程中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的表达能力升高,与凋亡有关的酶的活性升高,D错误。 8.(xx杭州期中)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G1期和G2期合成的蛋白质不同,S期完成DNA的复制 B.末期赤道面上许多囊泡聚集成了细胞板 C.前期核膜开始解体,形成分散的小泡,在较晚时候出现了纺锤体 D.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核DNA数均加倍 答案 D 解析 G1期和G2期合成的蛋白质不同,S期完成DNA的复制,A正确;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赤道面上许多囊泡聚集成了细胞板,B正确;有丝分裂前期核膜开始解体,形成分散的小泡,在较晚时候出现了纺锤体,C正确;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不变,核DNA数加倍在间期,D错误。 9.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基因是最常用的“自杀”基因,其编码的胸苷激酶将原先对细胞无毒或毒性较低的药物前体变成活性药物,以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如图所示为HSV-TK基因导致的“自杀”原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肿瘤细胞的形成是原癌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肿瘤细胞的“自杀”现象属于细胞凋亡 C.“自杀”基因的成功表达对邻近肿瘤细胞有毒害作用 D.向肿瘤细胞中导入HSV-TK基因的治病方法属于基因治疗 答案 A 解析 肿瘤细胞的形成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A错误;肿瘤细胞的“自杀”现象属于细胞凋亡,B正确;据题图可知,“自杀”基因编码的胸苷激酶将原先对细胞无毒或毒性较低的药物前体变成活性药物,从而杀死肿瘤细胞,并对邻近肿瘤细胞也有杀灭作用,C正确;HSV-TK基因为胸苷激酶基因,故向肿瘤细胞中导入HSV-TK基因的治病方法属于基因治疗,D正确。 10.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发菜细胞的光反应是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的 B.人体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 C.高等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信息交流的作用 D.细胞膜上进行的主动转运所消耗的ATP可来自于细胞外 答案 C 解析 发菜细胞是原核细胞,没有叶绿体,A错误;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因此不含基因,B错误;相邻植物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形成通道相互连接,使细胞相互沟通,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正确;细胞膜上进行的主动转运所消耗的ATP来自于细胞呼吸,D错误。 11.下图为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示意图,a、b、c、d、e表示细胞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结构a、b、c、d、e都具有膜结构 B.应采用饲喂法研究胰岛素的功能 C.丙酮酸的分解发生在结构e的内膜 D.小泡的形成及小泡与d融合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答案 D 解析 图中a为核糖体,b为内质网,c为高尔基体,d为质膜,e为线粒体,其中核糖体不具膜结构;胰岛素为蛋白质,不可采用饲喂法补充;丙酮酸的分解发生于线粒体基质和嵴中。 1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纤维素组成的细胞骨架与细胞形态的维持有关 B.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的作用 C.哺乳动物精子中的线粒体聚集在头部,利于游动 D.兴奋的传导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性 答案 B 解析 真核细胞中的细胞骨架的成分为蛋白质,不是纤维素,A错误;胞间连丝是贯穿细胞壁沟通相邻细胞的细胞质连线,为细胞间物质运输与信息传递的重要通道,B正确;哺乳动物的精子的细胞核集中在头部,线粒体集中在尾部,有利于精子的游动,C错误;兴奋的产生涉及到离子进入细胞,需要能量,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性,D错误。 13.(xx宁波模拟)下列关于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裂间期中的间隙期是为了合成 DNA 复制所需要的蛋白质 B.细胞分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几个时期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C.核膜消失发生在前期中较早的时候,纺锤体形成晚于核膜消失 D.动物细胞的核分裂开始于前期,胞质分裂只发生在后期 答案 B 解析 分裂间期的G1期细胞合成新的蛋白质、RNA和其他分子,细胞器可能复制,同时为DNA复制准备条件,G2期合成有丝分裂的引发物质,A错误;细胞分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几个时期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B正确;核膜消失发生在前期中较晚的时候,C错误;动物细胞的胞质分裂发生在后期和末期,D错误。 14.如图1和图2表示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2中a对应图1中的A→B段,c对应图1中的E→F段 B.图1中D→E段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含量不变 C.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处于图1的C→D段 D.有丝分裂过程不会出现图2中d所示的情况 答案 A 解析 图2中a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对应图1中的E→F段,c表示G1期或有丝分裂末期,对应图1中的A→B段或E→F段,A错误;图1中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含量不变,B正确;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对应于图1的C→D段,C正确;图2中d表示染色体∶DNA=2∶1,这种情况不存在,D正确。 15.(xx江苏,16)假如下图是某生物体(2n=4)正常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若染色体①有基因A,则④有基因A或a C.若图中的②表示X染色体,则③表示Y染色体 D.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有2 对同源染色体 答案 A 解析 如题图所示:该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应处于有丝分裂后期,A错误;①与④着丝粒分裂前为同源染色体,故若染色体①有基因A,则④有基因A或a,B正确;由于②、③是形态、大小不同的一对同源染色体,故若②表示X染色体,则③表示Y染色体,C正确;该细胞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产生的子细胞中有2 对同源染色体,D正确。 16.如图表示Ⅰ、Ⅱ、Ⅲ、Ⅳ四类细胞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A.图中只有Ⅲ无染色体,遗传物质主要为DNA B.四类细胞共有的膜结构是质膜和核糖体 C.Ⅰ、Ⅱ、Ⅳ中的②结构均能氧化葡萄糖合成ATP D.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是④和⑤,光镜下看不到Ⅱ的染色体 答案 D 解析 根据四类细胞的结构模式图,Ⅰ无细胞壁,有中心体,为动物细胞;Ⅱ有细胞壁、大液泡、叶绿体,为植物细胞;Ⅲ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为原核细胞;Ⅳ有中心体、叶绿体,为低等植物细胞。图中只有Ⅲ无染色体,遗传物质为DNA,A错误;四类细胞共有的结构是质膜和核糖体,但核糖体没有膜,B错误;Ⅰ、Ⅱ、Ⅳ中的②线粒体均能氧化丙酮酸而不是葡萄糖,C错误;④叶绿体和⑤液泡中含有色素,Ⅱ为成熟的植物细胞,不分裂,因此光镜下看不到染色体,D正确。 17.(xx新罗区校级期中)根据每个细胞中DNA相对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动物细胞归为甲、乙、丙三组,每组细胞数如图1所示。根据细胞中的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1中的乙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AB段 B.图1中的丙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BC段 C.图1中的甲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D点 D.用药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会导致丙组细胞数目增多 答案 C 解析 图1中的乙组细胞处于S期,对应于图2中的AB段,A正确;图1中的丙组细胞处于G2期、前期、中期和后期,其中G2期、前期、中期、后期都对应于图2中的BC段,B正确;图1中甲组细胞处于G1期和有丝分裂末期,而图2中的D点只对应有丝分裂的末期,C错误;用药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因此会导致丙组细胞数目增多,D正确。 18.科学家用15N的硝酸盐作为标记物浸泡蚕豆幼苗,追踪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数据如下,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9.3~38.6 h为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 B.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蚕豆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活动旺盛 C.蚕豆根尖细胞的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有2~19.3 h、21.3~38.6 h D.基因重组可发生在19.3~21.3 h 答案 C 解析 由细胞周期的概念可知,一个细胞周期的起点是分裂间期开始,终点是分裂期结束,即题图中的2~21.3 h,21.3~40.6 h,A错误;蚕豆根尖细胞无叶绿体,B错误;间期DNA分子进行复制,结构稳定性最低,2~19.3 h、21.3~38.6 h是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所以DNA分子的稳定性最低,C正确;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蚕豆根尖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不进行减数分裂,D错误。 19.(xx洛阳一模)下列有关如图所示坐标曲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a→b过程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B.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c→d过程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b→c过程有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D.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e点时的细胞数目是a点时的两倍 答案 B 解析 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a→b表示分裂间期,该时期DNA的复制过程中有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A正确;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c→d形成的原因是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的分裂,该过程中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错误;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b→c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其中减数第一次分裂会发生基因重组,C正确;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e点时细胞分裂已结束,此时细胞数目是a点时的两倍,D正确。-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年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题型增分练 二、加试选择题2628题加试特训4 细胞结构与增殖 新人教版 2019 年高 生物 二轮 专题 复习 题型 增分练 加试 选择题 26 28 细胞 结构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2732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