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3.1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同步检测试题.doc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3.1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同步检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3.1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同步检测试题.doc(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3.1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同步检测试题 一、夯实基础 图1 图2 1.如图1所示,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__法。 2.如图2所示,小明把一个闹铃放入钟罩内,当用抽气机从钟罩向外抽气时,听到的铃声会逐渐 ,由此推理可以得出: 不能传声。 3.课堂上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老师的声带 产生并通过 传入学生耳朵的。 4手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声的物体是( ) A.手指 B.琴弦 C.弦柱 D.空气 5.发生灾难时,被困在建筑废墟中的人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铁制的管道,这种做法是利用铁管能( ) 图3 图4 A.传声 B.传热 C.响度 D.通风 6.在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里,有三处堪称奇观的声学建筑;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如图3所示,当游客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听到的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建筑师利用声音的反射,使 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加强造成的音响效果。 二、能力形成 7.魔术《年年有鱼》很有趣:魔术师一声令下,6条金鱼整齐地排队形,如同士兵操练一般整齐划一,如图4所示。金鱼能听到魔术师的声音,是因为____________可以传播声音。这个魔术______(填“能”或“不能”)在月球上表演,那是因为 。 8.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 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 。 9.夏天下暴雨前,往往电闪雷鸣,雷声是云团之间放电引起的空气剧烈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如果在看到闪电后4 s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处距人约_____________ 米(声速取340 m/s,不计光的传播时间)。 10.某课外兴趣小组做了如图5所示实验:敲响右力的音叉,结果发现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是为什么?假设在月球上重做这个实验,我们将会看到什么现象? 图5 三、拓展提高 11.下表是某些介质中的声速v. 介质 v/(ms-1) 介质 v/(ms-1) 水(5 ℃) 1 450 冰 3 230 水(15 ℃) 1 470 软橡胶(常温) 40~50 水(20 ℃) 1 480 软木 500 海水(25 ℃) 1 531 铁(棒) 5 200 (1)分析表格中的信息,推断: ①声速大小可能跟________有关;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声速大小可能跟________有关;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海水温度为25 ℃,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 s后收到回波,根据公式s=______,计算出海水深度为________m。 参考答案 3.1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振动 微小量放大法 2.减弱 真空 3.振动 空气 4.B 5.A 6.回声 7.液体 不能 月球上是真空,而真空不能传声 8.固体 大 9.振动 1360 10.答:这是因为当敲击右边的音叉时,右边音叉发生振动而产生声音,并通过空气中传播到左边的音叉,使起也振动起来。如果该实验在月球上进行,则左边的音叉将不会发生振动,因为月球是真空,不能传声。 11.(1)①温度 不同的水温下声音的传播速度不一样。②状态 声音在水和冰的传播速度不一样。(2)vt 765.5-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3.1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同步检测试题 2019 2020 年级 物理 上册 3.1 科学 探究 声音 产生 传播 同步 检测 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2739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