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专题汇编 离子平衡.doc
《2019-2020年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专题汇编 离子平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专题汇编 离子平衡.doc(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专题汇编 离子平衡 一、选择题(每题分,计分) 1.(xx届山东烟台莱州一中)室温时,关于下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1.010﹣3mol•L﹣1盐酸的pH=3,1.010﹣8mol•L﹣1盐酸的pH=8 B. pH=a的醋酸溶液稀释l倍后,溶液的pH=b,则a>b C. pH=12的氨水和pH=2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混合液的pH<7 D. 1mLpH=l的盐酸与100mL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则NaOH溶液的pH=11 2.(xx届山东淄博)25℃时,下列各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 A. pH=3的盐酸中:c(H+)=3.0mol•L﹣1 B. 0.1mol•L﹣1的碳酸钠溶液中:c(HCO3﹣)+c(CO32﹣)+c(H2CO3)=0.1mol•L﹣1 C. 氯化铵溶液中:c(Cl﹣)>c(NH4+)>c(OH﹣)>c(H+) D. 碳酸氢钠溶液中:c(Na+)+c(H+)=c(HCO3﹣)+c(CO32﹣)+c(OH﹣) 3.(xx届山东枣庄)一定条件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稀释醋酸钠溶液,CH3COO﹣水解程度变大,故溶液的PH增大 B. 由水电离的c(H +)=110﹣11mol•L﹣1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C. 两种难溶性盐Ksp较小的其溶解度也一定较小 D.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混合后,存在关系式:2c(Na+)=3c(CO32﹣)+3c(HCO3﹣)+3c(H2CO3) 4.(xx届山东德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恒温时,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水的离子积常数Kw不变 B. 0.1mol/LCH3COONa溶液中:c(Na+)>c(CH3COO﹣)>c(H+)>c(OH﹣) C. 对于N2(g)+3H2(g)=2NH3(g),其他条件不变,充入N2,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D. 在硫酸钡悬浊液中加入足量饱和Na2CO3溶液,振荡、过滤、洗涤,沉淀中加入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Ksp(BaSO4)>Ksp(BaCO3) 5.(xx届山东济南)在25℃时,将0.1mol•L﹣1的HA溶液与0.1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测得混合溶液pH=8,则下列所表示的该混合溶液中有关微粒的浓度关系中,错误的是 ( ) A. c(HA)+c(A﹣)=c(Na+)=0.1mol•L﹣1 B. c(Na+)﹣c(A﹣)=c(OH﹣)﹣c(H+) C. c(Na+)>c(A﹣)>c(OH﹣)>c(H+) D. c(OH﹣)=c(H+)+c(HA) 6.(xx届山东淄博)己知:25℃时,Ksp(AgCl)=1.810﹣10,Ksp(AgCN)=1.210﹣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25℃时,饱和AgCN溶液与饱和AgCl溶液相比,前者的c(Ag+)大 B. 25℃时,向AgCl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NaCN固体,c(Cl﹣)增大 C. 25℃时,AgCN固体在20mL 0.01mol•L﹣1NaCN溶液中的Ksp比在20mL 0.01mol•L﹣1HCN(弱酸)溶液中的Ksp小 D. 25℃时,向AgCl的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AgNO3溶液,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不变 7.(xx届山东青岛)常温下,下列溶液中的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 A. 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Na+]=[Cl﹣]+[ClO﹣]+[OH﹣] B. pH=8.3的NaHCO3溶液:[Na+]>[HCO3﹣]>[CO32﹣]>[H2CO3] C. pH=11的氨水与pH=3的盐酸等体积混合:[Cl﹣]=[NH4+]>[OH﹣]=[H+] D. 某溶液中只存在SO42﹣、OH﹣、NH4+、H+四种离子,则可能存在:[NH4+]>[SO42﹣]>[H+]>[OH﹣] 8.(xx届山东临沂)常温下,相同pH的氢氧化钠和醋酸钠溶液加水稀释,平衡时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则 ( ) A. b、c两点溶液的导电能力相同 B. c点溶液中c(OH﹣)+c(CH3COOH)=c(H+) C. a、b、c三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c>b D. 用相同浓度的盐酸分别与等体积的b、c处溶液反应,消耗盐酸体积Vb=Vc 9.(xx届山东德州)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 A. 图l表示同温度下,pH=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时pH的变化曲线,其中曲线Ⅱ为盐酸,且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a点强 B. 图2中纯水仅升高温度,就可以从a点变到c点 C. 图2中在b点对应温度下,将pH=2的H2SO4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中性 D. 用0.0100mol/L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浓度均为0.1000mol•L﹣1Cl﹣、Br﹣及I﹣的混合溶液,由图3曲线,可确定首先沉淀的是Cl﹣ 10.(xx届山东青岛二中)已知难溶性物质K2SO4•MgSO4•2CaSO4在水中存在如下平衡:K2SO4•MgSO4•2CaSO4(s)═2Ca2++2K++Mg2++4SO42﹣,不同温度下,K+的浸出浓度与溶浸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向该体系中加入饱和NaOH溶液,溶解平衡向右移动 B. 向该体系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溶解平衡向右移动 C. 该平衡的Ksp=c(Ca2+)•c(K+)•c(Mg2+)•c(SO42﹣) D.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1.(xx届山东烟台莱州一中)实验室用0.10mol•L﹣1的NaOH溶液滴定某一元弱酸HA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图中横轴为滴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V(mL),纵轴为溶液的p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此一元弱酸HA的电离平衡常数Ka≈110﹣4mol•L﹣1 B. 此弱酸的起始浓度约为110﹣2mol•L﹣1 C. 此实验最好选用酚酞试液(变色范围8.0~10.0)做指示剂 D. 当混合液pH=7时,溶液中c(HA)>c(A﹣) 12.(xx届山东莱芜)t℃时,水的离子积为Kw,该温度下将amol/L一元酸HA与bmol/L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若混合后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 A. 混合液中,C(H+)= B. 混合液的pH=7 C. a=b D. 混合液中,c(B+)=c(A﹣)+c(OH﹣) 13.(xx届山东青岛)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向水中加入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 C.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 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14.(xx届山东济南)在25℃时,甲、乙两个烧杯中分别盛有1L、pH均为2的盐酸和醋酸,现分别投入0.12g镁粉充分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反应过程中,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速率一直相等 B. 反应结束后,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相等 C. 反应结束后,乙烧杯中有镁粉剩余 D. 反应结束后,甲烧杯中溶液呈中性 15.(xx届山东莱芜)向10.00mL 0.01mol/L某一元酸HA溶液中逐滴加入0.01mol/L NaOH 溶液,溶液pH变化曲线如图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HA是弱酸 B. b点表示的溶液中:2c(Na+)=c(A﹣)+c(HA) C. c点时:V=10.00mL D. b、c、d点表示的溶液中:c(Na+)+c(H+)=c(A﹣)+c(OH﹣) 16.(xx届山东烟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将盐酸和醋酸钠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溶液中c(Na+)=c(Cl﹣) B. 1mol CH4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等于1mol Na2O2固体中含有的离子总数 C. 80℃的纯水的pH大于25℃的纯水的pH D.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中离子总数大于NaClO溶液中离子总数 二、填空题(每题分,计分) 17.(xx届山东德州)xx年全国各地连续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的出行及身体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I.脱硫技术能有效控制SO2对空气的污染. (1)海水呈弱碱性,主要含有Na+、K+、Ca2+、Mg2+、CI﹣、SO42﹣、Br﹣、HCO3﹣等离子.含SO2的烟气可利用海水脱硫,其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①向曝气池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②通入空气后曝气池中海水与天然海水相比,浓度没有明显变化的离子是 . a.Cl﹣b.SO42﹣c.HCO3﹣ (2)用NaOH溶液吸收烟气中的SO2,将所得的Na2SO3溶液进行电解,可循环再生NaOH,同时得到H2SO4,其原理如图2所示. 三、解答题(每题分,计分) 18.(xx届山东潍坊b卷)xx年12月我国首艘新型磷酸铁锂电池动力船在上海顺利下水,我国的船舶动力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可见,研究化学反应原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磷酸铁锂电池以磷酸铁锂(LiFePO4)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 已知该锂离子电池的总反应为Li1﹣xFePO4+LixC66C+LiFePO4(Li1﹣xFePO4、LixC6中Li为单质状态),则该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以该电池为电源,以铜为阳极,以石墨为阴极,用NaCl溶液作电解液进行电解,得到半导体材料Cu2O和一种清洁能源,则阳极反应式为 . (2)25℃时,几种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电解质 电离常数(mol•L﹣1) H3PO4 Ka1=7.110﹣3,Ka2=6.210﹣8,Ka3=4.510﹣13 HF Ka=6.410﹣4 CH3COOH Ka=1.710﹣5 NH3•H2O Kb=1.710﹣5 ①25℃,0.1mol•L﹣1HF溶液的H+浓度为 mol•L﹣1,100mL 0.1mol•L﹣1NaF溶液中阴阳离子总数 (填“<”“>”或“=”)100mL 0.1mol•L﹣1CH3COONa溶液中阴阳离子总数. ②向10mL0.1mol•L﹣1CH3COOH溶液中逐滴滴加0.1mol•L﹣1的氨水,当消耗氨水10mL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 . ③已知NaH2PO4溶液显酸性而Na2HPO4溶液显碱性,25℃,浓度均为0.1mol•L﹣1NaH2PO4与Na2HPO4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填“前者大”、“后者大”或“相等”). 19.(xx届山东淄博)低碳出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保护我们的家园. (1)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换器可减少NO和CO污染,反应为:2NO(g)+2CO(g)⇌2CO2(g)+N2(g)在2L的密闭容器中,n(CO2)与温度(T)、催化剂的表面积(S)和时间(t)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①该反应△H 0(填“>”、“<”),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在T2温度下0~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υ(N2)= . ②当固体催化剂的质量一定时,增大其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若催化剂的表面积S2>S1,在图1中画出n(CO2)在T2、S2条件下达到平衡过程中的变化曲线. ③该反应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图2示正确且能说明反应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代号).(xx届山东淄博)盐酸、醋酸和碳酸是化学实验和研究中常用的几种酸. (1)碳酸氢钠水溶液显碱性,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pH相同的下列三种溶液:①碳酸氢钠溶液、②醋酸钠溶液、③氢氧化钠溶液,其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写序号). (2)某温度下,pH均为3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其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则 是盐酸稀释时的pH变化曲线;图中 A. B. C三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醋酸溶液稀释过程中,下列各量一定变小的是 . a.c(H+) b.c(OH﹣) c. d. (3)氯化钠溶液可用作铝一空气燃料电池的电解液,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用该电池作电源电解CuSO4溶液(惰性电极),当电路中转移2mol电子时,阳极上最多能产生气体的体积为 L(标准状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分,计分) 1.(xx届山东烟台莱州一中){关键字:山东期末}室温时,关于下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1.010﹣3mol•L﹣1盐酸的pH=3,1.010﹣8mol•L﹣1盐酸的pH=8 B. pH=a的醋酸溶液稀释l倍后,溶液的pH=b,则a>b C. pH=12的氨水和pH=2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混合液的pH<7 D. 1mLpH=l的盐酸与100mL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则NaOH溶液的pH=11 【考点】pH的简单计算;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 A. 常温下,酸的pH一定小于7; B. 酸越稀释酸性越小,pH越大; C. HCl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NH3.H2O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常温下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溶液,前者物质的量浓度小于后者,二者等体积混合,氨水有剩余,溶液呈碱性; D. 根据酸碱混合及溶液的pH=7来分析NaOH溶液的pH. 【解答】解: A. pH=﹣lg[c(H+)],常温下,1.010﹣3mol•L﹣1盐酸的pH=3,1.010﹣8mol•L﹣1盐酸应考虑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1.010﹣7mol•L﹣1,所以pH<7,故A错误; B. 因醋酸是弱电解质,稀释时促进电离,但氢离子的浓度减小,则pH变大,即b>a,故B错误; C. HCl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NH3.H2O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所以常温下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溶液,c(NH3.H2O)>c(HCl),二者等体积混合,n(NH3.H2O)>n(HCl),氨水有剩余,NH3.H2O电离程度大于铵根离子水解程度,导致溶液呈碱性,混合液的pH>7,故C错误; D. 因酸碱混合后pH=7,即恰好完全反应,设碱的浓度为c,则10.1mol/L=100c,c=0.001mol/L,则NaOH溶液的pH=11,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离平衡及pH的有关计算,注意酸的溶液的pH在常温下一定小于7,明确混合溶液中的溶质及其性质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2.(xx届山东淄博){关键字:山东期末}25℃时,下列各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 A. pH=3的盐酸中:c(H+)=3.0mol•L﹣1 B. 0.1mol•L﹣1的碳酸钠溶液中:c(HCO3﹣)+c(CO32﹣)+c(H2CO3)=0.1mol•L﹣1 C. 氯化铵溶液中:c(Cl﹣)>c(NH4+)>c(OH﹣)>c(H+) D. 碳酸氢钠溶液中:c(Na+)+c(H+)=c(HCO3﹣)+c(CO32﹣)+c(OH﹣) 【考点】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 【分析】 A. c(H+)=10﹣pH; B. 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物料守恒,根据物料守恒判断; C. 氯化铵为强酸弱碱盐,其溶液呈酸性,再结合电荷守恒判断; D. 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电荷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判断. 【解答】解: A. c(H+)=10﹣pH=0.001mol/L,故A错误; B. 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物料守恒,根据物料守恒得c(Na+)=2c(HCO3﹣)+2c(CO32﹣)+2c(H2CO3)=0.2mol•L﹣1,故c(HCO3﹣)+c(CO32﹣)+c(H2CO3)=0.1mol•L﹣1,故B正确; C. 氯化铵为强酸弱碱盐,其溶液呈酸性c(OH﹣)<c(H+),再结合电荷守恒得c(Cl﹣)>c(NH4+),故C错误; D. 根据电荷守恒得c(Na+)+c(H+)=c(HCO3﹣)+2c(CO32﹣)+c(OH﹣),故D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浓度大小的判断,根据溶液中溶质的性质结合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分析解答,注意强酸弱碱盐或强碱弱酸盐的水解程度都较小. 3.(xx届山东枣庄){关键字:山东期末}一定条件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稀释醋酸钠溶液,CH3COO﹣水解程度变大,故溶液的PH增大 B. 由水电离的c(H +)=110﹣11mol•L﹣1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C. 两种难溶性盐Ksp较小的其溶解度也一定较小 D.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混合后,存在关系式:2c(Na+)=3c(CO32﹣)+3c(HCO3﹣)+3c(H2CO3)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的应用;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分析】 A. 稀释促进水解,离子浓度减小; B. 由水电离的c(H +)=110﹣11mol•L﹣1的溶液说明水的电离受抑制,说明溶液是酸或碱溶液; C. 只有相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Ksp越小,溶解度可能会小; D. 根据物料守恒进行判断. 【解答】解: A. CH3COONa溶液存在水解平衡:CH3COO﹣+H2O⇌CH3COOH+OH﹣.稀释溶液,平衡正向进行,平衡状态下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溶液的pH减小,故A错误; B. 由水电离的c(H +)=110﹣11mol•L﹣1的溶液说明水的电离受抑制,说明溶液是酸或碱溶液,所以不一定是碱性溶液,故B错误; C. 只有相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Ksp越小,溶解度可能会小,不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不能根据Ksp判断溶解度的大小,故C错误; D. 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与Na2CO3溶液等体积混合,根据电荷守恒可得:2c(CO32﹣)+c(HCO3﹣)+c(OH﹣)═c(H+)+c(Na+),根据物料守恒可得:2c(Na+)=3c(CO32﹣)+3c(HCO3﹣)+3c(H2CO3),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了水解平衡和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判断,注意物料平衡的应用,题目较简单. 4.(xx届山东德州){关键字:山东期末}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恒温时,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水的离子积常数Kw不变 B. 0.1mol/LCH3COONa溶液中:c(Na+)>c(CH3COO﹣)>c(H+)>c(OH﹣) C. 对于N2(g)+3H2(g)=2NH3(g),其他条件不变,充入N2,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D. 在硫酸钡悬浊液中加入足量饱和Na2CO3溶液,振荡、过滤、洗涤,沉淀中加入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Ksp(BaSO4)>Ksp(BaCO3) 【考点】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 【分析】 A. 水的离子积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 B. 电荷不守恒; C. 增大浓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D. 当离子的浓度幂之积大于溶度积时,有沉淀生成,但不能证明Ksp(BaSO4)>Ksp(BaCO3). 【解答】解: A. 水的离子积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不变,则离子积常数不变,故A正确; B. CH3COONa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应为c(Na+)>c(CH3COO﹣)>c(OH﹣)>c(H+),故B错误; C. 增大浓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C错误; D. 当离子的浓度幂之积大于溶度积时,有沉淀生成,但不能证明Ksp(BaSO4)>Ksp(BaCO3),应加入少量溶液时,如生成沉淀,可说明溶度积关系,事实上Ksp(BaSO4)<Ksp(BaCO3),故D错误.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以及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盐类水解和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结合物料守恒、电荷守恒解答该题,难度中等. 5.(xx届山东济南){关键字:山东期末}在25℃时,将0.1mol•L﹣1的HA溶液与0.1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测得混合溶液pH=8,则下列所表示的该混合溶液中有关微粒的浓度关系中,错误的是 ( ) A. c(HA)+c(A﹣)=c(Na+)=0.1mol•L﹣1 B. c(Na+)﹣c(A﹣)=c(OH﹣)﹣c(H+) C. c(Na+)>c(A﹣)>c(OH﹣)>c(H+) D. c(OH﹣)=c(H+)+c(HA) 【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在25℃时,等体积等浓度的HA和NaOH溶液恰好反应生成NaA,测得混合溶液pH=8,说明NaA是强碱弱酸盐,根据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判断. 【解答】解:在25℃时,等体积等浓度的HA和NaOH溶液恰好反应生成NaA,测得混合溶液pH=8,说明NaA是强碱弱酸盐, A. 混合溶液体积增大一倍,其浓度降为原来的一半,根据物料守恒得c(HA)+c(A﹣)=c(Na+)=0.05mol•L﹣1,故A错误; B. 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得c(Na+)+c(H+)=c(A﹣)+c(OH﹣),则c(Na+)﹣c(A﹣)=c(OH﹣)﹣c(H+),故B正确; C. 溶液呈碱性,则c(OH﹣)>c(H+),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c(A﹣)+c(OH﹣),则c(Na+)>c(A﹣),溶液中以盐的电离为主,水解程度较弱,所以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Na+)>c(A﹣)>c(OH﹣)>c(H+),故C正确; D. 根据电荷守恒得c(Na+)+c(H+)=c(A﹣)+c(OH﹣),根据物料守恒得c(HA)+c(A﹣)=c(Na+),所以得c(OH﹣)=c(H+)+c(HA),故D正确;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浓度大小的判断,根据盐溶液的酸碱性确定酸碱的相对强弱,再结合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来分析解答,难度中等. 6.(xx届山东淄博){关键字:山东期末}己知:25℃时,Ksp(AgCl)=1.810﹣10,Ksp(AgCN)=1.210﹣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25℃时,饱和AgCN溶液与饱和AgCl溶液相比,前者的c(Ag+)大 B. 25℃时,向AgCl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NaCN固体,c(Cl﹣)增大 C. 25℃时,AgCN固体在20mL 0.01mol•L﹣1NaCN溶液中的Ksp比在20mL 0.01mol•L﹣1HCN(弱酸)溶液中的Ksp小 D. 25℃时,向AgCl的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AgNO3溶液,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不变 【考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 A. 结构相似的难溶性盐,溶度积越小,溶解度越小; B. AgCN的溶度积比氯化银小,从沉淀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 C. Ksp[AgCN]只与温度有关; D. 根据AgCl的沉淀溶解平衡移动分析. 【解答】解: A. 根据化学式相似的物质的溶度积常数越小,物质越难溶,可知常温下在水中溶解能力AgCl>AgCN,所以饱和AgCN 溶液与饱和AgCl 溶液相比,后者的c(Ag+)较大,故A错误; B. AgCl比AgCN溶解度大,所以AgCl饱和溶液中c(Ag+)较大,向AgCl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NaCN固体,会生成AgCN沉淀,则AgCl的沉淀溶解平衡正移,所以c(Cl﹣)增大,故B正确; C. Ksp[AgCN]只与温度有关,25℃时,AgCN固体在20mL 0.01mol•L﹣1NaCN溶液中的Ksp与在20mL 0.01mol•L﹣1HCN(弱酸)溶液中的Ksp相等,故C错误; D. 25℃时,向AgCl的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AgNO3溶液,则银离子浓度增大,AgCl的沉淀溶解平衡逆移,氯离子浓度减小,故D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侧重于对有关原理的应用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溶度积常数的利用和理解. 7.(xx届山东青岛){关键字:山东期末}常温下,下列溶液中的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 A. 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Na+]=[Cl﹣]+[ClO﹣]+[OH﹣] B. pH=8.3的NaHCO3溶液:[Na+]>[HCO3﹣]>[CO32﹣]>[H2CO3] C. pH=11的氨水与pH=3的盐酸等体积混合:[Cl﹣]=[NH4+]>[OH﹣]=[H+] D. 某溶液中只存在SO42﹣、OH﹣、NH4+、H+四种离子,则可能存在:[NH4+]>[SO42﹣]>[H+]>[OH﹣] 【考点】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 【分析】 A. 电荷守恒中漏掉了氢离子浓度; B. pH=8.3的碳酸氢钠溶液,说明碳酸氢根离子的电离程度小于其水解程度,则[CO32﹣]<[H2CO3]; C. 氨水为弱碱,混合液中氨水过量,溶液显示碱性; D. 溶液中只存在SO42﹣、OH﹣、NH4+、H+四种离子,溶质可能为硫酸铵,则可能存在:[NH4+]>[SO42﹣]>[H+]>[OH﹣]. 【解答】解: A. 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根据电荷守恒可得:[Na+]+[Na+]=[Cl﹣]+[ClO﹣]+[OH﹣],故A错误; B. pH=8.3的NaHCO3溶液,说明碳酸氢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则:[H2CO3]>[CO32﹣],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Na+]>[HCO3﹣]>[H2CO3]>[CO32﹣],故B错误; C. pH=11的氨水与pH=3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后,由于氨水为弱碱,则混合液中氨水过量,溶液显示碱性,则:[OH﹣]>[H+],根据电荷守恒可得:[NH4+]>[Cl﹣],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NH4+]>[Cl﹣]>[OH﹣]>[H+],故C错误; D. 若溶液中只存在SO42﹣、OH﹣、NH4+、H+四种离子,溶质若为硫酸铵,则溶液中满足:[NH4+]>[SO42﹣]>[H+]>[OH﹣],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了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明确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方法,明确电荷守恒、物料守恒、盐的水解原理的应用,现象C为易错点,注意氨水为弱碱,混合液中氨水过量. 8.(xx届山东临沂){关键字:山东期末}常温下,相同pH的氢氧化钠和醋酸钠溶液加水稀释,平衡时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则 ( ) A. b、c两点溶液的导电能力相同 B. c点溶液中c(OH﹣)+c(CH3COOH)=c(H+) C. a、b、c三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c>b D. 用相同浓度的盐酸分别与等体积的b、c处溶液反应,消耗盐酸体积Vb=Vc 【考点】盐类水解的应用. 【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 【分析】NaOH是强电解质,CH3COONa是强碱弱酸盐,加水稀释促进醋酸根离子水解,稀释相同的倍数时,溶液中c(OH﹣)CH3COONa>NaOH,所以pH变化大的是NaOH,变化小的是CH3COONa, A. 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 B. 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质子守恒; C. 酸或碱抑制水电离,含有弱离子的盐促进水电离; D. pH相等的NaOH和CH3COONa溶液,c(CH3COONa)>c(NaOH),相同体积相同pH的醋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消耗相同浓度的盐酸体积与氢氧化钠和醋酸钠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解答】解:NaOH是强电解质,CH3COONa是强碱弱酸盐,加水稀释促进醋酸根离子水解,稀释相同的倍数时,溶液中c(OH﹣)CH3COONa>NaOH,所以pH变化大的是NaOH,变化小的是CH3COONa, A. 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pH相等的醋酸钠和氢氧化钠,c(CH3COONa)>c(NaOH),所以c点导电能力大于a,故A错误; B. 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质子守恒,根据质子守恒得(OH﹣)=c(CH3COOH)+c(H+),故B错误; C. 氢氧化钠对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而醋酸根离子浓度越大对水的电离程度越促进,所以、b、c三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c>b.故C正确; D. pH相等的NaOH和CH3COONa溶液,c(CH3COONa)>c(NaOH),相同体积相同pH的醋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消耗相同浓度的盐酸体积与氢氧化钠和醋酸钠的物质的量成正比,相同体积相同pH的醋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n(CH3COONa)>n(NaOH),所以醋酸钠消耗盐酸多,消耗盐酸体积Vb<Vc,故D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盐类水解,涉及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溶液导电能力大小比较、水的电离程度等知识点,根据溶液中的溶质及其性质是解本题关键,再结合质子守恒、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的关系等知识点来分析解答,题目难度中等. 9.(xx届山东德州){关键字:山东期末}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 A. 图l表示同温度下,pH=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时pH的变化曲线,其中曲线Ⅱ为盐酸,且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a点强 B. 图2中纯水仅升高温度,就可以从a点变到c点 C. 图2中在b点对应温度下,将pH=2的H2SO4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中性 D. 用0.0100mol/L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浓度均为0.1000mol•L﹣1Cl﹣、Br﹣及I﹣的混合溶液,由图3曲线,可确定首先沉淀的是Cl﹣ 【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水的电离;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专题】图像图表题. 【分析】 A. 醋酸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存在电离平衡,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电离,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中离子浓度成正比; B. 仅升温促进水的电离,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相同; C. b点Kw=10﹣12,中性溶液pH=6; D. ﹣lg[c(X﹣)]的值越大,代表该离子的浓度越小. 【解答】解: A. 醋酸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存在电离平衡,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电离,氯化氢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导致稀释过程中,醋酸中氢离子浓度大于盐酸,所以pH变化小的为醋酸,即II为醋酸,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中离子浓度成正比,a点导电能力大于b,故A错误; B. 仅升温促进水的电离,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相同,与图象不相符合,故B错误; C. b点Kw=10﹣12,中性溶液PH=6;将pH=2的硫酸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相同,等体积混合溶液呈中性,故C正确; D. ﹣lg[c(X﹣)]的值越大,代表该离子的浓度越小,由图可知,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后I﹣的浓度最小,则I﹣首先沉淀,故D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涉及知识点较多,这些知识点都是学习的难点,也是考试热点,根据弱电解质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盐的水解等知识来分析解答,题目难度中等. 10.(xx届山东青岛二中){关键字:山东期末}已知难溶性物质K2SO4•MgSO4•2CaSO4在水中存在如下平衡:K2SO4•MgSO4•2CaSO4(s)═2Ca2++2K++Mg2++4SO42﹣,不同温度下,K+的浸出浓度与溶浸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向该体系中加入饱和NaOH溶液,溶解平衡向右移动 B. 向该体系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溶解平衡向右移动 C. 该平衡的Ksp=c(Ca2+)•c(K+)•c(Mg2+)•c(SO42﹣) D.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考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分析】反应K2SO4•MgSO4•2CaSO4(s)═2Ca2++2K++Mg2++4SO42﹣,Ksp=c2(Ca2+)•c2(K+)•c(Mg2+)•c4(SO42﹣),加入NaOH或饱和碳酸钠溶液,可分别与Mg2+、Ca2+反应,平衡正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 A. 已知K2SO4•MgSO4•2CaSO4(s)⇌2Ca2++2K++Mg2++4SO42﹣,加入饱和NaOH溶液,氢氧根离子和镁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c(Mg2+)减小,溶解平衡右移,故A正确; B. 加入饱和碳酸钠,CO32﹣和Ca2+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c(Ca2+)减小,溶解平衡右移,故B正确; C. 已知K2SO4•MgSO4•2CaSO4(s)⇌2Ca2++2K++Mg2++4SO42﹣,则该平衡的Ksp=c2(Ca2+)•c2(K+)•c(Mg2+)•c4(SO42﹣),故C错误; D. 由图可知,升高温度,达到平衡需要的时间缩短,即反应速率增大;升高温度,c(K+)增大,即平衡正移,故D正确.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判断,图象分析判断方法,溶度积的表达式等,注意对图象的分析理解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11.(xx届山东烟台莱州一中){关键字:山东期末}实验室用0.10mol•L﹣1的NaOH溶液滴定某一元弱酸HA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图中横轴为滴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V(mL),纵轴为溶液的p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此一元弱酸HA的电离平衡常数Ka≈110﹣4mol•L﹣1 B. 此弱酸的起始浓度约为110﹣2mol•L﹣1 C. 此实验最好选用酚酞试液(变色范围8.0~10.0)做指示剂 D. 当混合液pH=7时,溶液中c(HA)>c(A﹣) 【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 A. 依据平衡常数概念计算近似值; B. 由图象可知,当V=10mL,酸碱恰好中和;HA是弱酸,不完全电离,结合图象分析; C. 氢氧化钠和弱酸反应恰好反应生成的盐是强碱弱酸盐,盐水解显碱性,应选择碱性条件下变色的指示剂; D. 根据pH=7时,c(H+)=c(OH﹣),c(Na+)=c(A﹣),混合溶液中为NaA和HA,HA和A﹣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大小不一定来分析; 【解答】解: A. 由图象分析可知,c(H+)=110﹣4mol•L﹣1,但HA是弱酸,不完全电离,所以HA的浓度为大于110﹣4mol•L﹣1,由图象可知,当V=10mL,酸碱恰好中和,一元弱酸电离程度近似为1%,所以弱酸起始浓度为10﹣2mol/L,平衡常数≈=10﹣6,故A错误; B. 由图象可知,当V=10mL,酸碱恰好中和,一元弱酸电离程度近似为1%,所以弱酸起始浓度为10﹣2mol/L,故B正确; C. 氢氧化钠和弱酸反应恰好反应生成的盐是强碱弱酸盐,盐水解显碱性,应选择碱性条件下变色的指示剂,不能选择甲基橙,应选择酚酞指示剂,故C正确; D. pH=7时,c(H+)=c(OH﹣),c(Na+)=c(A﹣),混合溶液中为NaA和HA,HA和A﹣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大小不一定,溶液中c(HA)和c(A﹣)浓度不能确定,故D错误. 故选A D. 【点评】本题考查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和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本题注意把握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易错点为C,注意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原理. 12.(xx届山东莱芜){关键字:山东期末}t℃时,水的离子积为Kw,该温度下将amol/L一元酸HA与bmol/L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若混合后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 A. 混合液中,C(H+)= B. 混合液的pH=7 C. a=b D. 混合液中,c(B+)=c(A﹣)+c(OH﹣) 【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离子积常数.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Kw=c(H+)•c(OH﹣),该温度下将amol/L一元酸HA与bmol/L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若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c(H+)=c(OH﹣),温度不确定,则中性时溶液pH不一定为7,由于酸碱的强弱未知,则不能确定a、b的关系. 【解答】解: A. Kw=c(H+)•c(OH﹣),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c(H+)=c(OH﹣),c(H+)=,故A正确; B. 温度不确定,则中性时溶液pH不一定为7,故B错误; C. 由于酸碱的强弱未知,则不能确定a、b的关系,故C错误; D. 溶液存在电荷守恒,应有:c(B+)+c(H+)=c(A﹣)+c(OH﹣),故D错误.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和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问题,题目难度不大,注意题中温度、酸碱的强弱等问题. 13.(xx届山东青岛){关键字:山东期末}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向水中加入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 C.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 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考点】水的电离.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 A. 氨水溶液显碱性,纯水显中性,碱中氢氧根浓度大于水中的; B. 硫酸氢钠能完全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C. 醋酸根水解对水的电离起到促进作用; D. 温度升高,水的离子积常数增大,则pH值减小. 【解答】解: A. 向水中加入氨水,溶液由中性到碱性,碱对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所以平衡逆向移动,c(OH﹣)增大,故A错误; B. NaHSO4═Na++SO42﹣+H+,其中电离出的氢离子使c(H+)增大,但是温度不变,KW不变,故B正确; C. CH3COONa中的醋酸根水解对水的电离起到促进作用,电离平衡右移,c(H+)降低,故C错误; D. 温度升高,水的离子积常数KW增大,则pH值减小,故D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水的电离知识,酸、碱对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水解的盐对水的电离起促进作用. 14.(xx届山东济南){关键字:山东期末}在25℃时,甲、乙两个烧杯中分别盛有1L、pH均为2的盐酸和醋酸,现分别投入0.12g镁粉充分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反应过程中,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速率一直相等 B. 反应结束后,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相等 C. 反应结束后,乙烧杯中有镁粉剩余 D. 反应结束后,甲烧杯中溶液呈中性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由题意:n(HCl)=1L0.01mol/L=0.01mol,n(Mg)==0.005mol,则HCl与镁恰好反应,由于醋酸为弱酸,不能完全电离,则醋酸浓度大于盐酸,与镁反应时,醋酸过量. 【解答】解:由题意:n(HCl)=1L0.01mol/L=0.01mol,n(Mg)==0.005mol,则HCl与镁恰好反应,由于醋酸为弱酸,不能完全电离,则醋酸浓度大于盐酸,与镁反应时,醋酸过量, A. 甲、乙两个烧杯中分别盛有1L、pH均为2的盐酸和醋酸,则两个烧杯中氢离子浓度相同,所以开始时反应速率相同,但是随反应进行氢离子浓度减小,由于醋酸能继续电离氢离子,所以后来醋酸中氢离子浓度比盐酸中大,所以反应后醋酸中生成氢气的速率大,故A错误; B. 盐酸和镁恰好反应,醋酸过量,则镁完全反应,生产氢气体积相同,故B正确; C. 盐酸和镁恰好反应,醋酸过量,则镁完全反应,所以两个烧杯中都没有镁粉剩余,故C错误; D. 反应结束后,甲烧杯中生成氯化镁,氯化镁在溶液中水解,所以溶液显酸性,故D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等pH时,醋酸浓度较大的特点. 15.(xx届山东莱芜){关键字:山东期末}向10.00mL 0.01mol/L某一元酸HA溶液中逐滴加入0.01mol/L NaOH 溶液,溶液pH变化曲线如图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HA是弱酸 B. b点表示的溶液中:2c(Na+)=c(A﹣)+c(HA) C. c点时:V=10.00mL D. b、c、d点表示的溶液中:c(Na+)+c(H+)=c(A﹣)+c(OH﹣) 【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 A. 根据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的PH值的关系判断酸的强弱,0.01mol/LHA溶液如果PH=2,该酸就是强酸;如果PH大于2,该酸就是弱酸. B. 先分别算出b点时,加入的酸碱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物料守恒判断钠离子和酸根离子、酸分子的关系. C. 根据盐的类型判断其水溶液的酸碱性,从而确定酸和碱溶液的体积关系. D. 根据溶液的电中性判断,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相等. 【解答】解: A. 由图象知,0.01mol/L的HA溶液的PH值大于2,所以该酸是弱酸,故A正确; B. b点时,加入的酸的物质的量=0.01mol/L0.01L=10﹣4mol,碱的物质的量=0.01mol/L0.005L=510﹣5mol,该钠盐是强酸弱碱盐能水解,根据物料守恒知,n(A﹣)+n(HA)=10﹣4mol,钠离子不水解,c(Na+)=510﹣5mol,所以2c(Na+)=c(A﹣)+c(HA),故B正确. C. 该钠盐是强碱弱酸盐其溶液呈碱性,若要使溶液呈中性,酸应稍微过量,即V<10.00mL,故C错误. D. 溶液中呈电中性,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相等,即c(Na+)+c(H+)=c(A﹣)+c(OH﹣),故D正确.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碱混合时溶液中各种离子的关系,难度较大,会运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是解本题的关键. 16.(xx届山东烟台){关键字:山东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将盐酸和醋酸钠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溶液中c(Na+)=c(Cl﹣) B. 1mol CH4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等于1mol Na2O2固体中含有的离子总数 C. 80℃的纯水的pH大于25℃的纯水的pH D.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中离子总数大于NaClO溶液中离子总数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盐类水解的应用. 【专题】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分析】 A. 溶液呈中性,则c(H+)=c(OH﹣),再结合电荷守恒判断; B. 1molCH4分子中含有4mol共价,1mol Na2O2固体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3mol; C. 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水电离; D.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NaClO溶液中,NaCl和NaClO的物质的量相等,根据电荷守恒判断. 【解答】解: A. A. 溶液呈中性,则c(H+)=c(OH﹣),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c(OH﹣)+c(Cl﹣)+c(CH3COO﹣),所以c(Na+)>c(Cl﹣),故A错误; B. 1molCH4分子中含有4mol共价,1mol Na2O2固体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3mol,故B错误; C. 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水电离,所以温度越高,水的电离程度越大,则水的pH越小,所以80℃的纯水的pH小于25℃的纯水的pH,故C错误; D.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NaClO溶液中,NaCl和NaClO的物质的量相等,溶液中存在c(Na+)+c(H+)=c(OH﹣)+c(Cl﹣)、c(Na+)+c(H+)=c(OH﹣)+c(ClO﹣),次氯酸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钠呈中性,氯化钠中c(H+)大于次氯酸钠,NaCl、NaClO溶液中阴阳离子总数是阳离子的2倍,两种溶液中钠离子浓度相等,所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中离子总数大于NaClO溶液中离子总数,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根据弱电解质的电离影响因素、物质的结构、盐类水解等知识点来分析解答,易错选项是D,根据电荷守恒再结合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浓度判断离子总数大小,为易错点. 二、填空题(每题分,计分) 17.(xx届山东德州){关键字:山东期末}xx年全国各地连续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的出行及身体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I.脱硫技术能有效控制SO2对空气的污染. (1)海水呈弱碱性,主要含有Na+、K+、Ca2+、Mg2+、CI﹣、SO42﹣、Br﹣、HCO3﹣等离子.含SO2的烟气可利用海水脱硫,其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①向曝气池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将H2SO3、HSO3﹣等氧化为SO42﹣ ②通入空气后曝气池中海水与天然海水相比,浓度没有明显变化的离子是 a . a.Cl﹣b.SO42﹣c.HCO3﹣ (2)用NaOH溶液吸收烟气中的SO2,将所得的Na2SO3溶液进行电解,可循环再生NaOH,同时得到H2SO4,其原理如图2所示.(电极材料为石墨) ①图中b极要连接电的(填“正”或“负”) 负 极,C口流出的物质是 硫酸 . ②SO32﹣放电的电极反应式为 SO32﹣﹣2e﹣+H2O=SO42﹣+2H+; ③电解过程中阴极区碱性明显增强,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 H2O⇌H++OH﹣,在阴极H+放电生成H2,c(H+)减小,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碱性增强 . II.我国的能消费结构以燃煤为主,将煤气化可减少环境污染,但煤气化过程中能产生有害气体H2S,用足量的Na2CO3溶液可吸收,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O32﹣+H2S=HCO3﹣+HS﹣ . (已知:H2S Kal=9.110﹣8;Ka2=1.110﹣12;H2CO3Kal=4.3010﹣7;Ka2=5.6110﹣11) 【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电解原理. 【分析】(1)①含SO2的烟气可利用海水脱硫,向曝气池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把H2SO3、HSO3﹣等氧化为SO42﹣; ②由上一问可知硫酸根浓度肯定增大,天然海水呈弱碱性,通入空气后曝气池中的海水会生-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年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专题汇编 离子平衡 2019 2020 年高 化学 上学 期期 专题 汇编 离子 平衡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2744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