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 专题九 戊戌变法专题检测 人民版选修1.doc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专题九 戊戌变法专题检测 人民版选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中历史 专题九 戊戌变法专题检测 人民版选修1.doc(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专题九 戊戌变法专题检测 人民版选修1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该论文的主题可能是 ( ) A.西方的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B.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 C.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 D.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 2.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这次“反思”使先进人士认识到必须 ( ) A.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 B.彻底批判儒家传统思想 C.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 D.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3.近代重庆总商会会所楹联曰:“登高一呼,直召唤四百兆同胞共兴商战;纵目环球,好凭此数千年创局力挽利权。”最早提出该楹联反映的主张的是 ( ) A.洋务派 B.早期维新派 C.康梁维新派 D.民主革命派 4.“夫先王之治天下,与民共之。……皇上举此经义,行此旷典,天下奔走鼓舞,能者竭力,富才纾财,共赞富强,君民同体,情谊交孚,中国一家,休戚与共。……大雪国耻,耀我威棱。”上述观点最可能出自 ( ) A.李鸿章 B.康有为 C.陈独秀 D.孙中山 5.19世纪末,梁启超呼吁中国应“合汉合满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下列维新派在维新变法时期的活动中,体现了此观点的是 ( ) A.发起“公车上书” B.改革旧的官僚制度 C.组建强学会 D.成立保国会 6.使“举国守旧迂谬之人,失其安身立命之业,自是日夜相聚,阴谋与新政为敌”的措施是 ( ) A.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 B.京师设立农工商总局 C.精练陆海军,添造兵船 D.设立京师大学堂 7.“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不当仅立于国,而当遍及于乡;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为实现上述思想,百日维新中维新派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 ①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②普遍设立中小学堂 ③设立京师大学堂 ④改革科举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在百日维新期间,山东烟台牟平的学子张子昭得知变法的消息后痛哭流涕,当即手写血书,痛骂康、梁。在维新的措施中,最令他反感的应是 ( ) A.设立京师大学堂 B.废除八股 C.派学生出国留学 D.在各地设立中小学堂 9.在百日维新期间,谭嗣同自述:“京居既久,始知所愿者皆虚一无可冀(期望)。慨念横目,徒具深悲。平时所学,至此竟茫无可倚。”这段话表明谭嗣同 ( ) A.放弃了变法维新救国救民的抱负 B.脱离群众,找不到变法的出路 C.悲观失望,准备向顽固派妥协 D.对维新派不满,开始转向革命 10.有首上海的旧民谣,讲述了清朝260多年的大事,其中与戊戌政变有关的句子是( ) A.吴三桂要去借清兵,顺治帝登基享现成 B.林则徐严禁吸洋烟,忠心报国无人识 C.曾国藩团练起湘乡,淮军还有李鸿章 D.好头颅六个凭空送,菜市街夜夜叫冤魂 11.在19世纪末,只进行了短短百日的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极其悲壮的一页,注定其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缺乏深厚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 B.康有为等维新思想家的宣传不全面 C.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不支持 D.领导者的软弱及维新思想的局限 12.著名的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强调了戊戌变法的意义是 ( ) A.挽救民族危亡 B.实现富国强兵 C.引领思想启蒙 D.建立民主政治 二、非选择题(第13题16分,第14、15题各18分,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作为中国维新派的著名领袖,康有为亲自编撰了《日本明治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法国革命记》等书,并在1898年陆续送呈光绪御览。 材料二 康有为写道:“臣读各国史,只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全国,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十万之贵族,百万之富翁,暴骨如莽,奔走流离,散逃异国。城市为墟,而革变频仍,迄无安息,遂入洄渊,不知所极。”后来又在《法国革命史论》中写道:“吾国久废封建,自由平等已两千年,与法国十万贵族压制平民,事既不类,倡革命而言压制者已类于无病学呻矣。” ——《中国近代史料选辑》 (1)康有为编撰《日本明治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等书并送呈光绪帝的意图是什么?与其在材料二中阐发的观点是否矛盾?为什么?(10分) (2)康有为在材料二中引述的历史史实是否完全准确?请做出你的判断,并说明理由。(6分)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戊戌政变大事记 1898年9月18日(八月初三日)御史杨崇伊向慈禧太后上奏折,称:“风闻东洋故相伊藤博文,即日到京,将专政柄。”维新派人士谭嗣同深夜密访袁世凯,希望他起兵勤王,逼慈禧彻底交权。 9月19日(八月初四日)慈禧太后自颐和园回宫。 9月20日(八月初五日)光绪帝先召见袁世凯(袁于当晚回到天津);后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 9月21日(八月初六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宣布“临朝听政”。当晚,袁世凯从杨崇伊处获悉太后重新训政,为保全自己,和盘托出维新派的密谋。致使事态扩大,导致后来大批维新派被捕、被革、被逐和六君子被杀。 ——据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三联书店(xx年版)整理 材料二 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如《康南海自编年谱》。由于作者就是当事者,所以很难作为信史。但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梁系话语,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你认为引发戊戌政变的因素有哪些?你如何看待戊戌政变发生的原因?(8分) (2)关于袁世凯告密与戊戌政变的关系,过去认为袁世凯告密直接导致政变发生,是促发政变的决定性因素。请依据材料一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成立?袁世凯告密与戊戌政变的进程有何关系?(4分) (3)据材料二,说明文中提到的两部文献在研究戊戌变法运动史中的缺陷。由此,你认为史学研究应注意什么?(6分)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伊藤博文在与清廷代表李鸿章签下《马关条约》后,曾自豪地说:“经这场日清战争,西洋人相信不会再把日本国旗中央的红球比喻为一块封住信封的红蜡印,以嘲笑日本的锁国落伍。相反的,日本国旗将回复原来的意义,红球将象征一颗东升的太阳,与世界各文明国家为伍,不断地向前和向上移动。” 材料二 光绪二十一年(1895)四月,乙未科进士正在北京考完会试,等待发榜。《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二万万两的消息突然传至,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四月二十二日,康有为、梁启超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五月二日,由康、梁二人带领,十八省举人与数千市民集“都察院”门前请代奏。“公车上书”提出了四项解决办法:一、下诏鼓天下之气;二、迁都定天下之本;三、练兵强天下之势;四、变法成天下之治。康有为指出前三项还只是权宜应敌之策,第四项才是立国自强的根本大计。 请回答: (1)结合明治维新对日本的影响,谈谈你对材料一中伊藤博文所说“红球”象征意义的变化的认识。(12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公车上书的重要意义。(6分) 1.B 2.C 3.B 4.B 5.D 6.A 7.B 8.B 9.B 10.D 11.A 12.C 13.(1)阐述变法的重要性,推动光绪皇帝下诏变法,实行君主立宪。 不矛盾。在他看来,法国革命造成长期流血斗争;而且中国不存在贵族压迫平民的社会现象,实行变法维新和君主立宪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2)不准确。因为法国“革变频仍,迄无安息”之说明显夸大;而中国虽废除封建(分封制),但仍长期存在贵族压迫平民的现象(君主专制统治强化)。两说法均不符合法国和中国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 14.(1)因素:杨崇伊向慈禧太后上奏折;光绪帝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引起守旧势力的恐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反对变法。戊戌政变的发生是维新与守旧、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之争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不成立。从材料可见,袁世凯告密是在戊戌政变发生后。关系:袁世凯的告密对政变的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加剧了政变的激烈程度。 (3)是当事人的陈述,容易加进主观色彩(或偏见),影响历史真实性。应重视史料的甄别、辨伪、互证;关注、收集正反两方面的史料。 15.(1)被西方人视为“红蜡印”,主要是明治维新前日本闭关锁国使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大趋势。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近代化道路,摆脱了沦为西方殖民地的民族危机,走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对中国发动的甲午中日战争,表明了其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军国主义和封建传统,并进而成为一个穷兵黩武的国家。 (2)“公车上书”标志着酝酿多年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潮已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对社会的影响和震动很大,康有为从此取得了维新运动的领袖地位。-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专题九 戊戌变法专题检测 人民版选修1 2019 2020 年高 历史 专题 戊戌变法 检测 人民 选修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2746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