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3节 运动图象 追及和相遇问题课时规范训练.doc
《2019年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3节 运动图象 追及和相遇问题课时规范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3节 运动图象 追及和相遇问题课时规范训练.doc(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年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3节 运动图象 追及和相遇问题课时规范训练 1.(多选)物体甲的位移与时间图象和物体乙的速度与时间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A.甲在整个t=6 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B.甲在整个t=6 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 C.乙在整个t=6 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D.乙在整个t=6 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 解析:选BC.甲图象中的直线的斜率表示速度,速度方向不变,没有来回运动,只是相对于原点的位移,一开始为负,后来为正,选项B正确.乙图象中直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速度先是负向变小,后正向增大,有来回运动,C项正确. 2.一辆电动小车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汽车在0~1 s和1~3 s两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方向相反 B.平均速度相同 C.加速度相同 D.位移相同 解析:选B.由图象知速度始终为正,故车的运动方向不变,A项错误;由=知,两时间段的平均速度相同,B项正确;由两段图象的斜率比较知加速度不同,C项错;由v-t图象与横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知位移不相同,D项错误. 3.物体A、B的x-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从第3 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A>vB 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 s才开始运动 C.在5 s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 s末A、B相遇 D.5 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解析:选A.x-t图象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由题图可知,A正确;B物体的出发点在离原点5 m处,A物体的出发点在原点处,B错误;物体B在5 s内的位移为10 m-5 m=5 m,物体A在3~5 s内的位移为10 m,故C、D均错误. 4.国产歼15舰载战斗机在航母甲板上加速起飞过程可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某段时间内的x-t图象如图所示,视歼15舰载战斗机为质点,根据图中所给数据判断该机加速起飞过程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经过图线上M点所对应位置时的速度小于20 m/s B.在t=2.5 s时的速率等于20 m/s C.在2 s~2.5 s这段时间内位移等于10 m D.在2.5 s~3 s这段时间内位移等于10 m 解析:选B.由题图可知,在2 s~3 s这段时间内该机的平均速度==20 m/s,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中间时刻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故在t=2.5 s时的速度等于20 m/s,选项B正确;结合图象可知M点位于t=2.5 s时刻之后,其速度大于20 m/s,选项A错误;该机在2 s~2.5 s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小于20 m/s,所以位移小于10 m,选项C错误;而在2.5 s~3 s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大于20 m/s所以位移大于10 m,选项D错误. 5.两个完全相同的物块A、B,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以不同的初速度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图中两条直线分别表示物块受到水平拉力作用和不受拉力作用的v-t图象,求: (1)从开始到两物块第一次间距最远的时间; (2)8 s末物块A、B之间的距离x. 解析:(1)设A、B两物块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有: a1===m/s2① a2===1.5 m/s2② 设经过时间t,AB速度相等,则有: vB0-a2t=vA0+a1t 解得:t= s 当速度相等时,两物块第一次间距最远,即经过时间 s,两物块第一次间距最远. (2)设A、B两物块8 s内的位移分别为x1、x2,由图象得: x1=(3+12)8 m=60 m, x2=96 m=27 m 所以有:x=x1-x2=60 m-27 m=33 m 即8 s末物块A、B之间的距离x为33 m. 答案:(1)从开始到两物块第一次间距最远的时间为 s. (2)8 s末物块A、B之间的距离x为33 m. [综合应用题组] 6.一汽车沿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关于该汽车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4 s末,汽车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B.6~10 s内,汽车一直处于静止状态 C.汽车在0~6 s内的位移大小为24 m D.第12 s末,汽车的加速度为-1 m/s2 解析:选D.由v-t图象可以看出,4 s末,汽车的速度由6 m/s开始减小,但汽车的运动方向并没有发生变化,选项A错误;6~10 s内,汽车的速度为4 m/s,选项B错误;汽车在0~6 s内的位移为22 m,选项C错误;汽车在10 s~14 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1 m/s2,选项D正确. 7.甲、乙两辆汽车在一条平直的单行道上同向行驶,乙在前、甲在后.t=0时刻,两车同时刹车,结果发生了碰撞.如图所示为两车刹车后的v-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车刹车时的距离一定小于90 m B.两车刹车时的距离一定等于112.5 m C.两车一定是在t=20 s之前的某时刻发生相撞的 D.两车一定是在t=20 s之后的某时刻发生相撞的 解析:选C.v-t图象给定了两车的初速度和加速度,不确定值是刹车前两车间距离.由两车的v-t图象可知,两车不相撞的最小距离Δxmin=20 m=100 m,即当Δx<100 m时两车必相撞,A、B均错误;两车相撞一定发生在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时,即t=20 s之前,C正确,D错误. 8.将一弹性塑料球从距地面高度为h1处由静止释放,小球与地面碰撞后弹回到高度为h2处.设这一过程中空气阻力的大小恒定,不考虑小球与地面碰撞的时间及损失的动能,以向下为正方向,图中大致能反映该过程的是( ) 解析:选B.弹性塑料球下落过程的加速度小于上升过程的加速度,且上升和下落过程的加速度方向相同,C、D错误;弹性塑料球下落和上升过程的速度方向相反,A错误,B正确. 9.(多选)甲、乙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两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分别是在2 s末和6 s末 C.乙在前2 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 s~6 s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D.2 s后,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 解析:选BC.由图象知,v甲=2 m/s,故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在0~2 s内沿正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2,在2 s~6 s内沿正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1 m/s2,乙物体做的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A错误,C正确;在2 s末,甲物体的位移x甲=22 m=4 m,乙物体的位移x乙=(24) m=4 m,两物体在2 s末相遇,在6 s末,甲物体的位移x甲′=26 m=12 m,乙物体的位移x乙′=(64) m=12 m,故两物体在6 s末相遇,B正确;在0~6 s内,甲、乙两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D错误. 10.小球从一定高度处由静止下落,与地面碰撞后回到原高度再次下落,重复上述运动.取小球的落地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速度v和位置x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 ) 解析:选A.设小球从H高处由静止下落,则下降过程距原点的距离x=H-h(h为下落的高度),由v2-v=2ax 有v2=2g(H-x) 得v2=2gH-2gx,式中v的方向竖直向下 小球落地时速度为v0,则v=2gH 上升阶段:v2-v=-2gx 得v2=2gH-2gx,式中v的方向竖直向上 因此上升和下降阶段速度大小随x的变化规律相同,速度方向相反,且v与x的关系不是线性关系,故A项正确. 11.如图所示,直线MN表示一条平直公路,甲、乙两辆汽车原来停在A、B两处,A、B间的距离为85 m,现甲车先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1=2.5 m/s2,甲车运动6 s时,乙车立即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2=5 m/s2,求两辆汽车相遇处距A处的距离. 解析:甲车运动6 s的位移为x0=a1t=45 m,尚未追上乙车,设此后经过时间t与乙车相遇,则有: a1(t+t0)2=a2t2+85 将上式代入数据并展开整理得 t2-12t+32=0. 解得t1=4 s,t2=8 s. t1、t2都有意义,t1=4 s时,甲车追上乙车; t2=8 s时,乙车追上甲车再次相遇. 第一次相遇地点距A的距离 x1=a1(t1+t0)2=125 m. 第二次相遇地点距A的距离 x2=a1(t2+t0)2=245 m. 答案:125 m或245 m-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年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3节 运动图象 追及和相遇问题课时规范训练 2019 年高 物理 一轮 复习 运动 描述 变速 直线运动 图象 相遇 问题 课时 规范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2775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