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化学《物质的量浓度》说课稿.doc
《2019-2020年高中化学《物质的量浓度》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中化学《物质的量浓度》说课稿.doc(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化学《物质的量浓度》说课稿 从容说课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有关物质的浓度的计算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三部分。 本节内容是在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概念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这种表示溶液的组成的方法。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扩大对溶液组成表示方法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和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技能,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所以,本节教材是高中化学教材中的重点内容,也是高中化学中有关化学计算和实验基本操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教学中应重视与初中化学知识的衔接和化学基本概念的应用。采用复习引入法,让学生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在使用时有什么不便之处,以此让学生了解引入物质的量浓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要立足于有关概念的计算,要从概念出发分析解题思路。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可采用边演示实验、边小结配制步骤的方法,结合演示,讲解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应注意哪些事项?在哪些步骤中可能会引起误差?会产生什么样的误差?从而达到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另外,在演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之前,首先要向学生详细地介绍容量瓶的规格、使用方法和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3.使学生掌握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加水稀释的计算。 4.掌握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 5.使学生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学会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 1.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2.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 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4.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教学方法 讲解、比较、练习、实验、归纳等。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其运算。 第二课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加水稀释的计算与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 第三课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 教学用具 投影仪。 容量瓶(500 mL)、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药匙、托盘天平、滤纸、Na2CO3固体、蒸馏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 [展示]预先配好的浓度不同的两瓶KMnO4溶液。 [师]这两瓶溶液均是KMnO4的水溶液,为什么溶液的颜色深浅不同呢? [生]溶液的浓度不同。 [师]对。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有多种,在初中我们学过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便是其中的一种。请大家回忆溶质质量分数的表达式。 (请一位学生上前板演) [生]ω=100% [师]在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我们经常要使用溶液,但在许多场合取用溶液时,一般不去称量它的质量,而是要量取它的体积。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种与溶液体积有关的表示溶液浓度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浓度。 [板书]第一节 物质的量浓度(第一课时) 一、物质的量浓度 [师]物质的量和溶液的浓度有什么关系?什么叫物质的量浓度? [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并回答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符号。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板书]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符号:c(B) [问]B的含义是什么? [生]B表示溶液中所含溶质。 [师]对!其不但表示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分子,还可表示溶液中所含溶质电离出的离子。 [问]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我们也可以简化为一个代数式,怎样表示? [生]物质的量浓度c(B)等于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n(B)与溶液的体积V的比值。 [板书]c(B)= [问]能从上式得出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吗? [生]能!是摩尔每升或摩尔每立方米。 [板书]单位:mol/L(或mol/m3) [师]在中学化学中,我们最常用的单位是摩尔每升。 [过渡]下面,我们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来进行一些计算。 [板书]1.将28.4 g Na2SO4溶于水配成250 mL溶液,计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并求出溶液中Na+和SO的物质的量浓度。 [师]请大家用规范的解题格式解答此题。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同时请一位同学上黑板解答此题] [学生板书] 解:n(Na2SO4)= =0.2 mol c(Na2SO4)==0.8 molL-1 因为Na2SO4====2Na++SO 故溶液中n(Na+)=2n(Na2SO4)=20.2 mol=0.4 mol n(SO)=n(Na2SO4)=0.2 mol 则c(Na+)==1.6 molL-1; c(SO)==0.8 molL-1。 答:所配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8 molL-1,Na+和SO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1.6 molL-1和0.8 molL-1。 [师]大家做得都很好,需要注意的是解题过程的规范化。 从上题的解答我们知道,利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我们既可求出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也可求出溶液中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只不过求溶液中离子浓度时,n(B)为所求离子的物质的量。 另外,表示某物质的水溶液时,我们常用aq来进行标注,如上题中的Na2SO4溶液的体积,我们用符号V[Na2SO4(aq)]表示,以区别纯的Na2SO4固体的体积V(Na2SO4)。 [板书,把上题中的V(液)改为V[Na2SO4(aq)]] [师]请大家再做下面的练习: [投影]配制500 mL 0.1 molL-1的NaOH溶液,需NaOH的物质的量是多少?质量是多少? [学生活动]根据溶液体积、溶质质量、溶质的物质的量以及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关系进行分析,练习,并由一名学生将解题过程板演于黑板上。 解:依题意 n(NaOH)=c(NaOH)V[NaOH(aq)]=0.1 molL-10.5 L=0.05 mol 0.05 mol NaOH的质量: m(NaOH)=n(NaOH)m(NaOH)=0.05 mol40 gmol-1=2 g。 答:配制500 mL 0.1 molL-1的NaOH溶液需NaOH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质量为2 g。 [师]评价学生回答和板演的格式。 [组织讨论] [投影]1.将342 g C12H22O11(蔗糖,相对分子质量为342)溶解在1 L水中,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否为1 molL-1?为什么? 2.从1 L 1 molL-1的C12H22O11溶液中取出100 mL,取出的溶液中C12H22O11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怎么得出来? [学生思考后回答] 1.将342 g蔗糖溶解在1 L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为1 molL-1。因为342 g蔗糖是1 mol。而溶液的体积——1 L水溶解342 g蔗糖后的体积无从知晓,故不能得出蔗糖溶液的准确的物质的量浓度。 2.从1 L 1 molL-1的蔗糖溶液中取出100 mL,则取出的溶液中蔗糖的物质的量浓度仍是1 molL-1。 [师]回答得很正确!这也告诉我们在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的体积;且不同物质(尤其是不同状态的物质)的体积是没有加合性的。 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所取溶液的体积大小无关。这与从一坛醋中取出一勺,其酸度不变是同一个道理。 [问]在初中我们讲分子的概念时,曾做过一个实验:100 mL酒精与100 mL水混合其体积并不等于200 mL,它说明了什么?结合初中和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回答。 [生]说明了分子之间有间隔;同时也说明不同物质的体积是没有加合性的。 [师]很好!同样的例子我们可以举出很多:如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中可溶解约500体积的氯化氢气体,但所得盐酸溶液的体积并不等于(1+500)体积,而是远小于501体积。一般来说,固体与液体,液体与液体混合时,形成混合液的体积变化不大,而气体与液体混合时,体积变化较大。在计算时,我们一般通过混合液的质量和密度来求得溶液的体积。因为相同物质或不同物质的质量是有加和性的。 [过渡]既然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都是用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那么,它们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区别和联系呢? 请同学们根据学过的知识,填写下表。 [投影]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区别 [学生活动,请一位同学把答案填写在胶片上] 答案: 物质的量浓度 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单位 mol g 溶液单位 L g 表达式 c(B)= ω=100% 特点 相同 不一定相同 相同 不一定相同 [讲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除了有上面我们所分析的区别外,它们在使用范围上也有较大差别。由于我们在许多场合取用溶液时,一般不去称它的质量,而是要量取它的体积,且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而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物质的量的关系要比它们的质量关系简单得多。因此,物质的量浓度是比质量分数应用更广泛的一种物理量。 [悬念]那么,在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下一节课,我们将解开这个谜! [问题探究]已知当NH3气溶于水后主要形成以下几种粒子:NH3分子、NH3H2O分子和NH,现有1 L 2 mol/L的氨水溶液,试问该溶液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是多少?是不是指溶液里的NH3分子?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分析:由公式cB=可知nB=cBV在本题中c(B)=2 mol/L,V=1 L,故n(B)=2 mol/L1 L=2 mol,即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2 mol。 氨水溶液的溶质指的是溶解到水中的氨气分子,而氨分子溶于水后以NH3分子、NH3H2O分子以及NH三种形式存在,所以所得到的2 mol溶质是NH3分子、NH3H2O及NH三者物质的量之和即n(NH3)+n(NH3H2O)+n(NH)=2 mol,并不是溶液中的氨分子,但一般计算溶质的质量时,是计算NH3的质量。 [本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和讨论了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其简单的运算,并比较分析了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之间的区别,在学习中应注意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基本公式及其单位。 [作业]习题:一、4,5,6 二、1,2 板书设计 第三节 物质的量浓度(第一课时) 一、物质的量浓度 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符号:c(B) c(B)= 单位:molL-1(或mol/m3) 1.将28.4 g Na2SO4溶于水配成250 mL溶液,计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并求出溶液中Na+和SO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n(Na2SO4)= =0.2 mol c(Na2SO4)==0.8 molL-1 因为Na2SO4====2Na++SO 故溶液中n(Na+)=2n(Na2SO4)=20.2 mol=0.4 mol n(SO)=n(Na2SO4)=0.2 mol 则c(Na+)==1.6 molL-1; c(SO)==0.8 molL-1。 答:所配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8 molL-1,Na+和SO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1.6 molL-1和0.8 molL-1。 教学说明 计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就是要求出每升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行有意识的引导,使他们努力向此目标趋近,而不是盲目、机械地套用公式。 参考练习 1.在一定温度下将500 mL 2 mol/L-1NaOH溶液分为300 mL(记为A)和200 mL(记为B)两份,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 )内打“√”,错误的在( )内打“”。 ①( )A、B中NaOH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②( )A中NaOH物质的量浓度较大。 ③( )A中NaOH的物质的量较小。 ④( )B中NaOH的物质的量较小 ⑤( )A、B的密度相同。 ⑥( )A中H2O的物质的量较大。 解析:A与B同是从500 mL 2 mol/L-1 NaOH溶液中分割出来的不同体积的溶液,它们的NaOH物质的量浓度、NaOH质量分数、溶液密度等相同,但溶液体积、溶液质量、溶质(或溶剂)的质量、物质的量等不同。 答案:①√②③④√⑤√⑥√ 2.下列溶液中的NO3-溶液与500mL-1 molL-1 NaNO3中的NO3-浓度相等的是 ( ) A.100mL 2 molL-1 NH4NO3溶液 B.20mL 1 molL-1 KNO3溶液和40mL 0.5 molL-1 Ca(NO3)2溶液混合 C.50mL 1.5 molL-1 Al(NO3)3溶液 D.150 mL 0.5 molL-1 Mg(NO3)2溶液 答案:BD 3.在100mL水溶液里溶有5.85g NaCl和11.1g CaCl2,该溶液中Cl-的浓度为( ) A.1 molL-1 B.2 molL-1 C.3 molL-1 D.4 molL-1 答案:C-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质的量浓度 2019 2020 年高 化学 物质 浓度 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2779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