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顺乎世界之潮流”习题人民版.doc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顺乎世界之潮流”习题人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顺乎世界之潮流”习题人民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顺乎世界之潮流”习题人民版 1.“师夷长技以制夷”迈出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第一步,但从称西方国家为“夷”这一角度看,其思想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 ) A.藐视西方科学技术 B.藐视西方思想成就 C.主张全盘西化 D.未放弃天朝大国的观念 答案:D 2.观察如图,你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该漫画描绘的是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该漫画反映的派别是抵抗派思想主张的继承者和实践者 ③该漫画描绘的是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 ④该漫画描绘的是洋务派“中体西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答案:C 3.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与梁启超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 ) A.宣传救亡图存的道理 B.吸取西方政治启蒙学说 C.抨击封建专制思想 D.借用传统学说宣扬革新 答案:D 4.“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提出这一主张的是中国近代( ) A.地主阶级抵抗派 B.地主阶级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答案:C 5.在清末,革命派与维新派的根本分歧在于( ) A.对西方列强的态度 B.是否实行“平均地权” C.政体变革的方式和目标 D.应否推行议会制度 答案:C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下无数百年不变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变古愈尽,便民愈甚。尽得西洋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 ——《海国图志》 魏源(1794-1857年),湖南邯南人 材料二 19世纪末的梁启超及其《变法通议》。 梁启超(1873-1929年),广东新会人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和图片分别属于哪些派别?其主张是什么? (2)根据上述材料及图片,分析说明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发展演变的基本特点。 答案:(1)材料一是开眼看世界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学习西方长处,“师夷长技以制夷”。材料二是维新派。主张在保留君主的前提下,兴民权,行宪政。 (2)学习西方由学“器物”到学“制度”不断地深入。 [基础巩固] 1.如果看到漫画,下列人物中最为愤慨的可能是( ) 人头猴身的达尔文 A.魏源 B.林则徐 C.洪仁玕 D.严复 解析:19世纪末期,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把达尔文的“进化论”引入人类社会领域,号召救亡图存,从而使严复的进化论思想在当时风行全国。 答案:D 2.从鸦片战争前后到19世纪90年代,中国思想界的发展历程是( ) A.中体西用——开眼看世界——维新变法 B.开眼看世界——维新变法——中体西用 C.开眼看世界——追求民主共和——维新变法 D.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维新变法 解析:依据教材内容可知,中国思想家发展历程从开眼看世界到中体西用最后到维新变法。 答案:D 3.“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这副对联中的“先行者”是( ) A.洪秀全 B.梁启超 C.孙中山 D.毛泽东 解析:解答本题的切入点在于“废两千年帝制”这一信息。由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辛亥革命的功绩,由此判断先行者应是孙中山。 答案:C [能力提升] 4.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说:“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这说明他提出学习西方的长处主要集中在( ) A.军事方面 B.政治方面 C.经济方面 D.文化方面 解析:依据教材内容可知,夷之长技主要集中在军事方面,故选A。 答案:A 5.维新派指出,洋务运动“利未一见,弊已百出”的根本原因在于“变法不知本原”。维新派所讲的“本原”是( ) A.专制制度 B.工业经济 C.传统儒家思想 D.民主制度 解析: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前提是不改变封建制度,而维新变法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即民主制度,故选D。 答案:D 6.近代中国某位思想家在其著作中证明孔子是一位维新派,并用孔子来支持自己的变法主张。这位思想家是 ( ) A.魏源 B.康有为 C.严复 D.谭嗣同 解析:康有为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积极推动变法运动,故选B。 答案:B 7.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兴民权、设议院,其根本目的是( ) A.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 B.用西方的政治体制维护清朝统治 C.鼓励广大民众参与政治 D.利用西方的政治学说说明儒家的合理性 解析:19世纪末由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和民族危机的刺激,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他们宣传维新变法要求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 答案:A 8.康有为在研究儒家经典的基础上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出版后不久便被清政府毁版,其根本原因是这两本书( ) A.学术观念不符合史实 B.推崇光绪帝而批评慈禧太后 C.损害了孔子的威严 D.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 解析:《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主要著作,是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它们以孔子为旗号,利用孔子的权威论证资产阶级维新理论的合理性,反对清政府倡导把儒家作为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冲击顽固守旧势力,故本题选D项。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海国图志》书影 材料二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海国图志》 材料三 近泰西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政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四 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 请回答: (1)四则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些阶级(阶层)的哪些主张? (2)分析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魏源的思想。 (3)在材料三中,康有为思想的理论根据是什么?他的思想主张在当时的影响如何? (4)与材料三相比,材料四中孙中山的思想较之康有为的思想有什么显著的变化?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先进人物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思想主张。(1)问材料一、二从《海国图志》判断是抵抗派,材料三的“康有为”是维新派,材料四的“孙中山”是革命派,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各自主张。(2)问要结合时代背景和魏源的阶级属性来分析进步性和局限性。(3)问“理论基础”从材料信息“三权者”加以回答;“影响”可以结合维新思想的影响来回答。(4)问从改造中国的方法和目的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加以回答。 答案:(1)①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军事技术来抵抗外来侵略,维护清朝统治。②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③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革命,要求用暴力推翻清政府,实行民主共和制,发展资本主义。 (2)魏源属于地主阶级抵抗派,其思想一方面带有向西方学习的时代印记,另一方面又有着浓厚的封建色彩。 (3)西方资产阶级的三权分立学说。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使一大批知识分子放眼世界,追求新思想,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也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4)康有为主张采用温和的方式进行改革,孙中山主张进行暴力革命;康有为主张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孙中山主张在中国建立民主共和制。-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2020 年高 历史 专题 近代中国 思想解放 潮流 顺乎 世界 习题 人民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2787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