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二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
《2019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二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二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二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学案 人民版必修2 一、民国初期的兴办实业潮 1.原因 (1)内因: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②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③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 ④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运动。 (2)外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表现 (1)概况:各种发展实业的团体纷纷涌现。新建厂矿企业和新增资本的速度和规模空前。 (2)行业: ①纺织业是当时最大的新式工业,天津、青岛、武汉成为新的纺织业中心。 ②面粉业是当时中国的第二大工业,除扩大内销外,还大量出口。 ③火柴、榨油、造纸等轻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重工业有了一定的增长。 3.特点 (1)地域: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2)结构:主要是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3)地位: ①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 ②传统经济形式仍占绝对优势。 4.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 二、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 1.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 (1)原因: ①南京国民政府提出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等促进政策及措施。 ②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发展,广大群众发起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 ③1935年,国民政府实施的“币制改革”对于稳定金融市场、刺激生产复苏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2)表现: ①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加。 ②1935年以后,就工业各行业而言,普遍出现较好的发展局面。 2.官僚资本的膨胀 (1)凭借国家政权,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 (2)四大银行成为官僚资本聚敛财富的重要工具。 三、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 1.原因 (1)内因: ①恶性通货膨胀政策,使民族工业遭到致命打击。 ②官僚资本依靠国家权力压迫民族工业。 ③苛捐杂税:繁重的捐税负担,给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2)外因: ①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民族企业遭受空前的洗劫和破坏。 ②中国外贸大量入超,使民族工业企业难以获得足够的外汇购买原料。 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新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美国几乎垄断了中国的资本市场。 2.表现 (1)抗日战争中,沦陷区民族工业遭到毁灭性打击,大量民族企业内迁,改变了民族工业布局。 (2)抗日战争胜利后,民族工业的发展陷入困境,工商企业大量倒闭破产。 [轻巧识记] 民族资本主义 [概念阐释] 官僚资本 官僚资本通常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垄断资本。它依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经济势力,依靠国家政权,控制国家经济命脉。1927~1937年是以蒋、宋、孔、陈为代表的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时期。国民党反动政权的建立是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形成的前提条件,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又成为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国民政府的统治实际上就是四大家族的统治。1936年底,四大家族对全国金融业垄断的完成,是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形成的标志。 [易错提醒] 近代化与工业化的区别 近代化不单是经济的工业化,而是工业化以及与工业化相伴的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是指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和思想的理性化。 [名师点拨] “币制改革”的作用 “币制改革”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国民政府稳定财政,增加收入,巩固统治,建立官僚资本垄断国家经济命脉的目的。它的实行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物价回升,刺激生产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此外,它还是中国货币史上的一次重大政策,它统一了中国币制,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中国货币脱离世界银价涨落的影响,加速摧毁了旧式的钱庄、票号等金融机构,促进了现代化银行的发展。从历史的进程加以衡量,“币制改革”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1.辛亥革命的推动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中国民族工业获得短暂而迅速的发展。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2.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以后,采取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民族工业得到较快的发展。 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族企业遭受空前野蛮的洗劫和破坏。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下,民族工业的发展陷入了困境。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材料一] (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 [教你读史] 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概括其发展状况。 [提示] 出现短暂春天,发展速度、规模空前;轻工业有显著发展,重工业有一定增长,但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外国资本、传统经济形式相比,仍居弱势地位。 [材料二] 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美]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927~1937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态势。 [教你读史] 材料中的关键信息“1929年后”“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表明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提示] 曲折而艰难地发展。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1)时间短暂。从1912年至1919年,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兴旺似昙花一现,只能是“短暂春天”。 (2)发展不平衡。轻工业尤其是纺织业、面粉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3)地区分布不平衡。民族工业大都集中在沿海一带,而广大的内地较少。这主要是由于沿海一带商品经济比较发达,自然经济较早瓦解,地理条件较优越等。 (4)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与自然经济相比,自然经济占绝对优势。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作用 [材料一] 自从民族工业这个“童养媳”进了家门,自然经济这个“婆婆”的地位便日益受到威胁了。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的历史现象? [教你读史] “受到威胁”说明民族工业对自然经济具有瓦解作用。 [提示] 民族工业促进了自然经济的瓦解。 [材料二] 范旭东是中国近代化学工业的代表人物。当他兴办的永利碱业公司出碱时,英国卜内门公司跑来要求“合作”,遭到范旭东的拒绝。打破了卜内门独霸中国碱业市场的企图。 (2)你能从材料二中可以获取什么历史信息? [教你读史] 从关键信息“打破……企图”中分析其作用。 [提示]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材料三] 通过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不难看出,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重大运动的发生,都是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分不开的。 (3)如何理解材料三的观点? [教你读史] 材料表明了民族工业是近代政治、文化运动的经济基础。 [提示]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与思想解放奠定了经济基础。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作用 (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革命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2)从政治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从思想上看,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瓦解、最终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4)从处境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始终没有成为近代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因素。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从而决定了中国不可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一、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阻 碍 因 素 社会 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民族工业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自身 因素 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因而投资和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这种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失衡使民族工业畸形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政局 动荡 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促 进 因 素 列强 侵略 瓦解着中国封建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政府 鼓励 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新政”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实业 救国 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民族 精神 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源泉 与时 俱进 一些民族工业自身技术的不断革新、合理的经营策略也是其顽强发展的因素 二、民族资本主义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的表现 1.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2.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本国资本。在帝国主义的控制下,民族工业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3.民族资本与封建经济相比,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这使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极大的束缚。 题组一 民国初期兴办实业潮 1.张謇自称兴办实业可谓是“幸而利,幸而成”,却又“至于钝,几于败”,感叹自己“不幸而生中国,不幸而生今之时代”。造成张謇不幸的根源是 ( ) A.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C.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 D.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解析:选D 张謇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其根源是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故D项正确。 2.1898年9月21日《中外日报》报道:“宁郡通久源纱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因此招募女工,并造有房屋40余间,以备来厂女工居住。”当时这家纱厂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 A.清政府调整民间设厂政策 B.中华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解析:选A 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有了初步发展,题中信息民族企业招聘女工即是此时民族企业获得发展的重要表现,A项正确。 3.下面是1915~1919年中国纱厂赢利指数示意图,形成图示现象的国际条件 ( ) A.民国政府经济政策的推动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C.“实业救国”思潮的刺激 D.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 解析:选B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题组二 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 4.1927年到1936年,中国的工业增长率达8%以上,GDP飞速增长,9%的增长速度是同期日本的三倍,被称为“黄金十年”。这一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的原因是 ( ) A.西方因经济危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苏联对中国进行经济援助 C.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等大量建立 D.政府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解析:选D 1927~1936年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三个高潮,原因主要是由于国民政府实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故本题应选D项。 5.1935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确定“建设国民经济,必须为全盘之统制”的方针。这导致 ( ) A.经济危机的缓和 B.美国在华经济势力的增长 C.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官僚资本的迅速膨胀 解析:选D 根据题干“全盘之统制”分析,其特点是实行经济垄断,容易导致官僚资本迅速膨胀。 题组三 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 6.据国民政府经济部1942年的统计,国统区共有工厂3 758家,其中四川一省即达1 654家,占全部工厂总数的44%。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 A.民族资本企业增长迅速 B.四川人办实业风气盛行 C.欧洲加大对四川的投资 D.抗战爆发,大量工厂内迁 解析:选D 依据材料“1942年”“国统区共有工厂3 758家,其中四川一省即达1 654家”信息可知,抗日战争期间,随着日本侵华的加剧,中国沿海大量的工厂随国民政府迁往西南地区,故D项正确。 7.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 ( ) ①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②官僚资本的压迫 ③繁重的捐税负担 ④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 国民党统治后期,连年的战争、美国对华的经济侵略是造成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官僚资本的压迫、繁重的捐税负担、国民政府恶性通货膨胀政策使得民族工业遭到致命打击。①②③④都正确。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1896年,荣氏兄弟看到大量免税外国面粉进口,销路甚广且投资小,见效快,遂决定筹办面粉厂。1900年他们与人合伙创办了第一个面粉厂,产品极受欢迎。1903年独资经营,1905年又开设振新纱厂,随后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申新纺织厂、福新面粉厂、茂新面粉厂。以荣氏企业为代表的民族资本主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有( ) ①民族资产阶级进一步壮大 ②推动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③民主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 ④有利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A 以荣氏企业为代表的民族资本主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民族资产阶级进一步壮大、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均属于其影响,还需要注意的是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但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也壮大了无产阶级,无产阶级的壮大则有利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2.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他说的“没有前途”主要是因为中国民族工业 ( ) A.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 B.地区分布呈东密西疏 C.生产技术水平低 D.产业结构不合理 解析:选A 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导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没有前途”的根源,因此选A项。 3.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 )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D.以“求强”“求富”为旗号 解析:选C 材料反映出中国近代民族企业以满足民生为主要目的,应该以轻工业为主。 4.1912~1918年间,中国发展最快的民族工业是 ( ) A.煤炭和钢铁业 B.铁路和公路 C.建筑和纺织业 D.纺织业和面粉业 解析:选D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纺织业和面粉业在1912~1918年间发展最快。 5.美国银行家杨格在《1927至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中说:“美国有意识的抬高银价。……已在中国酿成无法忍受的困苦。”面对这一“困苦”,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 ) A.实行“币制改革” B.鼓励华侨投资国内产业 C.发起提倡国货运动 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解析:选A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材料中的“困苦”即美国抬高银价,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针对这种情况南京国民政府进行了“币制改革”。 6.下图是根据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的相关数据绘制。图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侵略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C.社会安定创造了有利条件 D.反帝爱国运动的大力推动 解析:选B 1920年至1936年是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此时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使民族经济快速发展,故选B项。 7.1938年,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决定:经济建设以军事为中心,对粮食、矿产、税收、金融、交通、物价等实行全方位的管制。国民政府这样做主要是由于( ) A.抑制官僚资本的膨胀 B.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经济建设服务于抗战 D.积极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解析:选C 1938年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抗战时期国统区实行战时体制,这是出于抗战的需要,为坚持抗战提供了物质条件,故选C项。 8.下图生动地展现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历程。对图中现象理解正确的有( ) ①“肥料不足”是指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先天性的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②“阳光灿烂”是指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③“冰雹无情”是指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受到四大家族的挤压 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道路曲折根源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 “肥料不足”说明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先天不足”,①正确;1912~1919 年,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阳光灿烂”,据此可知②正确;“冰雹无情”处于20世纪40年代的后期,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挤压民族企业,故③正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造成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④正确。所以答案选D项。 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产值及比重的变化(1920~1936年)(货币单位1936年币值:亿元) 1920 1936 1920~1936年 产值 比重(%) 产值 比重(%) 平均增长(%) 官僚资本 1.84 42.2 2.22 12.0 1.18 民族资本 2.51 57.8 16.32 88.0 12.41 合计 4.35 100.0 18.54 100.0 材料二 中外产业资本产值的增长及比重的变化(1920~1936年)(货币单位1936年币值:亿元) 1920 1936 1920~1936年 产值 比重(%) 产值 比重(%) 平均增长(%) 中国资本 6.61 44.8 26.09 63.2 9.0 外国资本 8.13 55.2 15.16 36.8 3.9 合计 14.74 100.0 41.25 100.0 (1)根据材料指出哪一种资本在当时发展最快?这种资本在当时发展最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2)从1937年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国资本”发展变化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简要分析这种特点形成的原因。(12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可结合相关数据回答;第二小问,可结合时间和当时的背景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可从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两方面回答;第二小问,可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时期考虑。 答案:(1)最快:民族资本。主要原因:国民政府推出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和措施。 (2)基本特点:官僚资本膨胀,民族资本萎缩。原因:①抗日战争爆发后,民族工业遭受沉重打击,国民政府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②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大肆出卖国家主权,大肆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企业。-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学案 人民版必修2 2019 年高 历史 专题 近代中国 资本主义 曲折 发展 民国时期 民族工业 人民 必修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2792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