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分析》作业三答案.doc
《《财务报表分析》作业三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报表分析》作业三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财务报表分析》作业(三)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B 4.B 5.D 6.A 7.C 8.B 9.D 10.D 11.D 12.B 13.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CDE 3.ACD 4.DE 5.CD 6.ABCDE 7.ABCDE 8.BCDE 9.ABC 10.BDE 11.AB 三、简答题 1.答:不同报表使用人衡量与分析资产运用效率的意义: (1)股东通过资产运用效率分析,有助于判断企业财务安全性及资产的收益能力,以进行相应的投资决策。 (2)债权人通过资产运用效率分析,有助于判明其债权的物质保障程度或其安全性,从而进行相应的信用决策。 (3)管理者通过资产运用效率分析,可以发现闲置资产和利用不充分的资产,从而处理闲置资产以节约资金,或提高资产利用效率以改善经营业绩。 2.答:对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进一步分析,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影响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是企业的信用政策、客户故意拖延和客户财务困难。更仔细的分析包括账龄分析和客户分析,以区分是一两个极端客户逾期付款造成的,还是总体的趋势,或者是子公司利用应收账款融资引起的。只有搞清楚具体原因,才能采取适宜措施加以纠正。 (2)当主营业务收入一定时,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取决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大小,而应收账款作为一个时点指标,易于受季节性、偶然性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3)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并非越快越好。过快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可能是由紧缩的信用政策引起的,其结果可能会危及企业的销售增长,损害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在计算分析存货周转率指标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存货管理是企业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报表使用者在分析存货周转率指标时,应该尽可能地结合存货的批量因素、季节性变化因素等情况对指标加以理解,同时对存货的结构以及影响存货周转率的重要指标进行分析,通过进一步计算原材料周转率、在产品周转率或某种存货的周转率,从不同角度、环节上找出存货管理中的问题,在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的同时,尽可能减少经营占用资金,提高企业存货管理水平。 (2)存货周转率并非越快越好。一方面,存货周转较慢,是企业资产运用效率欠佳的表现。但另一方面,存货周转过快,有可能会因为存货储备不足而影响生产或销售业务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那些供应较紧张的存货。 3.答:营业利润率、总资产收益率、长期资本收益率三指标都是评价企业获利能力的指标。营业利润率衡量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净获利能力;总资产收益率则说明企业运用全部资产获取利润的能力;长期资本收益率评价企业运用长期资本获取利润的能力。因此以上三个指标从不同层次上反映了企业的获利能力,是企业获利能力的不同衡量方法。 4.答:净资产收益率按权益乘数分解展现了资产净利率和资产负债率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三者的关系可表述为: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资产净利率/(1-资产负债率) 利用这个公式,我们不仅可以了解资产获利能力和资本结构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而且可在已知其中任何两个指标的条件下,求出另一个指标的数值。 四、计算分析题 1.解:(1) 项目 2002年 2003年 应收账款周转率 9100[(1028+944)/2]=9.23次 10465[(1140+1028)/2]=9.65次 存货周转率 (成本基础) 7300[(928+1060)/2]=7.34次 8176[(1070+928)/2]=8.18次 存货周转率 (收入基础) 9100[(928+1060)/2]=9.64次 10465[(1070+928)/2]=10.48次 流动资产周转率 9100[(2680+2200)/2]=3.73次 10465[(2680+2680)/2]=3.91次 固定资产周转率 9100[(3340+3800)/2]=2.55次 10465[(3500+3340)/2]=3.06次 总资产周转率 9100[(8060+8800)/2]=1.08次 10465[(8920+8060)/2]=1.23次 (2)评价:综合来看,2003年由于销售收入上升较快,使各项资产周转率均好于2002年,主要是因为主营业务收入上升的比例高于资产占用上升的比例。 2.解: 品种 销售单价 (元) 单位销售成本 (元) 销售比重 (%) 销售毛利额 (万元) 毛利率 (%) 本期 上期 本期 上期 本期 上期 本期 上期 本期 上期 A 2100 2000 1248.15 1237.04 10.12 10.26 230 206 40.56 38.15 B 6300 6000 3879.63 3548.44 60.72 64.10 1307 1379 38.42 40.86 C 3301.01 3000 2078.79 1800 29.16 25.64 605 540 37.03 40 合计 — — 100 100 2142 2125 38.23 40.36 各因素变动对毛利及毛利率的影响程度如下: (1)主营业务收入总额对毛利的影响额=(5603-5265)40.36%=136.42(万元) 销售数量变动对主营业务收入的影响额=(27002000+54006000+49503000)-52650000=0 销售单价变动对主营业务收入的影响额=2700(2100-2000)+5400(6300-6000)+4950(3301.01-3000)=3380000(元)=338(万元) 可见,由于A产品销售数量不变,B产品销售数量减少而减少的收入额与C产品销售数量增加而增加的收入额正好相抵减,故整体而言销售数量的变动未构成对主营业务收入的影响。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动额全部来自于销售单价的变动,由于三种产品的销售单价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从而导致了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加。 (2)综合毛利率变动对毛利的影响额=5603(38.23%-40.36%)=-119.34(万元) 即,由于本期综合毛利率比上期下降,从而使毛利额减少了119.34万元。 品种结构变动对综合毛利率的影响=10.12%38.15%+60.72%40.86%+29.16%40%-40.36%=-0.03% 各产品毛利率变动对综合毛利率的影响=10.12%(40.56%-38.15%)+60.72%(38.42%-40.86%)+29.16%(37.03%-40%)=-2.10% 可见,由于占销售总额近90%的B和C两种产品的毛利率以及销售比重本期均比上期下降,从而导致了综合毛利率的降低。 3.解:计算各公司的财务杠杆系数如下; 甲公司财务杠杆系数=EBIT/(EBIT-I)=500/(500-0)=1 乙公司财务杠杆系数=EBIT/(EBIT-I)=500/(500-10006%)=1.14 丙公司财务杠杆系数=EBIT/(EBIT-I)=500/(500-20006%)=1.32 甲公司的税后净收益=(500-0)(1-33%)=335(万元) 乙公司的税后净收益=(500-10006%)(1-33%)=294.8(万元) 丙公司的税后净收益=(500-20006%)(1-33%)=254.6(万元) 甲公司每股净收益=335/400=0.8375(元) 乙公司每股净收益=294.8/300=0.983(元) 丙公司每股净收益=254.6/200=1.273(元) 4.解:2003年: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30/280)(280/128)[1/(1-55128)]=0.112.191.75=0.42 2004年: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41/350)(350/198)[1/(1-88198)]=0.121.771.79=0.37 分析:2004年的净资产收益率比2003年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资产周转率的显著降低,从相关资料中可以分析出:2004年总资产明显增大,导致资产周转率降低。本年负债比例有所上升,因而权益乘数上升。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年净资产收益率降低了。 5.解:流动资产=45030%=135(万元) 流动负债=135/1.5=90(万元) 负债=资产-所有者权益=450-280=170(万元) 长期负债=170-90=80(万元) 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率=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率+毛利/存货平均净额 10=8+90/存货 存货=45(万元) 应收帐款=135-45-25=65(万元)-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报表 分析 作业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2840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