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地理《河流地貌的发育》说课稿 大纲人教版选修.doc
《2019-2020年高中地理《河流地貌的发育》说课稿 大纲人教版选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中地理《河流地貌的发育》说课稿 大纲人教版选修.doc(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地理《河流地貌的发育》说课稿 大纲人教版选修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位于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中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本节课是学习了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力及其相互联系后,关于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案例学习。按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的目的是通过对河流地貌形成过程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并将这种案例分析方法迁移到其他外力地貌的学习中。 2.说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①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②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 ③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①用比较分析方法区分河流侵蚀地貌的三种形式。 ②探究与活动,理解沟谷和河谷的演变关系。 ③探究和观看图片,理解堆积地貌典型地貌的组成部分。 ④利用图片分析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理解事物是发展的,发展既有内部条件也有外部条件。 3.说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①河流的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②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2)教学难点 ①沟谷和河谷的演变关系。 ②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平原的形成原因。 二、说教学方法 1.说教法 所谓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也是新课标思想的现。以此为出发点,本节课根据教学内容通过对河流地貌形成过程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并将这种案例分析方法迁移到其他外力地貌的学习中的特点和学生正处于高一,关注事物的注意力不够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及方式都不够成熟的年龄特征,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方式: (1)提问导学法教学 提问法在我们日常的课堂中是最常用到的,这不但说明它好用,而且很多的教师都知道在教学中适当的提问,不仅能发散学生的思维,增加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巩固和加深,还能激发学生的潜力。本节课的课堂,我主要采取提问抢答的形式进行。 (2)多媒体辅助教学 现在科技日新月异,单像过去依靠白字黑板是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所以引入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知道,并形象理解很多不能在黑板上板出的东西,增加学生学习地理这一门课的兴趣。本节课我会使用多媒体播放关于壶口瀑布的图片和一些说明、我国的青藏高原的雅鲁藏布江红河谷、重庆市和武汉市、珠江三角洲平原聚落的分布、展示一些没有河流影响下呈多边形分布的聚落,用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并加深学生课堂讲授内容的直观理解。 (3)探究式教法 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究,在课后练习中探究。本节课中,我提出了很多问题,不但能激励同学进行思考,还能激发他们的探究精神。最后的作业的布置,也给了他们一个很好的探究学习方法。 2.说学法: 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法: (1)运用简图 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画简图,不但能让学生学会看简图,并学会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2)应用一系列图片 通过多媒体的一系列运用,既能形象地吸引学生的眼球,又能让学生学会积极主动地获取相关的知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 (3)学会探索 课堂适当的提问和课后活动的布置,能让学生引起思考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3.说教学媒体 本节课主要运用Microsoft Office xx的PowerPointxx的功能、CorelDRAW 12和PohtoShop7.0. 三、说教学过程 1、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用提问的方式复习了“山岳形成的三种形式”—— 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并用旅游参观看什么,引入新课河流地貌的发育。 2、 课堂讲授,深化理解。 (1)给学生1分钟的时间看书,然后以抢答的形式让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利用这1分钟的时间板书: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一 侵蚀地貌 1、定义 2、组成 提问问题:什么是河流侵蚀地貌呢?河流侵蚀地貌的组成是? 教师利用学生回答的时间进行板书: 溯源侵蚀 下蚀 侧蚀 (2)教师一边在黑板进行板图,一边给学生讲解河流发育的三种作用力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并使用PPT播放关于壶口瀑布的图片和一些说明,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讲解。 教师的板图: 播放PPT:关于壶口瀑布的图片和一些说明 (3)结合课本图,继续以板图和方式进行河流侵蚀地貌的典型——河谷的演变过程的讲解。 教师的板图: (4) 开始新内容的讲解,同样给学生1分钟的时间看书,然后以抢答的形式让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利用这1分钟的时间板书: 二 堆积地貌 提出问题:什么是河流的堆积地貌呢?堆积地貌的典型地貌类型是?冲积平原的组成部分是? 教师利用学生回答的时间进行板书: 1、定义 2、典型地貌 洪积—冲积平原 冲积平原 河漫滩平原 三角洲平原 (5)对于较深的问题,先用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后,再利用课本的图进行讲解。 提出问题:洪积—冲积平原的的发育位置在哪里呢,是如何发育起来的呢? 为什么形成的是“洪积扇或冲积扇”呢,为什么不直接说其中的一个就行了呢? (6)使用多媒体进行“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分布的影响”内容的讲解,利于学生直观理解课堂内容。 播放PPT: 我国的青藏高原的雅鲁藏布江红河谷、重庆市和武汉市、珠江三角洲平原聚落的分布、一些没有河流影响下呈多边形分布的聚落。 教师的板书: 三 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分布的影响 1、高原地区——河漫滩 2、山区——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 3、冲积平原聚落 (7)及时进行课堂内容的总结。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影响的总规律:有河流的聚落多呈条形,没有河流的聚落多呈多变形。 3、合理利用板书,进行回顾和总结。 4、布置课后作业 课本87页的问题研究,大家回去查找一下资料,下节课我会用一节课的时间和大家进行探讨 四、板书设计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一 侵蚀地貌 1、定义 2、组成 溯源侵蚀 下蚀 侧蚀 3、 河谷的演变过程 二 堆积地貌 1、定义 2、典型地貌 洪积—冲积平原 冲积平原 河漫滩平原 三角洲平原 三 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分布的影响 1、高原地区——河漫滩 2、山区——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 3、冲积平原聚落-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流地貌的发育 2019-2020年高中地理河流地貌的发育说课稿 大纲人教版选修 2019 2020 年高 地理 河流 地貌 发育 说课稿 大纲 人教版 选修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2884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