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鄂教版.doc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鄂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鄂教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鄂教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通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 2、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赞美敬重之情。 3、学习闻一多热爱祖国、为了祖国的民主富强奋斗终生的优秀品质。 4、体会掌握问中过渡段的作用。 教学重点:理解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实质。 教学准备:学生:朗读全文,预习生字词,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俗话说的好“做人要有做人的原则”,就是说为人处事要有自己的主见、方法和准则。这个单元记载的都是名人,他们身上都有一些闪光的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今天我们来学习臧克家的文章,了解一下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并且思考一下,我们应学习他怎样的精神。 二、 检查预习情况: 1、 字词 2、 人物介绍 a、闻一多 b臧克家 让学生先说,老师补充。不用讲得过尽,可以在讲课的过程中穿插进去。 三、 整体感悟: 1、 全班齐读课文。 2、 边读边思考,本文的1、2两小节很有特色,为什么把这两句放在文章的开始?全文是怎样的结构? 目的:让学生体会到全文大致分为两部分a学者b革命家,7、8、9三节是过渡段,并让学生了解本文的过渡用得好,有什么作用。 3、 闻一多是怎样的一个人?我们要学习他怎样的精神? 教师小结:本文叙述了闻一多先生不同阶段在说和做方面表现的不同特点,热情赞扬了他为了救国救民的需要而说和做的爱国精神。 我们要学习他始终如一、言行一致和用一颗赤诚的心爱国的崇高品质。 四、 合作探究: 1、 本文叙述了哪几件事? 2、 闻先生一心救国救民的爱国精神,最突出表现在哪些事情上? A全班交流 B教师小结:前期:苦读写作《唐诗杂论》 后期:李公朴被害后大无畏参加群众大会。 3、 探究品味闻一多写作《唐诗杂论》部分。 A齐读3、4节。 B这部分叙述了闻一多写作《唐诗杂论》的目的及他为了这一目的而苦读钻研的特点。请从这部分中找出你感触最深的语句,并说说为什么,这些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C四人一小组讨论,教师指点。 D全班讨论。 ①怎么理解“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②怎么理解“‘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③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A字词:无暇、惜 贪 辛苦、凝成 b句:“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有什么作用?4、闻先生的治学态度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总结:用心要专,治学态度要严谨刻苦,要耐得寂寞,必成大事。 五、 评议总结: 回顾学习内容:全文大意、闻先生的精神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巧用过渡段有什么好处。 六、 作业: 1、 正音、抄词、解词 2、 思考书后练习一,全文第二部分有没有你感触很深的语句,勾画出来,想想为什么。 3、 课外阅读《最后一次演讲》。 4、 思考一下本文除了巧用过渡段外还有什么写作特点?比如选材方面、叙述过程方面有什么特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学习闻一多先生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教学重点:1、品味重点语句关键词语,探究其内涵。 2、掌握描写人物的方法:选材精当,语言生动形象。 教学准备:学生:课外阅读《最后一次演讲》 教学过程 一、 回顾上堂课内容: 1、 全文的中心思想。 2、 第一部分中,我们能体会到闻先生怎样的品质?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二、 合作探究: 1、 分组读全文。 2、 边读边思考,闻先生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分别是什么,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总结:前期: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 后期:说了就做。 异:所做的道路不同,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 同:救国救民爱国的主题思想、执着的态度、言行一致、敢作敢为的做人原则不变。 学生先说,教师补充、总结。 3、 第二部分中,我们又能感觉闻先生是怎样的人? 4、 探究品味闻先生在李公朴被害后大无畏参加群众大会一段。 A全班齐读15-18节。 B让学生结合课外阅读《最后一次演讲》,谈谈自己感触最深的地方。 C我们从中可得到什么启示? 三、 体验和反思: 1、 本文有哪些写作特点?分别有什么好处? A选材精当:闻先生一生经历复杂,可记载的事颇多,但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这六件事,把他一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 B语言生动形象,富于感情和音乐美。 生动:如对闻先生外貌的描写:“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再如“钻探”一词,包含了比喻,既形象,含义也更丰富了。此外“赫然而出”、“起先,小声说”、“警报迭起”都是明显的例子。 感情:“仰之弥高┈锲而不舍”、“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看似描写,但颂扬之情呼之欲出。 音乐美:“目不窥园┈沥尽心血”、“动人心,┈声震天地”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 C夹叙夹议(有利于表现中心) 2、 这些好的写作特点对我们的写作有什么启示? 四、 质疑问难: 鼓励学生提出还不明白的问题,鼓励其他学生回答,也可由教师回答。 五、 作业: 1、 用今天学到的写作方法描绘班上的一个同学,写一个片段,抓住主要特征。 2、 课外阅读《死水》,再次体味作者的爱国情感。 点评:此份教案力图体现新课改的新理念,注重引导学生对语言的品味,对文本的理解、感悟、体验;力图引导学生探究质疑,从而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发展。 3 / 3-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三 单元 闻一多 先生 说和 教案 鄂教版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3071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