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册第二章《观察生物》备课讲稿.doc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册第二章《观察生物》备课讲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册第二章《观察生物》备课讲稿.doc(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册第二章《观察生物》备课讲稿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一、本节主要内容: 1、借助放大镜观察蜗牛的形态结构: 有眼、口、足、壳、触角等部分构成 2、通过对蜗牛的观察初步归纳出生物的基本特征 3、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①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②生物都能进行新陈代谢 ③生物都有生长现象 ④生物都有应激性 ⑤生物都能生殖和发育 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⑦生物z都能在一定的程度上适应周围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4、动物和植物的区别: 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养料 动物:能自由快速地运动 5、学生分组实验观察蚯蚓,学会观察生物的方法 6、初步认识分类: 非生物体 世界上的物体 动物 生物体 植物 二、教学建议 1、本节3课时 观察蜗牛1课时 生物与非生物,动物与植物1课时 学生分组观察蚯蚓1课时 2、师生共同准备观察材料,野外捕捉蜗牛 3、课堂内分组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应注重学生观察技能的培养,对学生的观察要给予必要的评价,鼓励和发展学生的探索兴趣和参与意识,以及对科学奥秘的好奇心。 4、常见的生物和非生物,动物和植物,应尽可能多的让学生举例,要求学生对具体生物所“携带”的有关信息进行归纳性的讨论,从而得出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以及动物和植物的区别。 5、建议教师可把某种电动玩具发给学生,然后分成两组,一组证明电动玩具是生物,另一组证明它是非生物,进行辩论。 6、建议教师可以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你如何来判断机器人不是活的”,“你如何来判断动物标本不是活的”。 7、建议教师锻炼学生的因果推断能力,“在人们相信自然发生说的时代,人们有‘腐肉变蛆’‘腐草变萤’的说法,你是怎样解释蛆、萤的出现不是自然发生的结果。” 8、分组观察蚯蚓的实验,可以先布置学生采集饲养蚯蚓,明确观察的内容,如蚯蚓的生活习性、运动、生活环境、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与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关系,分组到野外进行观察,可以持续几周的时间,再组织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结果进行一次汇报。 第二节 常见的动物 一、本节的主要内容 1、动物根据有无脊椎骨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脊椎动物又可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鱼类的基本特征:体表覆盖鳞片,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两栖类的基本特征:幼体形态似鱼,生活在水中,有尾无四肢,用鳃呼吸,用尾鳍游泳。成体生活在陆地或水中,无尾有四肢,主要用肺呼吸。 爬行类的基本特征:一般贴地爬行,用肺呼吸,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卵生。 鸟类的基本特征:身体被覆羽毛,流线形体型,前肢成翼,体温恒定,能飞翔。 哺乳类的基本特征:体外被毛,恒温,胎生(单孔类除外),哺乳 3、无脊椎动物分成单细胞动物和多细胞动物 单细胞动物:草履虫,变形虫等 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 4、节肢动物:身体分节、分成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3对足,2对翅,身体外覆盖着一层保护身体的外骨骼。 二、教学建议 1、本节共5课时;动物分类1课时,脊椎动物3课时,无脊椎动物1课时 2、脊椎动物内容建议:鱼类和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哺乳类和脊椎动物的进化表各1课时 3、对动物的分类应尽可能的让学生举例分析,利用同一特征将动物进行分类,最后强化“由于分类标准的不一样,分类结果也不一样”。 本课的重点是明白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分类标准,可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脊椎动物的脊柱骨,拿到课堂上观察和讨论。 4、对鱼类学生一般都比较熟悉,因此不需用许多时间来讲解鱼类的形态结构,条件允许的话,可带学生到鱼类养殖场去参观。两栖类动物的特征比鱼类更加进化,这一点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明白。青蛙是有益动物,但还被许多人大量捕杀,所以,了解青蛙,保护青蛙对我们青少年是十分重要的。 5、对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学生有丰富的感性知识,教师要充分利用这种资源,让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教师要展示标本、图片、实物及多媒体影像资料,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讨论它们的外部形态、生活环境上的区别,明确它们的基本特征及进化地位。 6、哺乳动物是本节的教学重点,要解决的是为什么叫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基本特征,为什么说它是动物界分布最广,功能最完善的动物。 7、教学中注意向学生宣传保护野生动物,在饲养或捕捉野生动物时,不准进行会引起动物痛苦、不适或伤害的实验,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 8、教材42页图2-18是猜动物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五大脊椎动物的分类标准;在游戏过程中,开始也许会存在一些困难,但是随着分类标准的逐渐明了,提问组的成功率会逐渐增加,因此,对提问学生应多加鼓励,以达到分类标准在游戏中逐渐理解的目的。 9、无脊椎动物主要学习昆虫的常见种类,通过对有益昆虫和有害昆虫的认识,能说出昆虫的一般特征。其它的无脊椎动物,只要求能说出一些它们的不同及常见的无脊椎动物名称就可以了。 10、学习以上动物要让学生有进化的体验。 第三节 常见的植物 一、本节主要内容 1、认识常见的植物,认识植物的花、果实以及果实中的种子。 2、根据有无种子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无种子植物,能简单了解种子的结构。 3、种子植物根据有无果皮包被分成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学生能区分它们,并能说出相关植物的名称。 4、没有种子的植物根据生活环境、生理习性的不同分成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区别: 类别 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生活环境 生活在池塘或海洋中 树土、墙头或其它阴温的环境 潮湿的环境 结构特征 无根、茎、叶 无根,有茎、叶 有根、茎、叶 繁殖 分裂或孢子繁殖 孢子繁殖 孢子繁殖 5、探究“花为什么能够吸引蝴蝶?” 二、教学建议 1、本节内容共3课时,其中有种子的植物1课时,没有种子的植物,植物的分类1课时,探究是什么将蝴蝶吸引到花上去的1课时。 2、本节内容的前2课时有条件的学校可到野外组织教学,边观察探究,讨论,边采集,认识常见植物。 3、在教学中应注意“果皮”和“种皮”的区分,以防止学生错误的生活经验带来干扰。 4、对“孢子”和“种子”做出适当的区别性解释。 5、探究是什么将蝴蝶引到花上去的,主要目的是强化学生对探究过程中建立假设和设计实验的思维训练,可能在课堂上无法完成。教师可作相应的引导,让学生通过建立假设设计实验验证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思想方法。 (虫媒花常常具有鲜艳的花冠,香甜的花蜜,芬芳的花香以便招蜂引蝶,帮助传粉) 第四节 细胞 一、本节主要内容要点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 2、动物和植物细胞的区别: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有大的液泡,有的还有叶绿体。 3、了解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 4、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并绘出观察到的细胞结构图,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 二、教学建议 1、本节共4课时:①细胞的发现,实验二:认识显微镜,练习使用显微镜 ②细胞结构和细胞学说 ③实验三:观察动植物细胞 ④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各一课时 2、本单元的实验主要是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教师要和讲,精讲,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显微镜的操作练习和临时壮族片的制作,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观察,思考和交流,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者。 3、本单元有2节课要在实验室内做实验,请注意以下几点: l 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细胞后再转高倍镜观察,不能再用粗调节器调节,而只以用细调节器。 l 洋葱表皮细胞的观察用的是清水,而口腔上皮细胞观察用的是生理盐水。 l 教会学生生物绘图的基本方法: ①估计大小,分布合理。 ②先描轮廓,并画结构,比例适当。 ③边沿用连续的线条表示,液体用疏密不同的点来表示,线条均匀一致,暗的地方点密,亮的地方点疏,液泡不用点。 ④标线要与底边平行。 ⑤力争做到左眼观察,右眼看着画图(边观察边画) 4、教师可对受精卵的形成作一简单介绍: l 卵细胞成卵园形,是身体最大的细胞,直径达0.1毫米,一般不移动,精子成蝌蚪形,很小,有长尾,数量多,能游动,但一个卵通常接受一个精子,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一个受精卵是一个细胞,是生物个体发育的起点。 l 受精时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其中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实现遗传物质的传递。 5、对于细胞的分裂、生长、分化的概念,可以通过讲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如伤口愈合、头屑脱落等,让学生加强对这些概念的系统性理解。 第五节 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 一、本节主要内容: 1、单细胞生物的类型及特点:比较单细胞植物衣藻和单细胞动物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概括出单细胞生物的特点:个体微小,一般生活在水中,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 2、细菌的三态和细胞结构:有球菌、杆菌、螺旋菌,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组成,没有细胞核。 3、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没有成形细胞核,细胞称为原核细胞,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具有细胞核的细胞称为真核,由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称为真核生物。 4、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细菌和真菌通称为微生物,它们对人类有利又有弊。 5、组织:受精卵经过多次分裂、生长、分化形成多种不同形态、不同功能的细胞群,就构成了组织。 ①植物组织: 保护组织:细胞排列紧密,具有保护作用,如叶的表皮 输导组织:输水、无机盐和有机物,如叶脉中的导管和筛管 营养组织:制造和贮存营养物质,如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叶肉细胞 机械组织:起支持和保护作用,植物体的各种纤维 分生组织:能分裂产生新的细胞,如根尖分生区细胞,形成层细胞 ②动物组织: 上皮组织:细胞排列紧密,具有保护吸收,分泌的功能,如皮肤表皮、各种腺体等 结缔组织:细胞间隙大,间质多,分布广,具有运输、支持等功能,如血液、软骨、肌腱、骨等。 肌肉组织:由肌细胞组成,能收缩、舒张等产生运动,如心肌、平滑肌、骨骼肌等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如脑、脊髓、神经。 二、教学建议 1、本节共4课时,其中:单细胞生物,细菌和真菌,实验四,植物和动物的组织各1课时 2、第1课时应安排在实验室进行教学,教师课前准备好草履虫的培养液,供学生观察,目的是了解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捕食,衣藻的细胞结构可用挂图式模型展示给学生,也可用发绿的池塘水来观察。 3、第2课时,教师要准备好发霉的食物(腐烂的桔子、猪肉块、面包),让学生用放大镜进行观察菌落,讲清细菌和真菌的区别(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4、关于食用菌,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你所见的食用菌”。 5、第3课时实验:食物滋生微生物的条件:整个实验的完成时间较长,课内可完成提出假设(温度、水)→设计方案→对比实验,课外完成观察记录→结果分析,重点是学会科学实验的设计,即如何设置对照组和控制变量。 6、在讲述组织的形成时,要强调细胞的分化,与第四节内容相联系,植物的五种组织,可举例说明,不要死记硬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帮学生记忆,如保护组织: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番茄等果实外面的一层果皮细胞。 动物的组织和皮肤的构造,表中是以人体自身为学习对象的,学生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因而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与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在感受中学习,会有更好的效果,甚至终身难忘。如讲肌肉组织的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时,教师可发出如下指令:举起右手,让心脏停止跳动,让胃肠停止蠕动等,来体会指令的执行情况,从而明确随意肌、不随意肌的区别。 第六节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本节的学习内容要点: 1、器官:由多种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单位。 2、植物的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 3、系统:由多个功能相近的器官,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能完成一项或多项生理活动。 4、人体的消化系统及其他系统。 5、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 6、宇宙的结构层次:地球→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宇宙 二、教学建议 1、本节3课时:器官和系统1课时,消化系统如何工作1课时,结构与层次,显微技术与科学发展1课时。 2、强调多细胞生物(动、植物和人体)才有组织的分化和器官的形成。 3、植物的器官可以从复习叶的结构和功能入手,再以番茄果实或植物根为例,说明多种组织按一定的顺序构成器官,完成一定的功能,如番茄的果皮是保护组织,果肉是营养组织,果肉中白色的筋络是输导组织,所以番茄果实是一个器官。 4、让学生举例的身体器官名称,教师应给予分类,如:胃、肠、肝、胰是消化器官,肾、膀胱是泌尿器官等。 5、消化器官里可对小肠作较详细的介绍,因为它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平滑肌及神经、血管组成,它的上皮组织有消化、吸收作用,结缔组织有支持、联结作用,血管及血液有运输养料和废物的作用。平滑肌的收缩舒张能引起小肠蠕动,神经能调节各种组织活动,所以小肠是器官层次上的结构。 6、第2课时,“消化系统是如何工作的”游戏,必须是有准备、有组织的,对每位同学表演的过程和效果,可让观看的同学作出评价。表演结束后,教师应作适当的鼓励性点评,对错误性的知识给予纠正。 7、关于宇宙的相关知识,有丰富的网络资料,可让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后以图片的方式在课堂上展示学习成果。 第七节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一、本节学习内容要点: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①植物的向光性 ②研究蝎子在沙里藏身的理由 ③保护色,拟态举例 2、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①生物种间关系 ②物种灭绝原因 ③我国珍稀动植物 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二、教学建议 1、本节共2课时,第2课时机动课时 2、植物的向光性实验可在课前几周布置。 3、蝎子生存行为和温度关系的实验(测量干细沙和湿泥土不同深处温度)可作为课后回家作业。本实验要强调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4、保护生物多样性内容,学生有丰富的感性知识,如生物种间的关系;环境破坏对物种的影响。我国珍稀动植物的种类及生活状况,学生可通过电视、报刊、书籍等多渠道的学习,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通过讨论、交流达成共识,以起到生动、活泼的学习效果。 5、P79页的两个讨论问题,可在课前由学生分工收集准备材料,在课堂上公布 学习成果,因此教师要改变唱主角的老观念,把学生推到台前,给他们提供适当自由的空间,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过去提倡“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提倡教师要教给学生找到一桶水的方法。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时教师向学生学习也是必要的,虽说师道尊严很重要,但教师不必总是高高在上,教与学本是互动、互补的过程。 9 / 9-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观察生物 年级 科学 上册 一册 第二 观察 生物 备课 讲稿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3071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