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上册《地球仪和地图》教案1浙教版.doc
《七年级科学上册《地球仪和地图》教案1浙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科学上册《地球仪和地图》教案1浙教版.doc(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七年级科学上册《地球仪和地图》教案1 浙教版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课型:新知识课 课时:2 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了解地球仪上的两极、经线、经度、本初子午线、东西半球的划分,了解地球仪上的赤道、纬线、纬度、南北半球划分、高中纬度划分,了解经线、纬线表示的方向、经纬网及其作用。 2.学会制作小型地球仪。 3.知道地图是地图是地理事物缩小在平而上的图形,了解地图三要素,了解常用的地图类型及作用,学会使用常用的地图,学会绘制简单平面示意图。 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地球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图表,知道经纬度和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划分;通过地球仪和经纬网图的阅读,了解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位置的方法,通过活动课,制作小型地球仪并进行讨论和评比;通过观察平面经纬网图的制作,了解地图的绘制,通过各种常用地图的阅读比较,了解地图三要素;学习使用常用地图,开展地图上的“假想旅行”。 教学难点:东西半球划分界线的观察判断;小型地球仪制作中地轴倾斜的判断和地球仪评比要素的归纳;经纬网地图投影的观察理解;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教学思路:以学生自学为主,在一个空的乒乓球上逐渐画出经纬线,从而学 会确定地理位置 课时1:地球仪 引入: 问:你到电影院去看电影,你是怎样找到你的位置的? 学生小结:几排几座。 问:那么如何在庞大的地球上确定位置呢?如果有一天,你驶着船在海上遇到了风暴,但幸免于难。你如何告诉援助中心你所处的位置呢? 讨论后得出:在电影院上建立“排与排号”、“座与座号”,这就是类似于地球仪上的纬线、经线与经度。 新课: 师:我们知道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巨大球体,给我们了解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带来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把它缩小,这就是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问:看一看地球仪上有哪些线? 展示:地球仪 学生观察经线、纬线及赤道的画法,讨论: 结论:有些线连接南北极,还有些线与之垂直。 师:我们就将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做经线,也称子午线。与经线垂直并与赤道平行的线为纬线。 1.经线——连接南北极 2.纬线——与赤道平等,与经线垂直。 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的形状是怎样的,它们的方向怎样? 学生观察: 学生观察讨论:1、经线是半圆,纬线是圆 2、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师: 纬线是圆形的,从赤道开始为0,30,60,经线是半个圆形,相邻两条经线相差20。请同学们在地球仪上找出两极、赤道、0经线和180经线。 学生活动: 师:0经线经过的是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这是国际规定的,0经线,也称为本初子午线。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了经纬网。可以准确表示表面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不论是茫茫大海上的轮船,还是高空飞行的飞机,都可以用经纬网来确定它们的位置。 制作:做经纬网 1.确定南北极 2.确定赤道 3.画经线,每条相隔20 4.画纬线,每条相隔30 师:给出经度15,纬度35,让学生在自己的经纬网上找。(有四个点,引出东西经、南北纬) 学生活动: 师:同学们说有四个点,我怎么知道你说的是哪一个。同学们可以看到,除赤道外,其他的纬度均有两个,经线除0和180外也有两个。所以我们要想个办法,把它们区别开,谁知道该怎么区别? 学生回答:东南西北 屏: 师:根据这个图标,我们就可以给经纬网分个家了,同学们能否结合图3—9,给自己的经纬网注上东南西北? 学生活动: 师:用于经线的只有东西,用于纬线的只有南北。现在我们把刚才的经纬度改为15E,35S,请找出。 学生活动: 观察地球仪,讨论经度和纬度的划分方法及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经度:1、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一条线定为0度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2、以0度经线向东西各分作180度,分为东经度和西经度。 3、东经180度和西经180在同一直线上。 纬度:1、赤道为0度纬线。 2、从赤道向南北各分作90度,分为南纬度和北纬度。 3、南纬90度就是南极,北纬90度就是北极。 问:划分南北半球的纬线是什么?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是什么? 学生观察讨论: 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不用0度经线和180度经线组成的经线圈来划分东西半球呢?这样东经度部分为东半球,西经度部分为西半球,不是更好吗? 讨论小结:如果这样划分,那么欧洲和非洲的有些国家,一个国家在两个半球上,给生活带来了不方便。 补充:为保持陆地的完整性,我们将20W为界线,划分东西半球。经纬度一定要写明东南西北。 师:同学们还可以看到在经度上东经的纬度越往东越大,而西经则是越往西越大。从纬度上看也有这样的规律。因此可以得出 师:如何划分高中低纬度? 活动: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的位置,怎样来描述北京的位置? 小结:北纬40度,东经116度;北半球;东半球;中纬度。 探究活动:在地球仪上找一找你所处的位置。 小 结:表格 特点 经纬线 经线 纬线 指示方向 是否等长 形 状 南北半球的界线: 东西半球的界线: 低纬度:__________中纬度:__________高纬度:__________ 作 业:制作小地球仪 板书设计:地球仪 1. 经线——连接南北极(半圆) 北 ↑ ↓ 南 2.纬线——与经线垂直,与赤道平行(圆圈) 西←→东 教学后记:这节课主要建立在学生观察地球仪,边观察边讨论的基础上,整节课以学生观察地球仪为中心,边观察边落实本节的重难点内容,同时借助于几道习题将本节内容深化,内化为学生的认知。 课时2:地图 引入:同学们在假期的时候常常出去旅游,为了更好的了解旅游地的信息,同学们会选择带上地球仪还是地图? 学生回答: 问:为什么? 学生回答:(易携带,更清楚……) 问:地球是个球体,而地图却是平面的。怎样才能把球面上的各种住处准确的体现在平面上来呢? 学生讨论: 实验:依“灯——地球仪——白墙”的位置放好;打开灯,在白墙上可以看到经纬网 师:有了经纬网我们就可以做张简单的地图,而且还是世界地图。 问:同学们看过哪些地图? 学生回答: 投影:政区图、旅游图、平面示意图 师:这三种图是比较常用的地图,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地图的有关知识。首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它们有何异同点,并记录,再由小组中的一位同学发言? 学生讨论: 学生总结:共同点:均有图例;平面的 不同点:大小;详略;平面图有方向,另两张没有;平面图与另两张表现方式不同。 师:不同点很多,就如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一样,但有一点同学们都得出来了。不管怎么变,都有图例。图例就像这张地图的心脏一样不可缺少。 讨论:将全班学生分成三大部分,分别研究三幅图,再请学生来讲解从图例得出的对该地图的认识。 问: 在中国政区图中浙江只有那么一点点,而在旅游图中为什么会那么大? 学生回答:比例尺不同。 师:比例尺不同,老师对比例尺也不太了解,哪位同学能帮助一下老师? 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第89页第一题:比例尺 学生回答: 师:现在我们一起在中国政区图上量量,北京到香港的直线距离。 学生活动: 投 影:1:5000 1:500000 问:如果有这样两张图,请问哪个比例尺大?在同一张纸上哪张地图的范围大?哪张地图描述比较简单? 学生讨论: 展示:中国政区图和浙江旅游图 师:可知旅游图的比例尺大,范围小,较复杂 总结:一般大比例尺(即大于等于十万分之一)的地图范围小,描述的内容也较详,小比例尺(小于等于十万分之一)的描述内容比较简单,如政区图。纯数字式的比例尺其分子、分母的单位都是厘米。 师:在刚才同学们已经得出三幅图中有两幅图没标方向,是不是漏掉了呢? 学生回答: 师: 阅读第89页最后一段 展 示:浙江旅游图 师: 让学生来指出八个方向 投 影:浙江旅游图的轮廓图两张 师: 让学生分别用指向标和经纬网在上面画方向。 学生活动: 小 结:在浙江旅游图上,找出玉环,千岛湖,南雁荡山,普陀山,并说明它们在浙江的方位。 作 业:课后练习 教学后记:这节课重点让学生掌握地图的三要素及学会观看地图和制作学校的平面图。从课堂教学来看,这些重点都得到了落实,而且从学生课后上交的学校平面图来看,学生掌握的知识较好。难点在于对方向、比例尺的理解,学生通过对地图的认识也掌握的较好。 11 / 11-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球仪和地图 年级 科学 上册 地球仪 地图 教案 浙教版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3076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