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沪教版(1).doc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沪教版(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沪教版(1).doc(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沪教版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领悟事件中蕴涵的道理。 2.理解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和表达主旨的作用。 3.培养坚韧不拔、勇于战胜困难的品格。 【正音正字】 凸tū(笔顺:〈上〉21251) 嶙峋lnxn 晕yūn 眩xun 啜chu(辍掇缀) 【积累词语】 瘦骨嶙峋 心惊肉跳 头晕目眩 小心翼翼 灰心丧气 【朗读课文】 【结构层次】 全文可以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不能动弹”),写遇险。与同伴攀登悬崖,途中“我”上不去又下不来,陷于恐惧和绝望之中。 第二部分(“暮色苍茫”到“永远忘不了的经验”),写脱险。漆黑的夜里,在父亲的鼓励下,“我”鼓足勇气挪动脚步,“走一步,再走一步”,终于走下悬崖。 第三部分(最后1段),写启示。“我”在悬崖上学到的经验,使“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以顽强的毅力,应付一切。 【朗读课文】 【课文分析】 这是一篇以小见大、发人深省的佳作。文章通过回忆自己8岁时的一次攀登悬崖的经历,揭示一个人生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要害怕艰难险阻,应当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这样就能战胜巨大的险阻,赢得最后的胜利。 本文对“我”心理活动的刻画细致入微。如,写“我”被弃于悬崖,用了“全身颤抖,冷汗直冒”、“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膛里卜卜乱跳”、“吓得几乎晕倒”、“软弱地哀求”、“头晕目眩”、“啜泣”、“纳罕”、“恐惧和疲乏”、“全身麻木,不能动弹”等词语,刻画“我”处于险境中的委屈、羞愧、迷惘、愧意,以及强烈的恐惧感。 【朗读课文】 【思维训练】(根据情况,选择若干) 1. 如何理解“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一句中的感叹号? ①表达比较强烈的感情。②“我”因有救了而激动。③“我”的恐惧心稍微放松了一点。 2. 当“我”走下悬崖,为什么“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啜泣”是恐惧和高兴交加而情不自禁。“成就感”是被自己摆脱险境的行动而感动。 3. 在父亲的指点下“我”征服悬崖时的心理有什么变化?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毫无信心——“我下不来”我啼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 信心萌发——这似乎是能办得到的。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 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充满自信——我觉得自己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验。 这样描写的作用是:具体而详尽地表现出“我”由害怕危险到战胜困难的全过程。 4. 父亲为什么不是亲自把儿子抱下来? 5. 你怎样理解全文的最后一句话? 【课外作业】 1. 完成“学习建议”。 2. 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 3. 预习《伤仲永》,读几遍课文,扫除文字障碍,理解大概内容,思考“学习建议”。 【学习寄语】 让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4 / 4-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走一步再走一步 年级 语文 上册 一步 教案 沪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3077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