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1.doc
《2019-2020年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1.doc(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1 一、考试内容分析: 1、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 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天体(会举例:恒星等;还有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河外星系——总星系 2、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1) 太阳系图:九大行星按结构特征的分类及各自的成员(地球的普通性) 小行星带的位置 彗星 中心天体:太阳(质量最大) (2)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地球的特殊性) 宇宙环境的原因:九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太阳光照稳定 地球自身的原因:适宜的日地距;适宜的体积与质量 3、 太阳的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重大的影响 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 影响:是自然界水、大气、生物循环的主要动力;生产和生活的能量(太阳能和化石燃料) 4、 太阳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大气分层 太阳活动类型 太阳活动比较 对地球影响 光球层 黑子 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1、 对气候:降水与黑子数的相关性 2、 干扰电离层,影响短波通讯 3、 干扰地球磁场,引起磁暴 色球层 耀斑 最强烈的太阳活动显示;但两者常相伴出现,活动周期为11年 5、 地球自转的方向及周期 自转方向:自东向西;北极逆时针;南极顺时针 周期:1个恒星日 6、 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之一、二 (1) 昼夜更替 太阳高度的概念: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太阳高度?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0昼夜更替的周期及意义:1个太阳日(24小时) (2) 不同经度地方时不同 自西向东自转:地方时东早西晚;每15经度地方时差1小时 7、 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之三 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赤道处不偏 影响:风向;洋流;河流两岸冲刷和泥沙堆积状况 8、 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黄赤交角 (1) 公转方向:同自转相同 (2) 公转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近日点和远日点的位置及大致日期 (3) 周期:1个恒星年 (4) 速度的变化: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 (5) 黄赤交角(体现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重视黄赤交角的立体图和平面图: 理解图上重要的点、线、面、角及其关系,并要求会画、会描述 地轴、晨昏线、赤道面、黄道面、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太阳直射光线(点) 黄赤交角与地轴的轨道倾角的关系 黄赤交角的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地表位置的移动——地表太阳辐射量的时间分配变化 明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及周期:——以1回归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线上有一次直射;线间有两次直射) 黄赤交角的变化会导致五带范围的什么变化?“二分二至图” 地球位置及相应的日期和节气、公转方向、地轴指向、近远日点的大致位置、公转速度的变化 10、四季与五带的形成 (1)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周年变化: 同日不同纬度的分布规律:由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降低(二分二至日) 同纬度不同季节的变化:近大远小(6月22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 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 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 直射点移向的半球昼渐长 6月22日前后,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内有极昼 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以内有极夜 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四季的划分:(中纬度明显) 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太阳最高、白昼最长的时间为天文夏季 太阳最低、白昼最短的时间为天文冬季 春秋是其中的过渡 五带的划分: 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状况——太阳辐射量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五带形成 五带界线及各自现象;五带是气候划分和自然带划分的基础 11、宇宙探测的意义和现状 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开发宇宙资源(空间资源及特点、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二、考题分析 本单元内容在会考100分中约占10%; 会考综合题中第一题出自本单元; 1、请参照《会考说明》中试题举例进行练习: 附录一的题型示例P10的三、1;附录二P29的第Ⅱ卷中的1、附录三P53的第Ⅱ卷中的1 4 2 D CC A 2、关于本单元综合题要掌握的基本点: 3 1 B 图1 图2 (1) 会画晨昏线、夜半球、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黄道面、赤道面 (2) 自转和公转方向 (3) 日期及节气 (4) 该日直射点的位置、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5) 图中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状况 (6) 图中各点的昼夜长短状况及今后的变化 (7) 图中各点昼长的比较、极圈和赤道的昼长是多少小时 (8) 公转速度的变化 (9) 能联系的知识点: 北京何日早上6点升旗?(B、D) 北京人影渐长是哪一阶段?(从A到C) 当地球运行到A点(或C点)时: 地中海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干热——夏季/暧湿——冬季)因为受(副高/西风)控制 非洲北部的热带草原呈现(一片葱绿/一片枯黄)景观,因为受(赤道低压/信风)控制 北京此时的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寒冷干燥),主要因为(东南季风/西北季风)的影响 亚欧大陆上(亚洲低压/亚洲高压)势力强盛 东亚刮(东南风/西北风),原因是(海陆热力差) 南亚刮(西南风/东北风),原因是(东南季风北移过赤道右偏成西南季风或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冬季刮东北风的原因是海陆热力差) 北印度洋环流呈(顺时针—海水东流—因为刮西南风/逆时针—海水向西流—因为刮东北风) 当地球公转到(A/C)点时,长江口附近海域的盐度最(低/高) 当地球运行到D到A的过程中:珠江、长江处于汛期(因为雨季雨水补给) 从A到B的过程中:黄河(雨季到来)、塔里木河处于汛期(夏季冰川融水最多)-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年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1 2019 2020 年高 地理 知识点 总结 第一 单元 宇宙 中的 地球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3153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