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地理特色讲练 类型18 影响商业中心、商业网点形成的区位因素分析.doc
《2019-2020年高考地理特色讲练 类型18 影响商业中心、商业网点形成的区位因素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考地理特色讲练 类型18 影响商业中心、商业网点形成的区位因素分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高考地理特色讲练 类型18 影响商业中心、商业网点形成的区位因素分析 思维建模 分析角度 答题模板 交通条件 便利的交通条件:环路或市区边缘,公路沿线(设立原则:交通最优) 市场条件 广阔的市场或经济腹地(设立原则:市场最优) 商品供应 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稳定的商品来源 【提醒】 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共同影响、制约商业网点的布局。自然条件是商业网点形成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平原地区可沿公路线布局,山区可沿谷地布局。自然环境相对恶劣、人口稀少的地区,交通闭塞,商业网点很难建立和发展,多采用流动服务的形式;而在人口密集、交通方便的地区,商业网点的设置可以采用相应规模的固定形式,如商业街或商业小区。 典题示范 读安徽省阜阳市城区扩展图(图18-1),其中箭头及①~④为其城区随时间扩展的方向及范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图18-1 (1)20世纪20年代,安徽阜阳城北商业贸易繁荣,原因是________是阜阳对外交通口岸,说明________对城址的选择有很大影响。 (2)20世纪20年代后,商业中心移至三里河一带,原因是________,说明城市的商业中心向________的位置移动。 (3)20世纪70年代后,淮南铁路、京九铁路相继建成,阜阳成为重要的________城市,火车站附近形成河东________区和________区。 (4)阜阳对外交通口岸先后发生了三次重大变迁,说明交通因素对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解 题 分 析 (1)①处为泉河沿岸,因内河航运便利而形成商业码头区 (2)②处位于泉河与颍河交汇处,因泉河淤塞,商业码头移至此处,而商业中心随之移至三里河一带 (3)铁路的修建,使城区向火车站附近扩展,且主要布局对交通条件要求高的工业区和仓库区 (4)阜阳交通口岸的变迁,说明交通对城市空间地域形态和商业中心的位置都有影响 (续表) 答 题 要 领 (1)必须体现“泉河”“河流” (2)必须体现“泉河淤塞”“交通便利” (3)必须体现“铁路枢纽”“工业”“仓库” (4)必须体现“城市空间地域形态”“商业中心位置” [答案] (1)泉河 河流 (2)泉河淤塞 交通便利 (3)铁路枢纽 工业 仓库 (4)城市空间地域形态和商业中心位置 规范演练 1.读福建某地区聚落及商业网点分布图(图18-2),回答下列问题。 图18-2 (1)图中A、B两处聚落空间形态各有何特点? (2)图中C、D两区域商业网点的密度有何差异?试分析其原因。 (3)图中E处河港曾经是该地区对外联系的主要枢纽,盛极一时。后因泥沙淤积和公路发展,该河港被废弃。试述该种变化对E地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2.图18-3所示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当冷空气缓慢进入并滞留于图中某些地区时,气温下降致使水汽过度饱和,产生浓雾,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图18-3 (1)甲、乙两路段多浓雾,试说明其原因。两路段中哪一路段受浓雾影响频次更多、时间更长?为什么? (2)图中居民点的分布有何特点?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3)随着人口的增加,丙村要扩建居民点。若只考虑沿着山前公路扩建,试比较说明在丙村东北方向和南偏西方向建设民居的条件差异。 (4)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点最易发展成商业中心的是________,试分析其原因。 3.图18-4是某大城市平面略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18-4 (1)简述1980年以前的老城区的选址原因。 (2)分析拟建大型超市不在老城区的原因。 (3)试述大型服装批发市场拟建在图示地点的原因。 (4)简述蔬菜基地选址在图示地点的原因。 4.读图18-5,回答下列问题。 图18-5 (1)城市A与B相比,形成较早的应是________,城市B与C相比,形成较早的应是________。请说明理由。 (2)若图中铁路线为京九线,则城市C最可能是 ( ) A.株洲 B.武汉 C.九江 D.天津 (3)分析城市C中主要商业区的区位优势条件。 (4)在城市C的①②③④四处中,最适合布局工业区的是________处,请说明原因。 类型18 影响商业中心、商业网点形成的区位因素分析类 1.(1)A处聚落空间形态沿公路线扩展,B处聚落空间形态沿河流扩展。 (2)差异:C处商业网点的密度大于D处。原因:C处位于平原,D处位于山区。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尤其是区际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商业网很难伸展到那里。 (3)E地聚落空间形态将保留沿河流伸展的特点。其商业网点密度将会减小。 2.(1)原因:地势比较低(冷空气容易进入),水汽较多(靠近河流易产生浓雾)。乙路段受浓雾影响的频次更多,时间更长。原因:乙路段地势较甲路段低平(离山较远,冷空气更容易进入);接近河谷的路段比甲路段更长(水汽更多)。 (2)特点:沿交通线分布。影响因素:地形和交通条件。 (3)东北方向:山前到公路间的区域较狭窄,相邻山坡比较陡,有峭壁,存在洪水、滑坡等灾害的隐患。南偏西方向:山前到公路间的区域较宽阔,可以使用的建筑用地较多,相邻山地坡度比较和缓,一般不存在洪水、滑坡等灾害的隐患。 (4)丁地 丁地地势低平、开阔,位于道路交叉口,交通较为便利。 3.(1)老城区位于河流交汇处,水运便利,水源充足。 (2)由于公路、铁路运输的发展,水运在交通运输中的地位下降,城市、商业向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发展。 (3)靠近铁路、公路,交通便利;位于城市边缘,地租便宜。 (4)靠近城市,邻近公路,有利于蔬菜的运输和销售;靠近河流上游,水源充足且水质较好。 4.(1)B B 城市B位于两河交汇处,有三个方向上的航运优势;铁路交通的建设晚于河运。 (2)C (3)位于市中心,有多条道路交会,交通方便,能够最大限度地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 (4)③ ③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河流下游;有公路、铁路经过,交通便利。 [解析] 第(1)题,判断城市形成的早晚,应看城市诞生的主导因素,然后依据主导因素的作用情况作出判断。影响图中城市产生的主导因素是交通,而铁路交通形式的产生要晚于河运的产生。第(2)题,若图中铁路线为京九线,则城市C地处通航河流与铁路交会处,与此条件最符合的是九江市。第(3)题,城市C的市区图中,主要商业区位于多条道路交会的市中心,交通便利,消费人口众多。第(4)题,工业区区位的选择应注意盛行风向、水源保护等问题,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城市居民的影响。-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年高考地理特色讲练 类型18 影响商业中心、商业网点形成的区位因素分析 2019 2020 年高 地理 特色 类型 18 影响 商业中心 商业 网点 形成 区位 因素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3168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