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 第11讲 民主政治的扩展真题实战演练 人民版.doc
《2019年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 第11讲 民主政治的扩展真题实战演练 人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 第11讲 民主政治的扩展真题实战演练 人民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年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 第11讲 民主政治的扩展真题实战演练 人民版 1.法国共和制是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代表,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主要有以下的角度:法国共和制的确立异常曲折复杂,高考试题重视对这一特点及其成因进行考查,要求考生认识在一个有着专制传统的国家建立民主制度的艰巨性。法国和美国同为共和政体,但是,美国是总统共和制,法国是议会共和制,高考试题重在要求考生认识两者的差异。 2.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考查: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一方面巩固了德国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促进了德国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德国工业化的进程,这是高考重点考查的知识点。德国的君主立宪制带有很强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高考试题重在要求考生认识德国君主立宪制专制主义色彩的表现及其影响。 [真题实战演练] 1.(xx课标卷Ⅱ)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 A.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 B.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 C.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 D.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 解析: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对经济有反作用。19世纪晚期,德国经济迅速发展,但德国统一后保留的旧体制阻滞了民主政治的发展。这种旧体制就是皇权与容克贵族的结盟。他们掌握政权,成为既得利益者,不愿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故选A项。当时德国已完成统一,排除B项;C项与史实不符;当时德国没有发动对外战争,排除D项。 答案:A 2.(xx广东卷)有人在1877年号召民众为当前政体的形式和宪法的完整性而战,并指出这是1789年革命的继承者同旧制度特权等级的残余及罗马神权政治代理人之间的斗争。“当前政体”是( ) A.君主专制 B.君主立宪制 C.共和制 D.无产阶级专政 解析:从材料中的“1789年革命”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法国政体的发展,1877年时的法国处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其政体是共和制,故选C项。 答案:C 3.(2011广东卷)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 ) A.1787年美国宪法 B.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C.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解析: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议会对政府的制约权力很小,不能通过不利于政府的法律,因此,正确的答案为B项。 答案:B 4.(2011安徽卷)下图是讽刺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漫画,能体现其寓意的是( ) A.“德意志的未来不在于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在于强权” B.“帝国议会是‘一个没有政府的议会’,只好‘发表独白’” C.“在上帝的天堂和这个国家之间,不允许有任何文件作为第二天意出现” D.“现在有效的国家生活的唯一可能的形式是在一位明智的国王领导下的议会制” 解析:结合图片和“我们自由派绝不锯掉我们坐着的树枝”的文字信息,可以看出议会对德意志政府没有制约作用,是“一个没有政府的议会”,代表了当时人们对于德国议会的评价,B项正确。A项是俾斯麦的观点;C项是宗教改革时期的观点,实际反对天主教的独裁统治;D项是启蒙思想家君主立宪制的观点。 答案:B 5.(2011江苏卷)恩格斯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宰相)。联邦会议……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存在。”材料中“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 ) A.宪法赋予首相国家最高权力 B.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 C.帝国首相只对联邦会议负责 D.内阁大臣均由帝国首相任命 解析:首相没有最高权力,要对皇帝负责,排除A、C两项;帝国官员由皇帝任命,排除D项;首相只有行政权,表现在对内阁的控制上,故选B项。 答案:B 6.(xx四川卷)法国大革命之所以在现代民主政治发展史上具有典范意义,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对“平等”原则的落实。这种落实的一个典型表现是( ) A.高度认同政党政治 B.不惜牺牲部分自由以保障平等 C.定期召开三级会议 D.通过三权分立以确立制衡原则 解析:A项,法国大革命经历了不同政治派别的统治,但未出现政党政治,A错误。B项,三个政治派别颁布法令,改造封建制度,逐步取消教会和贵族的特权等,同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社会原则,牺牲部分自由以保证平等,B正确。C项,1789年5月,路易十六召开了最后一次三级会议,6月第三等级将三级会议改为国民议会,后又正式改为制宪议会,C错误。D项,君主立宪派统治时确立了三权分立体制,但未确立制衡原则,D错误。 答案:B 7.(xx安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论在单个国家,还是在 全世界,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动荡的而又反复的过程。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于废除政治强制,遵守政治生活和公共生活中共同的规则,以宪法规定的方式获取政治资源。一开始表现为思想家的构想,然后,政治家借助群众的力量将其细化为若干改造现行政治生活的要求。这种要求起初可能是温和的、建设性的、改良性的,以后却可能变得激进。再者,胜者或暂时胜者一方将其形式化、法律化,固定为一种永久性的、历史性的进步。 ——摘编自应克复《西方民主史》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论述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动荡的而又反复的过程”。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要围绕主题展开论证,史实要充分,论证要严谨,史论结合,有理有据。 答案: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言之成理。 等次 论述 第一等 认识全面,思路清晰。史实准确,史论结合密切。表达通顺。 第二等 认识不够全面,有基本思路。史实基本准确,史论结合不够密切。表达较通顺。 第三等 认识模糊,缺乏条理性。未能结合史实。表达欠通顺。 8.(xx广东卷)词语和概念的变化,可以为探究历史提供重要信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随着“代议制民主”概念的形成和逐渐流传,民主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化。不仅古代“直接民主”是“民主”,而且近代“间接民主”也是“民主”。随着后一种民主在实践中的不断扩展和完善,它几乎成了人们所知的西方民主的唯一形态,日常使用的“民主”一词,指的已不是古代直接民主。 ——据《美国革命时期民主概念的演变》等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角度,简要分析“民主”概念变化的原因。 解析:要注意“从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角度”这一限制,从史实和意义两方面分析原因。 答案:代议制度建立;代议制民主具有优越性,如可适用于地广人多的国家;而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如选民范围日益扩大;并扩展到更多国家。-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年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 第11讲 民主政治的扩展真题实战演练 人民版 2019 年高 历史 一轮 复习 11 民主政治 扩展 实战 演练 人民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3198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