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实词课件.ppt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实词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实词课件.ppt(3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文言实词推断,1、以手抚膺坐长叹。《蜀道难》2、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指南录后序》)3、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4、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醴5、皭(jio)然泥而不滓者也,胸,看,软禁扣押,吃,洁白,(一)、根据字形推断词义,汉字是表意文字,其中80%以上是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组成,这些字中的形旁往往是表意的,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表意的形旁来推测这个词的本义和引申义。,,1998年高考第16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到,去B、金人曳出,击之败面蜂拥C、若少屈,冀得一归觐拜见D、我为国死,职耳职分,链接高考,1998年高考第16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C、若少屈,冀得一归觐(jn),链接高考,辶,见,到,去,拜见,链接高考,例“傥窀穸不为盗所发”,选出句中的划线词意义正确的一项:A.墓穴B.棺材C.财物D.山洞,划线词“窀穸”极生僻,但根据“穴”部多与洞穴有关,就可排除BC两项,再根据语境可推出A项正确。借助字形分析,必须掌握各偏旁的字根义。比如作偏旁的“月”,本义为肉,以“月”为偏旁的大都与躯体有关。与“页”为偏旁的大多与人的脑袋有关。,凡形旁从“钅(金)、木、氵(水)、灬(火)、土”者——词义与五行有关;“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者——词义与兵器有关;“马、牛、羊、犭、鸟、虫”等——与动物类有关;“讠(言)、辶(辵)、忄(心),彳(行)等——与行为有关,“禾”与五谷关;“贝”与金钱关;“皿”与器具关;“自”关鼻,“目”关眼……总之,本字关本义,形符表义不可不知。,1、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2、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3、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4、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5、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6、生而眇者不识日(《日喻》),当堂巩固,斜眼看,田地,洁白的样子,访问,拜访,美味佳肴,瞎,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2、奉之弥繁,侵之愈急。3、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4、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被”,“更加”,“尽、竭尽”,“使……灭亡”,安逸享乐,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2、奉之弥繁,侵之愈急。3、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4、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被”,“更加”,“尽、竭尽”,“使……灭亡”,安逸享乐,,,词义相反,,,,(二)、利用结构相似的句式,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我们往往可以根据其意义上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求得词语的正确解释。,,链接高考,2001年全国卷第11题(3分)D.齐人追亡逐北。,,,“亡”与“北”对应——败逃者。,1、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2、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3、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4、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当堂巩固,谨慎,重用,任用,险固的地方,多,,,,,当堂巩固,“党同伐异”、“革故鼎新”、“前倨后恭”。,伐:讨伐→党:袒护;革:革除→鼎:建立;恭:恭敬→倨:不敬、傲慢。,1、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2、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促织》)3、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齐桓》),用眼睛示意,抬高,眼力,视力,主语,,宾语,,,动词,,宾语,,主语,,动词,,动词,(三)、利用语法结构辨别,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2\通五经,贯六艺。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4\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5\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6\信而见疑,忠而被谤7\于是帝族王侯、外戚公主,擅山海之富、居川林之饶8\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例1(2000年全国卷第11题)C、“自放驴,取樵炊爨”(cun)(注:爨,灶)樵:打柴,链接高考,,动词,宾语,,名词,木柴,,,,☺2003年全国卷第16题(5分)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裴矩(人名)遂能廷折,不肯面从。(折:辩驳)(遂:竟然)译文:,,,,,,“廷”用在动词“折”前面,什么用法?,“面”用在动词“从”前面,什么用法?,译文: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链接高考,①臣战河南,然不意能先入关破秦《鸿门宴》②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③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荆轲刺秦王》④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共同讨论,,,宾语,动词,料想,主语,,名词,神态,,,宾语,,心意,意图,名词,神态,主语,,A、动词,相信B、名词,信用①动词,停止②形容词,与世隔绝的③副词作补语,到了极点④副词作状语,非常⑤动词,渡过,1\A、楚王贪而信张仪B、信义著于四海2\①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③以为妙绝④佛印绝类弥勒⑤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共同讨论,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项伯)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将军披坚执锐(《陈涉世家》)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共同讨论,如“孙膑期曰‘暮见火举而齐发’(《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期”的意思和成语“不期而遇”的“期”义是相同的,均为“约定”。,我们要善于根据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四)联想推断法(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1)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2)至丹以荆卿为计,如速祸焉(3)势拔五岳掩赤城(4)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5)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6)登高而呼,声非加疾也(7)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共同讨论,(1)“日薄西山”——迫近、接近(2)“不速之客”——招致(3)“出类拔萃”——超出(4)“欲盖弥彰、相得益彰”—明显、显著(5)“殚精竭虑”——竭尽(6)疾风知劲草”——“强”(7)求全责备——寻求,寻找,【要点提醒】联系成语,名言警句,“以旧解新”,“以熟解生”。,(2001年全国卷第11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城之不拔者二耳拔:被攻取。B.齐人未附附:归附。C.使老弱女子乘城乘:巡视。D.齐人追亡逐北北:指败逃者。,链接高考,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拔:《廉颇蔺相如列传》,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附:《赤壁之战》,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乘:《卫风氓》,追亡逐北,伏尸百万北:《过秦论》,C,攻取,归附,登上,败逃的人,【要点提醒】联系课文,“以旧解新”,“以熟解生”。,薛潭学讴①薛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注释:①唱歌,实战演练,薛潭学讴①薛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注释:①唱歌,,并列结构,同义,穷:学尽尽:学完,薛潭学讴①薛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注释:①唱歌,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认错,道歉《廉蔺》,联系文言知识:反通“返”,联想推断,薛潭学讴①薛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注释:①唱歌,薛潭学讴①薛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注释:①唱歌,《说文解字》:“行,道也。”衢,四通八达的大路,薛潭学讴①薛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注释:①唱歌,,并列,近义,声:歌声响:声响,薛潭学讴①薛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注释:①唱歌,联想:浪遏飞舟。《沁园春长沙》,,阻止,阻遏,薛潭学讴①薛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注释:①唱歌,,译文: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实词课件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文言 实词 课件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3203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