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科学下册 1.3耳和听觉学案.doc
《2019-2020年七年级科学下册 1.3耳和听觉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七年级科学下册 1.3耳和听觉学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七年级科学下册 1.3耳和听觉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说出感觉产生的基本过程;②.描述耳的结构与各部分功能; ③.描述听觉的形成过程。 2. 能力目标 ①.通过演示“耳的结构”的挂图或课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②.通过分组完成“耳的结构”的拼图游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协作共事的能力;③.通过“眼与视觉”与“耳与听觉”对比学习,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④.通过分组讨论“听觉的形成”,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语言表达的能力。⑤噪声的产生和防护。 3.情感目标 ①. 通过完成“耳的结构”的拼图,使学生能够认同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征;②.通过学习“听觉的形成”,让学生学会对“耳”的保健; ③.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养成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品质。 学习重点:①.耳的结构与功能;②.听觉的形成过程;③乐音的三个基本特征。 学习难点:①.内耳的结构及功能; ②.听觉的形成;③噪声的防护措施。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听觉形成的过程,下列正确的是( ) A 声音→外耳道→鼓膜→耳蜗→听小骨→听神经 B 声音→外耳道→耳蜗→鼓膜→听小骨→听神经 C 声音→外耳道→鼓膜→耳蜗→听小骨→听神经 2.乐音的三个基本特征为 和 3.女同学说话的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 高,这是因为同学说话的声带振动比较 的缘故. 4、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嘴或捂紧双耳的目的是() A、保持身体平衡 B、减少声音入耳 C、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D、以上说法均不对 5、人耳能够听到声音的范围主要决定于声音的() A、响度B、频率C、音色D、音调 6、关于噪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是一种污染是公害B、长期处在高噪声环境下会影响健康 C、噪声不会污染环境 D、以上说法均不对 家长签名 二、预习疑问 星级评定 三、学习研讨 星级评定 四、巩固延伸 [课堂评价练习] 星级评定 [课后拓展练习] A类题: 1,能够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的是( ) A 听小骨 B 半规管 C 前庭 D 耳蜗 2,有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的是( ) A 听小骨 B 半规管 C 前庭 D 耳蜗 3.减少噪声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耳能听到鼓面被敲击后发出的声音,而听不到手臂上下挥动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 A.人手臂上下挥动的频率太低 B.人手臂上下挥动的振幅太小 C.人手臂上下挥动不是振动 D.人手臂不是发声的物体 B类题: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 B 鼻咽发炎时,容易引起中耳炎 C 遇到巨大响声,要迅速张开口 D 噪声对听觉不会造成伤害 6.假如跟你家一墙之隔的邻居经常放音响或引吭高歌,为了减少这些声音对你学习,休息的影响,下列采取的方法没有用的是( ). A.将门,窗关紧 B.用棉花塞住耳朵 C.将门,窗打开,让空气加快流动 D.将门,窗关上后再把棉毯挂在窗上 7.患中耳炎很可能导致耳聋,其原因是( ). A.听觉感受器受损伤 B.听神经受伤 C.鼓膜和听小骨受伤 D.大脑皮层听觉中枢损伤 8.大剧场的四周墙壁要修得凹凸不平,目的是( ). A.增强声音的反射 B.减弱声音的反射 C.为了装饰剧场,美观漂亮 D.为了增大音量 9.声音从水中发出,再经空气传入人耳,在此过程中一定不变的是(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不能判断-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年七年级科学下册 1.3耳和听觉学案 2019 2020 年级 科学 下册 1.3 听觉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3215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