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 4.1《燃烧与燃料》教案 沪教版.doc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 4.1《燃烧与燃料》教案 沪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 4.1《燃烧与燃料》教案 沪教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 4.1《燃烧与燃料》教案 沪教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燃烧的三个条件,并用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现象。 2、理解灭火的常见原理和常见方法。 3、常见火灾的处理方法,在被困火灾区时,能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自救方法。 4、了解灭火器材(主要是泡沫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及其使用方法、适用范围。 5、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在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2、能用化学科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燃烧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2、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树立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教具准备】: 1、仪器:镊子、坩埚钳、酒精灯、大烧杯、小烧杯 2、药品及其它:水、火柴、木块、蜡烛(2支)、展示台、自制教具、棉手帕、酒精板、木块、煤块、 3、多媒体、自制教具 【课时分配】:1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展示燃烧图片、航天器升空视频,让学生感受燃烧。 【讲解词】: 人类最早认识的化学反应。在化学大事记中,第一个就是“约五十万年前,北京人就已知用火。”。火是人类打开化学大门的第一把钥匙。有了火,粘土烧成了陶器,矿石炼出了金属,陶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机时代……人类每前进一步都与火有着密切的联系。 火更是我们生活和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助手,我们的一日三餐都离不开它的帮助。说到火我们很自然就想到燃烧。但燃烧不当、失控,就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所有的燃烧从化学角度来说都是一样的,但燃烧是有利还是有害,主要取决于我们能否加以控制。如果我们掌握了燃烧与化学反应的联系,那我们就能有效控制燃烧了。 下面我们就先来谈一谈燃烧。 【讲授新课】: 【板书】:课题 一、燃烧 【展示图片】: 请大家回想一下,我们以前都学习过哪些物质的燃烧? 展示碳、硫、磷、铁、镁、蜡烛等物质的燃烧图片。 【学生讨论】: 再结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燃烧现象,讨论燃烧的现象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学生归纳燃烧的特征:发光、发热、剧烈、有新物质生成。 【板书】:1、定义: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教师】:强化发光、发热、剧烈、化学反应 【设疑】: 在生活中我们常碰到以下的一些现象,如野炊时,要点燃篝火必须先要用纸片进行引燃;在燃烧过程中,如果树枝压得太紧,火容易熄灭;在熊熊燃烧的篝火下面,泥土却“安然无恙”,不为火所动。我们如何来解释上述现象?看来燃烧都需要哪些条件呢? 【过渡】:下面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来探究 【板书】:二、燃烧的条件: 【学生分组实验】:分三个实验来探究燃烧的条件 【实验1】:将分别蘸有酒精和水的小棉花球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 教师巡视,矫正学生的错误,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交流讨论】: 实验小组发言,实验现象及原因,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酒精能燃烧,水不能燃烧。结论是物质具有可燃性,即可燃物。 进而举例哪些物质是可燃物,哪些物质不是可燃物。 【实验2】:点燃两支小蜡烛,其中一支用烧杯罩住。 教师巡视,矫正学生的错误,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罩住的蜡烛逐渐熄灭,另一支正常燃烧。结论是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对燃烧概念进行充实】:指出该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燃烧是氧化反应的实质) 【师生同做实验3】:或者分别点燃一根小木条和一个小煤块,观察哪个更容易被点燃,分析比较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着火点的概念,通过常见物质的着火点列表,知道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着火点。 【交流讨论】: 结论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板书】: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 2、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缺一不可(后写) 3、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设问】: 燃烧的发生,是否必须同时满足燃烧的三个条件呢? 【演示实验】:对燃烧的条件做进一步研究论证:烧不坏的手帕实验 让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对燃烧的发生有更清楚的认识。 【设问】:怎样点燃木柴、火柴、蜡烛、蜂窝煤?为什么点燃方式不同?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小结】: 在通常情况下,物质的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出示教具】: 利用教具进一步加深印象,并强调这三个条件共同构成“火三角”。 【板书】: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课堂练习与巩固】: 用所学知识来加以解释:课本94页生活启示(生活中生煤炉)或者野炊是将树枝架空点燃。 【过渡】: 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燃烧能造福于人类,比如我们刚开始看到的图片,燃烧与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燃烧失控引起火灾就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展示】:展示一组火灾图片或火灾视频,引出灭火。 三、灭火: 【再次利用自制教具】: 作承上启下的小结,并演示说明,如果破坏了其中的一个条件,燃烧就不能发生,这样就达到了灭火的目的。 【学生探究活动】: 熄灭蜡烛实验(提供的材料和工具仅供参考) 灭火方法 灭火的原理及方法 1、用水灭火 ………. 2、用嘴吹灭 ………. 3、用剪刀灭火 ………. 4、用烧杯灭火 ………. 5、用沙土灭火 ………. 6、用湿抹布灭火 ………. 7、………. ………. 学生上讲台演示用不同的方法来熄灭蜡烛,并说出是运用什么样的灭火原理,破坏了燃烧的条件,达到灭火的目的。 【学生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刚才熄灭蜡烛过程中,都运用了哪些灭火原理,并进行总结。 【板书】:灭火的原理及方法 1、清除可燃物或隔离火源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板书】:灭火器种类: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联系生活】: 如在生活中遇到着火的情况该怎么办呢? 如:炒菜时油锅着火,电热毯引燃被子,楼房下层着火如何防火自救,学生各抒己见 【展示图片】: ①介绍一些防火自救常识(展示防火自救常识图片)。 ②认识消防安全图标。 灭火救火不如防火,从以上两个方面来增强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 【反思与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的收获,启示或发现,或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调查与研究】: 1、根据自己住宅的特点,设计预防火灾的方案。(包括万一发生火时采取的灭火和自救措施) 2、为xx奥运会设计点火方式。 【作业】: 【教学反馈】: 【板书设计】: 第四章 燃烧和燃料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一) 一、燃烧 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二、燃烧的条件 缺一不可 1、可燃物 2、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三、灭火的原理及方法 1、隔离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用冷却剂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四、火警电话:119 五、常见火灾的处理方法-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燃烧与燃料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 4.1燃烧与燃料教案 沪教版 2019 2020 九年级 化学 4.1 燃烧 燃料 教案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3219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