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第1课时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课后训练.doc
《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第1课时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课后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第1课时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课后训练.doc(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第1课时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课后训练 测控导航 考点 题号 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危害 1、2、3、5、6、7、8、10、11 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 4、9、12、13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xx宜昌期中)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场,茶园面积600亩,每年4月、7月、11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同时,锄草需要大量劳动力,困惑之际,茶场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嫩茶”,于是把羊引进茶园,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可谓一举多得。据此回答1~2题: 1.根据长江流域地理特征可以推知,三次锄草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A.4月 B.7月 C.11月 D.4月和11月 2.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分解者 B.缺少枯枝落叶 C.土壤中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 D.表层土壤被大量冲走 解析:1.B 2.D 第1题,本区域位于长江中上游,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6、7、8三个月)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水土流失最严重。第2题,土壤肥力与有机物和矿物养分多少有关;锄草使茶园地表植被减少,每下一次雨,雨水就冲刷地表一次,有机物和矿物养分也随之被带走,因而茶园“消瘦”。 (xx忻州四校联考)右图中①、②、③、④为四个不同地区,读图,回答3~4题: 3.立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最适合农牧结合发展的地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下列描述符合①、②、③、④四地区实际情况的是( ) A.①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大力植树种草 B.②地区洪涝灾害严重,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C.③地区土壤盐碱化严重,大水漫灌可缓解该问题 D.④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退耕还牧 解析:3.C 4.B 第3题,根据各地区所处的温度带和年降水量可知,③地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交界处,这里最适合农牧结合发展。第4题,由图可知,①地区位于热带降水较少的地区,不易出现水土流失;②地区位于亚热带降水丰富地区,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易出现洪涝灾害,应加强水利工程建设;③地区位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大水漫灌会加重土地的盐碱化;④地区位于中温带,但该地区降水丰富,地表湿润,可以发展种植业。 (xx福建四地六校联考)读“某区域30年前和现在环境变化示意图”,回答5~7题: 5.图示地区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土壤盐碱化 D.水污染 6.造成该问题的原因是( ) A.过度砍伐森林 B.过量引水灌溉 C.过度开发沼泽 D.城市化过度发展 7.该地森林资源的生态意义主要是( ) A.保护耕地 B.美化环境 C.涵养水源 D.保持水土 解析:5.B 6.A 7.C 第5题,根据两个图对比,30年前该地区森林覆盖率高,但是现在森林覆盖率极低,荒漠化面积大,所以图示地区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第6题,对比两幅图可知,该地区森林面积大大减少,所以造成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过度砍伐森林。第7题,该区域30年前水源充足,森林覆盖率高;现在森林覆盖率低,河流短小,说明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 (xx武汉模拟)如图为我国荒漠化土地成因比例图。读图,回答8~8题: 8.我国下列地区与其主要的荒漠化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 A.河西走廊——石漠化 B.黄土高原——盐渍化 C.云贵高原——沙漠化 D.江南丘陵——红漠化 9.我国实施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主要作用是( ) A.防治风蚀荒漠化 B.防治水蚀荒漠化 C.防治冻融荒漠化 D.防治土地盐渍化 解析:8.D 9.A 第8题,河西走廊沙漠化,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云贵高原石漠化。第9题,“三北”防护林主要作用是防风固沙、防治风蚀荒漠化。 (xx昆明模拟)荒漠主要有热带、亚热带、温带三种类型,如图为世界各大陆荒漠构成状况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代表南美大陆及其南部高原荒漠所属类型和序号分别是( ) A.③Ⅲ B.①Ⅲ C.②Ⅱ D.④Ⅰ 11.①、④两大陆Ⅰ类荒漠成因各异,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大陆面积和轮廓 B.过度放牧和樵采 C.纬度位置和垦耕 D.海陆位置和地形 解析:10.D 11.D 第10题,非洲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均以热带荒漠为主,亚热带荒漠面积较小,无温带荒漠,且非洲的热带荒漠面积大于澳大利亚大陆,故②、③分别为非洲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且Ⅰ为温带荒漠,Ⅱ、Ⅲ分别为亚热带荒漠和热带荒漠,亚欧大陆较南美大陆面积大,三类荒漠面积也较大,故知①为亚欧大陆,④为南美大陆。南美南部高原为温带荒漠。第11题,①为亚欧大陆荒漠分布,④为南美大陆的荒漠分布,亚欧大陆温带荒漠的形成是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而南美大陆温带荒漠的形成是由于受地形因素影响。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12.(xx大连期末)如图1为银川平原湿地分布图,图2为银川平原年蒸发量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 昔日银川水系发达,湖泊湿地资源丰富。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银川的湖泊湿地大幅萎缩。通过扩湖整治和沟道水系连通等工程的实施,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但同时也出现了乱垦乱牧、水体污染等问题。 (1)读图1,说出贺兰山的走向及其地理意义。(4分) (2)指出银川湿地的主要类型,简述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6分) (3)分析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银川湖泊湿地大幅萎缩的主要原因。(8分) (4)请提出保护银川湿地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8分)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贺兰山大致呈南北走向。它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第(2)题,据题干“昔日银川水系发达,湖泊湿地资源丰富”可知,银川湿地的主要类型是河流湿地和湖泊湿地,湿地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降解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第(3)题,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银川湖泊湿地大幅萎缩可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分析。第(4)题,保护银川湿地的措施主要从湿地减少的人为原因分析。 答案:(1)南北(东北-西南)走向;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4分) (2)河流湿地、湖泊湿地;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答对其中三点即可)。(6分) (3)自然原因: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河流泥沙淤积;人为原因:围湖造田;城市和交通建设用地等。(8分) (4)退耕(牧)还湿;防治湿地污染;制定和实施保护湿地的法规;生产、生活节约用水;提高公民环保意识等(答对其中四点即可)。(8分) 13.(xx衡阳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0分) 材料一 甘肃省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是国务院于2013年12月18日部署的重点生态工程之一。 材料二 下图为某地区的干燥度分布示意图。 注:干燥度是某地一定时段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 (1)河西内陆河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2分) (2)陇东陇中黄土高原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简述其形成的自然原因。(8分) (3)根据材料二描述图示地区干燥度的分布特征,并说明原因。(10分) (4)图中湖泊日趋缩小,有专家提出“治湖的关键是治河,治河的关键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治理思路。面对湖泊面积日趋缩小,请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10分) 解析:第(1)题,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生态建设的首要任务是荒漠化防治。第(2)题,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自然原因从地理位置、气候、土壤等方面考虑。第(3)题,读图即可判断干燥度的空间分布特征,注意区分总体特征和局部特征;干燥度大小与降水量和蒸发量有关,结合降水的空间分布及成因即可分析干燥度空间分布的成因。第(4)题,措施主要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合理发展农牧业两个方面考虑。 答案:(1)荒漠化防治(2分) (2)水土流失 地理位置特殊,生态环境脆弱;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地质灾害多发等。(8分) (3)分布特征:干燥度总体由东南向西北增加,而西部山地由西南向东北增加。 原因:受海陆位置的影响,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受地形抬升作用,西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10分) (4)合理分配利用河流上、中、下游的水资源,恢复下游供水;发展科技,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约用水;推广耐旱作物,发展节水农业;退耕还草(恢复天然植被);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建设人工草场,合理放牧。(10分)-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第1课时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课后训练 2019 2020 年高 地理 一轮 复习 第十一 单元 课时 区域 水土流失 及其 治理 黄土高原
装配图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3237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