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4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3 水的组成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4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3 水的组成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4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3 水的组成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4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3 水的组成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水的电解实验探究活动认识水的组成。 (2)通过自学、讨论等形式了解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区别。 (3)通过查阅“水的组成揭秘”等资料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知识等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可分性教育,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态度。 (2)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 (3)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实验探究认识水的组成及区分单质和化合物是本课题的重点;通过实验演示、讨论分析实验现象及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难点: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水电解的微观实质、理解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是本课题的难点。通过阅读资料——水的组成揭秘、观察、分析演示实验、观看课件以及分析讨论以及红磷和白磷中的元素组成来突破难点。 三、教学方法 1.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体会科学研究和思维的方法,认识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学习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描述、分析、归纳、和总结。 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创设学习情景,提出疑问 你知道自然界中哪些地方有水吗?你知道水有哪些物理性质?你对水了解多少?想深入了解水的组成、性质吗? 学生交流 思考 总结 1.无色无味液体 2.在101Kpa时,凝固点0℃,沸点是100℃ 3.4℃时密度最大,为1g/cm3 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产生悬念,增强求知欲。 2、实验探究 引导学生看课本P81资料(水的组成揭秘)后,演示电解水的实验,实验完毕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出实验现象。 倾听 看书 观察 叙述实验现象 教师先入为主,让学生接受电解水的实验可以探究水的组成,并且让学生意识到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播放电解水动画。 质疑:产生是什么气体?如何验证? 观看 猜想、讨论、交流 提供思维空间,让学生尽情得去想象。 3、验证实验 两极上得到的气体分别是什么呢?通过实验现象,学生讨论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得出结论。 观察、叙述实验现象。 巩固氧气的检验方法,了解氢气具有可燃性,并且学会从实验现象得出它是一种不同于水也不同于氧气的新的物质,意识到这可能发生了化学变化。 4、讲解总结 让学生观察玻璃管中的水,发现水减少了,接着提出减少的水到什么地方去了呢?是否蒸发变成水蒸气呢? 质疑:能利用水、氢气、氧气三种物质写出一个化学反应吗? 揭题:水发生了化学变化;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完成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尝试物质化学式的书写﹚ 水(H2O)→ 氢气(H2)+氧气(O2) 得出水的组成 用问题来引导学生的思维,将新物质回位到已有的书写技能中,转变学生的注意力,用旧知识解决新知识,使结论的得出显得水到渠成。 5、拓展视野 氢气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呢? 向学生展示氢气爆炸的课件。讲解氢气验纯的方法(课件)。 是不是只要空气中混有一点点氢气或氢气中混有一点点空气在点燃时就会发生爆炸呢?教师讲解氢气的爆炸极限。 既然氢气可以燃烧,那能不能作为一种新的能源呢?(课件) 观看课件,了解氢气做为新型能源的优点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因新教材的要求对氢气的性质只作初步的了解,所以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出氢气的性质,在此基础上讲解氢气验纯的方法和它的爆炸极限,归纳出可燃性气体在燃烧前要验纯的结论,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进行安全使用沼气、天然气等可燃性气体的教育。 了解新能源,激发研究热情,树立远大理想。 学生边看课件,边获得知识,这种方式很轻松。 6、升华提高 通过电解水的化学反应表达式(带化学符号),结合图示 让学生观察分析反应前后元素、分子、原子种类是否改变、原子个数、分子个数是否变化、水、氢气、氧气它们的组成相不相同?观看课件做题,启发学生从元素的角度考虑,最后得出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 观察 做题 思考 得出单质、氧化物、化合物的定义。 简单的题目可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对知识的总结更加有兴趣。 7、思考、讨论 (1)电解水时正极、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刚开始时常常小于1:2,你能说说可能的原因吗? (2)O2和O3以及红磷和白磷中的元素组成,说说同种元素组成的一定是单质吗?你应该怎样理解单质的概念? 学生讨论、争论、纷纷表述自己的难点。 激发学习热情,学会理解概念。 小结:本课时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感想? 学生交流 总结结知识点 谈收获、感想 形成知识系统,再一次放松学生思维紧张的弦,让学生回味本节课的精彩之处。 五、板书设计 水的组成 一、水的物理性质 1.无色无味液体 2.在101 Kpa时,凝固点是O ℃,沸点是100 ℃ 3.4 ℃时密度最大,为1 g/cm3 二、电解水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检验气体操作 现象 结论 本实验说明 直流电 水中加少量浓硫酸或氢氧化钠 正极: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正极:氧气 1、水由 组成;水由 构成,水分子由 构成,一个水分子由 构成。 2、化学反应中,分子 再分,原子 再分。 负极: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负极:氢气 (正氧负氢,氢气多) 三、氢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1)通常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难溶于水 (3)密度是所有气体中最小的 2、化学性质——可燃性 (1)纯净的氢气安静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不纯的氢气遇火可能爆炸 (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氢气做为新型能源的优点及研究的方向 (4)氢气的验纯 (5)所有可燃性气体在使用前都要验纯 单质 化合物 纯净物 混合物 四、物质的分类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加强学生对物质微观世界的认识,并能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学生对“纯净物与单质”和“混合物与化合物”这两对概念容易混淆,也希望能通过这节课,使学生有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同时,通过让学生总结归纳本单元的知识脉络,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碰到很多困难。由于学生对知识有了一定认识,怎样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成为实施课堂教学所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以一道考题引入后,引起学生共鸣。实施教学活动中,可以在学习完物质分类后再将此题提出,让学生解决问题。达到画龙点睛、首尾呼应的效果,加强课堂的完整性。设置的习题应有一定的梯度,有个递进的缓冲,在处理习题时,对于学生普遍掌握的内容可以带过,而学生的共同问题应该深入剖析。做到有的放矢、查漏补缺。-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4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3 水的组成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19 2020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单元 自然界 课题 组成 教案 新版 新人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3259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