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doc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 一、概述 《燃烧与灭火》为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的课题1。需要一课时时间。本课题内容主要分两大点:一是燃烧的概念及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二是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本课题的重点是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能用化学科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燃烧现象,增强日常生活中的防范灾害的意识,并注意采取安全措施。难点是灭火器的使用原理和使用范围。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对生活中的燃烧和灭火已有认知,如烧菜煮饭要用到火,有些物质能燃烧有些物质不能燃烧,通常可以用水灭火,通过关闭阀门来熄灭液化石油气的火等。另外在之前的学习当中也有学到有关燃烧的知识,如镁条、铁、炭等在空气中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通过这些现象总结归纳出燃烧的定义,再利用生活常识及课本中的实验推出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同样可以通过生活常识及破坏燃烧的条件推出。最后了解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2) 能用化学科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燃烧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2) 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 增强日常生活中的防范灾害的意识,并注意采取安全措施。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而做出的: 学生是常山中学的初三学生 学生对化学现象,尤其是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有较浓厚的兴趣 学生思维较活跃,有过小组合作探究的经验,能积极参与讨论,探究的能力比较强 学生对实验探究有着浓厚的兴趣 学生已学习了铁、镁、炭、磷等的燃烧,对燃烧的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学生对生活中的燃烧现象及灭火方法有一定的生活常识基础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自主实验探究、小组讨论交流策略:给学生创设大量动手实践的机会,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进行小组交流讨论,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发挥的空间 问题引导探究策略:通过问题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并逐步引导,使学习内容深入 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策略:问题和实验设计尽量结合学生已有的社会生活知识和经验,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九年级《化学》上册 为本课专门制作的教学课件 相关实验器材和视频 多媒体教室。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课件展示图片并讲解:燃烧是我们生活和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助手,我们的一日三餐都离不开它的帮助。再比如说奥运圣火的点燃、火箭的发射都与燃烧息息相关。当然当燃烧一旦失控,就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学生观看图片,并讨论日常生活或生产中我们还用到哪些时与燃烧有关。 设计意图:情境导入,让学生感性上切身体会到燃烧与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 (二)探究总结燃烧的概念 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我们以前都学习过哪些物质的燃烧? 展示碳、硫、镁等物质的燃烧现象并分析总结出这些物质燃烧的共同点 通过总结碳、硫、镁等物质的燃烧的共同点总结出燃烧的概念: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对学过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出燃烧的概念。 (三)探究燃烧的条件 讨论思考是不是任何物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燃烧?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分两个实验来探究燃烧的条件 [实验1]: 步骤:将小木条和玻璃棒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 现象:小木条燃烧,玻璃棒没有燃烧。 设计意图:探究物质能够产生燃烧的条件之一:可燃物 [实验2]: 步骤:在500 mL的烧杯中注入400 mL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C。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B,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A(如右图所示),观察现象。 现象: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然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分析: 1、A与B的温度谁高 一样 , 2、 A与B都接触空气吗? 都有 , 3、 A与B的着火点相同吗? 不相同 , 设计意图:探究物质能够产生燃烧的条件之一: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分析:1、A与C的温度谁高 一样 , 2、 A与C的着火点相同吗? 相同 , 3、A与C都接触空气吗? A空气接触C没有 , [提问]:C没有燃烧是不是因为C没有跟空气接触,如果往C中通入氧气或空气它是否就会燃烧? 步骤:往白磷C中通入氧气(如右图所示) 现象:通入氧气后水中的白磷燃烧 设计意图:探究物质能够产生燃烧的条件之一:氧气(或空气) [小结]:燃烧的条件(板书) 1、可燃物 2、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板书) [课堂练习与巩固]: [过渡]: 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燃烧能造福于人类,燃烧与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燃烧失控引起火灾就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既然如此我们遇到着火时应怎样进行灭火呢,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 (四)、探究灭火的原理: 如果破坏燃烧的条件,燃烧是否就不会发生,这样是否就达到了灭火的目的? [学生讨论]:熄灭蜡烛实验(提供的材料和工具仅供参考) 灭火方法 灭火的原理及方法 1、用水灭火 2、用嘴吹灭 3、用剪刀灭火 4、用烧杯灭火 5、用沙土灭火 6、……… 学生回答用不同的方法来熄灭蜡烛,并说出是运用什么样的灭火原理,破坏了燃烧的哪些条件,达到灭火的目的。 [学生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刚才熄灭蜡烛过程中,都运用了哪些灭火原理,并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例子出发探究灭火的原理 [归纳总结]:灭火的原理及方法(板书) 1、清除可燃物或隔离火源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三个条件只要满足其中一点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课堂练习与巩固]: 下面是一些灭火的实例,试分析其灭火的原理: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扑灭, 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答案]1.隔绝空气。2.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3.清除可燃物。 设计意图:学会用化学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灭火现象 (五)设计简易灭火器 利用灭火的原理设计一个简易灭火器并解释其原理: Na2CO3+2HCl=2NaCl+H2O+CO2↑ 设计意图:探究灭火器灭火原理。 [过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灭火器”可能也是比较常见的。那么灭火器都一样吗?它们的原理都相同吗?我们一起来学习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灭火器。 (六)几种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 课件投影: 灭火器 灭火原理 适用范用 灭火时,能喷射出大量二氧化碳及泡沫,它们能粘附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 可用来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干粉(主要含有碳酸氢钠)来灭火 具有流动性、喷射率高、不腐蚀容器和不易变质等优良性能,除可用来扑灭一般火灾外,还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在加压时将液态二氧化碳压缩在小钢瓶中,灭火时再将其喷出,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灭火时不会因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因此町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使用时,手一定要先握在钢瓶的木柄上,否则,会把手冻伤 设计意图:探究常用灭火器 (七)、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爆炸需要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发生。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设计意图:探究爆炸的条件 2、讨论思考除了可燃性气体能发生爆炸外,还有哪些物质也能发生爆炸。 课本设置了试验7-3证明粉尘的爆炸试验,接下来我们通过看下粉尘爆炸试验。 观看试验视频 [现象]发生了爆炸。 [分析]金属罐和塑料盖构成了一个有限空间,向装置中鼓气后,面粉充满了金属罐,加大了它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罐内的温度达到了面粉的着火点,使它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短时间内放出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引起爆炸。 设计意图:探究粉尘也会发生爆炸 3、认识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既然可燃物在具备了燃烧的条件后,就能急剧地燃烧,如果在有限的空间内就发生爆炸,那么在生产、运输、使用、储存时就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这也需要同学们认识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投影] 设计意图:认识相关图标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八)总结与扩展延伸 1.学生回忆归纳总结本课题知道了的知识: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教师做最后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检查对知识的学习情况。 七、教学评价设计 本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学习参与情况: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活动,注意吸取其他同学回答问题的正确的地方,有根据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资源利用:利用学习资源进一步自主学习、归纳、提炼、总结的能力 实验探究:实验设计、探究的严谨性、科学性,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课后练习反馈:完成课后习题及创新优化设计练习册 八、帮助和总结 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讨论发言等随时给予评价反馈;课程结束时,教师对本内容和目标完成情况加以总结;课程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指导和反馈。-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单元 燃烧与灭火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 2019 2020 九年级 化学 第七 单元 燃烧 灭火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3265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