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2课时 离子)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2课时 离子)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2课时 离子)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2课时 离子)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了解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 (3)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4)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增强学生归纳知识、获取知识的技能; (2)运用多媒体动画片、课文插图等辅助手段,演示离子的形成过程,化抽象为直观,增强学习效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体会物质构成的奥秘,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微粒性”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离子的形成。 难点:核外电子排布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富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作品——科普小论文《漫游原子世界》,要求学生根据小论文的内容草稿纸上画出原子的构成。 评价学生所画内容。 欣赏作品; 发挥想象力、画图。 创设问题情境,从巩固已有的知识切入,形成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 (提问式讲解) 同学们,你们知道氢、碳、氧、钠、硫等原子核外各有几个电子吗?原子核对这些电子的吸引力是否相同?这些电子的排布有没有规律可寻呢? 三、核外电子的排布 猜测; 查阅资料; 回答。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导入课题。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54有关内容后提问:核外电子是怎样排布的?用两个字概括。 阅读课本; 讨论、交流; 寻找最佳词语。 培养学生的阅读、总结、概括能力。 (过渡) 那么,电子究竟是怎样分层排布的呢? 思考、猜想、查书。 自然过渡; 层层深入。 请同学们利用教材P53表3-1的数据,进行创意绘画:(1)氢原子结构图。 (2)氧原子结构图。 自由创意画图:各种氢原子结构创意图很快画好;画氧原子结构创意图时遇到问题:含有8个电子的氧原子中,这8个电子究竟是怎样绕核外高速运动呢? 画画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再加上是抽象画,学生非常兴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看教材P54图3-10,介绍电子层的概念。 (投影) 氢原子结构示意图和氧原子结构示意图。 介绍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知道电子是分层运动的。回忆原子结构,初步了解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及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从问题着手,引出新知。 注意知识的前后连贯。 (投影) 核电荷数从1—18的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仔细观察:不同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有无一定规律? 1、 原子核外第一层最多有几个电子? 2、原子核外第二层最多有几个电子? 3、原子核外第三层最多有几个电子? 4、 元素的种类取决于: 5、 1—18号元素中哪些是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有何特点? 介绍:相对稳定结构的概念。 分组讨论后交流。 答:2个 答:8个 答:8个 元素分类 最外层 电子数 结构稳定性 化学性质 可见,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 让学生在讨论与交流中再次体会化学学习的特点,认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初步积累对“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 对照原子结构示意图, 思考:O与S、F与Cl两组元素的化学性质如何? 思考并回答:化学性质相似。 培养学生发散性的思维。 (过渡) 由于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没有达到稳定结构,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得电子,从而达到稳定结构。那么,得失电子的结果怎样呢? 思考。 进一步激发求知欲。 (动画片演示)离子的形成。 介绍:阴离子、阳离子的概念。 (看教材插图:P55图3-13“钠与氯气反应形成氯化钠”。) 观看动画片,体会离子的形成过程。 看插图,体会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板书) 2、离子的形成 记录 请同学们通过观看动画片及看教材P55插图,说说书写离子符号应注意的事项。 自己归纳离子符号的书写特点。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表达的能力。 强调离子的表示方法 练习书写一些离子的符号。 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投影) 原子、离子的比较。 原子 离子 不同点 结构的稳定性 所显的电性 粒子符号 化学性质 相同点 联系 分组讨论; 代表发言。 在讨论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训练分析、归纳、表达的能力。 小结: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哪几种?举例说明。 师生共同填表: 氧气由 构成;水由 构成; 二氧化碳由 构成;铁由 构成;氯化钠由 构成。 进一步确立物质的微观概念。 .请学生以图表的形式归纳出:元素、原子、分子、离子、单质、化合物之间的关系。 (投影) 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 尝试用图表表示。 学习用图表、化学用语归纳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板书设计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一、 核外电子的排布 1、 排布规律:分层 2、 原子结构示意图: 3、 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 4、 离子的形成 离子的表示-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2课时 离子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19 2020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第三 单元 课题 原子 结构 课时 离子 教案 新版 新人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3290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