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十五课 一双手名师导航 苏教版.doc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十五课 一双手名师导航 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十五课 一双手名师导航 苏教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十五课 一双手名师导航 苏教版 内容感知 课文先用各种各样的手和张迎善的手相比,指出他的手是天下第一奇手,再从各个角度进行具体的描述:有写视觉中观察到的,有写触觉中感知到的,有写自己动手去量的……作者综合运用自己的视觉和触觉,再从理性上去感知,一层层地写出了张迎善的手。作者因手之奇而进行直接采访,了解手由常形变奇的原因:为多栽树全不顾及自己的手的献身精神。再通过间接采访,了解张迎善的贡献,点出他这双手不同寻常的价值:“这是一双创造绿色宝库的手。” 咬文嚼字 1.字音 惺忪(xīnɡ sōnɡ)镐(ɡǎo)得逞(chěnɡ)老茧(jiǎn)燎(lio)垧(shǎnɡ) 2.多音字 3.形似字 句段剖析 一、疑难妙句 1.要保证苗苗不窝根,苗根得用手送进土里。栽一棵苗,手得往土里插三四次。 剖析:“苗苗”“送进”,在张迎善眼里,一棵树苗简直就是一个幼婴,必须百般爱护,精心照料。表现了张迎善对树苗的深厚感情,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赤诚之心。 2.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的,怕也磨光、磨透了。 剖析:按照通常的理解,铁是坚硬耐磨的,人的血肉之躯是不好和钢铁相比的。但在这句话中,用“铁铸”与“肉长”比较,用“铁铸”衬托人“肉长的”,说明血肉胜过钢铁,这就极为充分地突出了张迎善同志手的坚硬和他坚忍不拔的精神。“亏得”一词,含有庆幸、赞叹之情,表现了作者由衷的赞美。 3.这是一双创造绿色宝库的手。 剖析:这句话照应了文章的题目,点明了中心。说明这双手是为祖国作出了巨大贡献,美化祖国、造福人类的手。 4.看着这双手,我仿佛看到了一山山翠绿的森林…… 剖析:这一句作者想象到,通过这双手绿化了无数荒山秃岭,为祖国大地披上了绿色的盛装。赞颂了一个普通劳动者的伟大贡献。 二、重点语段 1.我握过各种各样的手——老手、嫩手,黑手、白手,粗手、细手,但都未留下很深的印象。 剖析:明写“各种各样的手”,暗写“一双手”。“老手、嫩手,黑手、白手,粗手、细手”,是对“各种各样的手”的具体罗列,其中,每两种构成一组截然不同的手,六种手构成三组,基本上概括了从各种不同角度去衡量的手,这许多手“都未留下很深的印象”,本文所要写的“一双手”该是相当奇特了。课文一开始就运用了映衬手法,以众多的“各种各样的手”突出了“一双手”。 2.看着这双手,我仿佛看到了一山山翠绿的森林…… 剖析:这一段作者通过想象,抒发“我”内心的感受,赞颂了一个普通劳动者的伟大贡献。“我仿佛看到了一山山翠绿的森林”,意味着这双手绿化了无数荒山秃岭,为祖国大地披上了绿色的盛装,洋溢着对普通劳动者的礼赞之情。 审美鉴赏 抓住最具特征的部分描写人物外貌 描写人物,可以从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各个方面进行,为了极俭省地表现人物,在肖像描写中可以着力画眼睛。但本文却别开生面,抓住一双最具特征的手来表现一个人物。这固然是因为作者和被采访者见面时一握手,就震惊不已,觉得握住的简直不是一双手,而是“半截老松木”,从而激起了强烈的观察愿望;更重要的是,作者把握住了“一双手”与一个林业工人的关系:“栽树是手活。穴里的草根根、石块块得用手拣出来。要保证苗苗不窝根,苗根得用手送进土里。栽一棵苗,手得往土里插三四次。”而“一天能栽1000多棵树!”看到了“一双手”,就从一个典型的侧面认识了林业工人;抓住了“一双手”进行描写,就获取了一个表现林业工人的最佳角度。独具慧眼地把握角度、选取材料,是本文的一个重要特点。-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十五课 一双手名师导航 苏教版 2019 2020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二 十五 双手 名师 导航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3301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