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目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探究活动,认识到学习化学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现象。 3、情感与价值观:亲近化学,热爱化学,体验探究活动及学习化学的乐趣。 重点: 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的培养。 实验准备: 澄清石灰水,试管、玻璃管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回顾旧识: 1、在九年级以前,你所了解的哪些知识是与化学有关的? 2、你知道的化学学科是一门怎样的学科?是研究什么的? 引入新课:(情景设计) 1、水变“牛奶”,“牛奶”变水。 用吸管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呼出的气体,石灰水变浑,继续吹气,浑浊变清。 2、小猫为什么不怕热? 结论: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交流讨论: 1、你想象的未来世界应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2、什么是化学? 化学就是要研究物质及其变化,它不仅要研究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还要根据需要去研究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物质。即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3、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利 生产农药和化肥——增加粮食的产量 用 合成药物——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健康 化 开发新能源、合成新材料——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 学 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生活变得美好 学习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化学 物质内部组成、结构及变化规律 后你 如何利用它们制造新产品 知道 人类认识、利用、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 如食盐(氯化钠) 调味品——防腐 氢氧化钠、肥皂、造纸、纺织、印染等 食 制盐酸 氯气 塑料、农药 化工原料 漂白粉 盐 有机合成 盐酸 氢气 金属冶炼 化肥 有机合成 4、化学研究的对象 1)研究自然界已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 2)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如半导体、超导体、有记忆能力的新材料等。 3)知道物质内部组成、结构、以及变化规律。 总结: 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第二课时: 回顾旧识: 1、什么是化学?为什么要学化学? 2、化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引入新课(情景设计) 探究实验:将2体积95%的酒精和1体积的水混合。把一块旧手绢浸入配好的酒精溶液中,浸透后取出,轻轻的拧干,用镊子夹持,在酒精灯上点燃,并轻轻地抖动手绢,火焰熄灭后,你观察到湿透的手绢有没有变化?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讲授新课: 三、人类对化学学科的认识简史 第一阶段:发现和使用火 第二阶段:很漫长,发现了一些应用产品: 1、冶金工业: (1)铜的冶炼 炭火 孔雀石 铜 (翠绿色) (红色) (2)铁的冶炼 炭火 铁矿石 铁 2、陶瓷工业 3、酿造业:酒、醋 4、黑火药:硝(硝酸钾)、磺(硫磺)、炭(木炭) 比例:一硫二硝三木炭 5、纸、染料 出示:我国古代在化学领域的成就图 第三阶段:道尔顿的原子学说和阿伏加德罗的分子学说 ——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使化学成为一门学科。 第四阶段:1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现阶段:已能利用各种先进仪器和分析技术对化学世界进行微观的探索,并探索纳米技术制造出特定功能的产品。 展示图片:现代化学研究所使用的仪器和制造的新材料 四、如何学好化学: 1.树立信心。要充分认识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化学是中学生必须学好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不能有轻视的思想,更不能有畏难的情绪,应该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化学。 2.加强记忆。要学好化学,记忆是关键,初中化学作为起 点学科,要认识、了解的新东西太多,如元素符号、元素的化合价、物质的化学式、基本的定义定律等。不能仅满足听懂,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记忆,同时通过勤复习、勤记忆更进一步加深理解。 3.认真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学好化学,必须认真做好实验,仔细观察,并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还要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思考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4.良好的思维习惯。化学学习中,思维习惯很重要,对遇到的现象、问题要善于动脑筋,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学会对知识的概括和总结,逐渐培养自己分析推理能力,找出学习化学的“窍门”。在化学解题过程中,更要善于抓突破口,或正推或逆推,或发散性地进行思考,逐步使问题明朗化。 5.学好其他学科。学好化学,除要注意化学的学科特点外,更要注意多学科间的渗透与联系。学好数学、物理、生物等是学好化学的有力保证,当今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想在化学这门学科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除进行化学实验外,更要利用先进的测试手段,同时通过了解世界上关于环境、生命科学、材料、能源等各方面的知识,开阔视野,从而进一步明确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总结:总之,只要同学们能抓住化学学科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多看书、勤记忆,认真做好实验,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总结:略 作业:练习 课题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目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认识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学会细致、准确、客观地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现象。 2、过程与方法:能有意识地发现生活中值得探究的问题,并能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情感与价值观: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认识学习化学的价值。 实验准备: 1、澄清石灰水,水 2、蜡烛、小刀、火柴、烧杯(干燥、洁净)、集气瓶、玻璃片、水槽。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回顾旧识: 请举出你了解的生活中的可以燃烧的物质。 思维联想: 怎样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 实验探究: 探究1:观察和描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究指导: 观察方法:运用味觉以外的感觉器官对蜡烛燃烧前、燃烧时和熄灭后进行详细的、客观的观察、描述和记录。 记录方法:课本第九页探究实验报告。 探究观察提示: 1、点燃前:观察色、味、状态,形状,硬度,溶于水的性质,是否浮在水面,水里或沉入水底。 2、点燃时:发生了哪些变化?火焰的层次怎样,亮度怎能样,温度高低怎样?怎样证明它的生成物是什么? 3、熄灭时:有何现象?迅速用火柴点刚熄灭的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探究参考: 1、点燃前:蜡烛为圆柱形,白色固体,半透明,有轻微的气味,质地柔软。用小刀可切割,指甲可划出痕迹,中心由细线拧成的烛芯,把切下的小块蜡烛放入水中,不溶于水且浮在水面上,说明密度比水小。 2、点燃时:蜡烛能被点燃,燃烧时较安静,并能持续燃烧,有火焰产生,火焰会随气流闪烁、摇晃,火焰上有黑烟向上冲,火焰分层次,上层火焰黄色且明亮,中层较暗,内层底部淡蓝色,把火柴梗放入烛火中,外层火焰处最先碳化,说明外焰温度最高。加热物体时应用外焰。 3、熄灭时:有白烟从烛芯飘出,迅速用火柴点燃白烟,火会顺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 实验中注意的问题: 1、点燃蜡烛时要仔细观察前、中、后的所有现象。 2、火柴梗放入火焰中时间为2S左右。 3、点燃蜡烛熄灭后的白烟时,最好选粗蜡烛且速度要快。 小结:略 作业:探究实验报告。 教后: 第二课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回顾旧识: 人的呼吸过程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思维猜想: 人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人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是否一样? 作出猜想 1、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多。 2、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少。 3、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多。 制定计划收集实证:查阅资料,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探究提示: 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探究指导: 1、收集两瓶空气做对照实验(如何收集?) 2、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做实验。 提问:如何收集呼出的气体? 演示: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 3、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 同时做空气的对比实验。 4、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用燃着的小木条检验。同时做空气的对比实验。 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同时做空气的对比实验。 由以上实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1、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多。 2、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少。 3、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多。 探究参考: 步骤1:瓶内无水且瓶口向外冒气泡 步骤2、两个干燥的集气瓶中就有空气。 步骤3、呼出气体中浑浊多此,说明探究参考 步骤1:瓶内无水且瓶口向外冒气泡。 步骤2、两个干燥的集气瓶中就有空气。 步骤3、呼出气体中浑浊更多些,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多。 步骤4、呼出气体中燃着的木条熄灭,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浓度大,不利于燃烧。 步骤5、呵气的玻璃片上有较多的水珠,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高。 结论:跟空气相比,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和水的含量增加。步骤4、呼出气体中燃着的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浓度大,不利于燃烧。 步骤5、呵气的玻璃片上有较多水珠,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高。 结论:跟空气相比,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和水的含量增加 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呼气导管应用饮料吸管,不要用实验室中的玻璃管。 2、 呼气换气时不要把集气瓶中的水吸入口中。 3、 实验中倒入瓶中的石灰水应相同(同体积同浓度),且量要足。 4、 伸入瓶中的木条燃烧的情况应相同。 5、 探究参考 步骤1:瓶内无水且瓶口向外冒气泡。 步骤2、两个干燥的集气瓶中就有空气。 交流讨论: 1、与其他组的实验结论是否相同?分析其他可能的结论,并再讨论如何证明你的推断。 2、从生物的角度,分析吸入和呼出的气体不同的原因。 反思评价: 1、学完本课题你的收获是什么?受到哪些启发? 2、你明白了什么是科学探究? 作业:科学探究报告册 教后-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 2020 九年级 化学 世界 变得 更加 绚丽多彩 教案 新课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3315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