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四单元第九课《心有他人天地宽》复习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2019-2020年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四单元第九课《心有他人天地宽》复习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四单元第九课《心有他人天地宽》复习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四单元第九课《心有他人天地宽》复习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宽容的内涵以及为什么要宽容。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道理。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把握平等的内涵,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懂得什么是尊重,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2.能力目标 在生活、学习中能够以自己的行动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在生活、学习中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3.情感态度目标体验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对己对人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慰藉。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人生态度。初步形成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 二、知识梳理 第九课 心有他人天地宽 1、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代人必备的道德品质。宽容饱含着理解。有了理解,就会有谅解、有同情;多一分理解,就少一分误解、少一分怨恨、多一分融洽。 2、平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尊重,是现代文明的基石。尊重他人,将得到他人的尊重;尊重社会,将拥有祥和的社会环境;尊重自然,人类将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3、什么是宽容? 宽容指的是宽厚和容忍,原谅和不计较他人。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境界。宽容是有原则的,不是盲目的。 4、为什么需要宽容? 人与人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产生矛盾是很正常的。但我们不能因为存在着差异和矛盾就拒绝合作、回避交往。因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我们宽容合作的基础。同时我们也知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现实生活中难免无意中伤害他人或被他人伤害,所以我们要体谅、尊重他人的感受。自己有过错要真诚地赔礼道歉,请求他人的原谅;同样也要真诚接纳、理解、原谅他人的过失,即宽容他人,悦纳自己。 5、宽容的作用: 宽容,是一种美德。我们为人宽容,就能解人之难,补人之过,扬人之长,谅人之短;我们为人宽容,就能赢得友谊,获得更多的朋友。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善于宽容,利人利己。 ★6、宽容的原则和策略是什么? ①对于别人的无意伤害,要善于宽容,使其改过;②对待家人、同学、朋友要宽厚,与人为善;③对待“坏人”、“恶人”,在原则问题上决不迁就让步;④宽容自己,给自己改过迁善的机会,同时也给自己留下信心和希望。 7、尊重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最基本的伦理观念和道德共识。①尊重自己是尊重他人的起点和基础;②尊重他人是在平等和张扬个性的基础上,对他人人格尊严的尊重;③尊重社会,就要有责任意识;④尊重自然,就是要和自然和谐相处。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9、我们不能只顾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忽视他人的存在,更不能以牺牲他人的利益为代价来谋求自己的利益。 10、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所在。 11、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12、一般说来,只要不涉及原则性问题和大到辱没人格的错误,都是可以谅解的。 13、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 14、换位思考的实质是对交往对象的切身关注,深入对方的内心世界。 ★15、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方法: ①理解至上,善待他人;②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③关注对方的内心;④懂得欣赏他人。 16、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在人格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主体,都有做人的尊严,都不容轻视。在法律地位上,我们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法定的权利,平等地履行法定的义务。17、金钱、地位等差异不能超越人格尊严,更不能超越人们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18、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我们尊重人、平等待人、取长补短的现实基础。增强平等意识、平等对待他人、互相取长补短,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 19、周围有哪些弱势群体?女性、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下岗工人等。 ★20、对于需要帮助的人,我们能做些什么? 首先,应该平等地对待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其次,应当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21与不同的人交往,应如何表达你对他的尊重:①对待处境尴尬的人不随意去打听别人的处境,也不传播相关信息,真诚地提供帮助②对待父母、老师:尊重他们的劳动,用优异成绩和表现来回报他们的付出,就是最大的尊重③对待同学、朋友:尊重他人的隐私,不盛气凌人,不恃强凌弱,平等待人。 22、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人们需要相互尊重。在交往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富有尊严的独立存在的个体,受到别人的尊重是我们的基本权利。同时,我们也要尊重他人的尊严,尊重他人的基本权利,尊重他人的主体地位。如果彼此缺乏起码的尊重,那么,交往就会产生严重障碍,失去平等、诚信、友善交往的氛围。 ★23、怎样尊重他人?做到礼貌待人、平等待人、诚信待人、友善待人,充分理解他人。 24、我们参与社会活动,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做到尊重道德、遵纪守法。这既是一种义务,也是尊重社会的具体体现。遵守规则是尊重社会的底线,也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 ★25、尊重社会的表现: 尊重道德、遵纪守法、遵守规则、承担责任和维护权利,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我们如何做到尊重社会?) 26、爱护公物,是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也是尊重社会的具体体现。 27、尊重自然与尊重他人、尊重社会息息相关。人类来自自然,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的恩赐,人类有责任和义务尊重无私奉献的大自然。尊重自然的核心是保护环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保护地球、尊重自然是我们的神圣职责。 30、出于对大自然的尊重,我们能做些什么? 保护资源、保护环境。 三、学业评估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给分) 1.宽容是修身之法,是充满智慧的处世之道,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代人必备的道德品质。宽容是指( )①宽厚和容忍②事事都要迁就他人③事事都要做出忍让④原谅和不计较他人 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④D. ②③④ 2.小黄性格开朗,快言快语,小李性格内向,少言寡语;小黄爱好文艺,小李爱好体育。两人的性格、爱好截然不同,但两人也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性格和爱好不同的两个人能成为好朋友说明了( ) A求同存异是宽容合作的基础B随着相互之间交往的时间不断增加每个人都学会了宽容 C.我们不能因为存在矛盾就拒绝合作,回避交往,要避免有意伤害 D.相互之间的交往是避免两个性格不同的人发生冲突的良方 3.在现实生活中,无意伤害与被伤害是难免的。当受到别人无意之中的伤害时,我们( ) ①应真诚接纳别人的“对不起”②不能得理不让人③应化干戈为玉帛④应你骂我一句,我打你一拳,你吐我一脸口水,我弄你一身臊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4.宽容自己就意味着( )①承认人无完人,容许自己犯错误②给自己留下改过迁善的机会③挑剔和苛求自己,妄自菲薄④给自己留下信心和希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5.一天,小凯到超市去买东西,在选择商品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位顾客将一商品放进了自己的口袋,付款时仍未拿出来。这时的小凯有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并产生了下列想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算了!对人应该宽容B. 他拿的东西价格不高,如果价格高的话就举报他 C. 我要举报他,否则就是纵容违法犯罪 D. 不用管他,要给他留下改过迁善的机会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 ) A.自己不想做的事,别人也不想做B.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的身上 C.别人不愿意的事,自己也不愿意插手D.我们要始终站在别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7.现实生活中磕磕碰碰不可避免,一般来说,只要不涉及原则性问题和大到侮辱人格的错误,都是可以谅解的。对于谅解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 ①它是一种爱护②它是一种责任③它是一种宽容④它是一种体贴⑤它是一种理解 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③④⑤ 8.放学路上,小蓉捡到一个装有证件和大量现金的钱包。小蓉把钱包带回了家,准备第二天交给老师。妈妈知道后对小蓉说:如果你是失主,你是不是很想尽快找到钱包?小蓉妈妈的这种想法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 )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对他人要有尊重和友善的态度 C.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D.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9.小冬是初二学生,学习成绩很好,但从不愿意帮助别人,还常常给同学起绰号、叫绰号,因此同学们都疏远他。小冬之所以没有朋友,原因是( ) A. 成绩好,不需要朋友 B. 同学们都很忌妒他 C. 他不是以欣赏的眼光看人,而是以挑剔的眼光看人 D. 别人都对他有所求 10.一个懂得欣赏他人的人,就能够( ) ①获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②获得友善和感激 ③被别人接纳和理解 ④得到所有的关爱,成就任何一件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11.换位思考要求我们( )①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对方联系起来 ②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 ③对交往对象切身关注,深入对方内心世界 ④自己喜欢的事,一定要让别人喜欢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2.尊重他人、平等待人、取长补短的现实基础是( ) A.人与人之间的差异B.人与人之间的合作C.人与人之间的一致性D.人与人之间的竞争 13.下列行为属于不尊重他人的行为是( ) A. 扶残疾人上车 B. 和朋友主动打招呼 C.在车上对穿脏衣服的打工者甩白眼 D. 领盲人过马路 14.下列行为属于尊重社会的行为是( ) A. 大声喧哗 B. 在花园攀折花木 C. 图方便践踏草坪D. 将脏物扔进垃圾箱 15.尽管我们每个人的境遇和条件不同,但人生来平等。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在_______上的平等。( )①智力 ②体力 ③财力 ④人格 ⑤法律地位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④⑤ D. ①②④⑤ 16.下列提法中,不能体现出宽容的是( )A. 宰相肚里能撑船 B.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C.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D.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17.语文课上,老师误以为张辉违反课堂纪律,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张辉觉得很委屈,与老师在言语上发生了冲撞,这时张辉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 ①对老师怀恨在心,从此上课时故意与老师作对 ②主动找老师承认自己太冲动,请老师原谅 ③有意识地疏远老师,避免再次发生冲突 ④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主动找老师把问题解释清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C. ②④ D. ①③④ 18.在我们同学当中,有的相貌出众,有的相貌平平;有的天资聪颖,有的才思愚钝;有的善于交往,有的怯懦拘谨。对此我们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①增强平等意识②平等对待他人③互相取长补短④追求绝对平等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二)、请你辨析 19.如果是自己喜欢的事,就一定要说服好朋友和自己共同喜欢。 三)、请你观察与思考 20.一位八年级女生小莉在交给老师的日记里写了一件烦恼的事:有一次,她把自己一只心爱的钢笔借给好友用。结果那位朋友不小心把钢笔给弄坏了。自己不好意思让她赔,生怕因为这件事而失去了好朋友;但是不让对方赔自己又不情愿,于是小莉很苦恼。语文老师看完日记后,在她日记里写道:“笔坏了,可以再买;友谊要是破碎了,能弥补回来吗?”后来得知,小莉原谅了那位朋友,她们俩现在处的很好。 阅读材料,简要回答问题:(1)小莉是如何化解心中苦恼的? (2)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别人的过失?(3)学会宽容有何重要意义? 21.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对人类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他为我们提供衣食之源,具有独一无二的物质价值,它是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它创造了和谐的、充满生机的各种自然美和生态美,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又有很大的道德价值。 (1)说说你在脏、乱、差、吵环境下的情绪体验。 (2)体验清洁、优美、整齐、安静的环境带给自己的好心情。(3)出于对大自然的尊重,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四、活动与探究题: 22.我们可以从下列细节中体验到温家宝总理的爱民情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四川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看望在地震中受伤的群众。当他来到都江堰市新建小学学生王佳淇的病床前时,俯下身子,拿起王佳淇的小手说道:“来,摸摸爷爷的脸。” “世界艾滋病日”当天,温家宝总理胸佩象征着关爱艾滋病患者的红丝带来到北京地坛医院的“红丝带之家”,与3名因输血感染的患者一一握手,并肩坐在一起攀谈起来。 广厦重庆一建农民工给温总理写信汇报了一年多来的生产生活情况。温家宝总理作出批示:“转告来信的农民工朋友们,来信及所附照片、歌词、唱碟都已收到,非常高兴,请转致我对大家的问候,希望他们工作和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在第24个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邀请8位来自一线的教师,参观中南海,他亲自为他们带路,并且为他们作了详细的讲解。 (1)从这些细节中可以看出温家宝总理为人处世的一条原则是什么? (2分) (2)请你谈谈对这一原则的认识。(4分)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坚持这一原则? (4分) 23.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种不起眼的动物叫吸血蝙蝠。它的身体极小,却是野马的天敌。它在攻击野马时,常附在马腿上,用锋利的牙齿极敏捷地刺破野马的腿,然后用尖尖的嘴吸血。无论野马怎么蹦跳、狂奔,都无法将它驱逐。它直到吸饱吸足,才满意地飞去。而野马常在暴怒、狂奔、流血中无可奈何地死去。动物学家们在分析这一问题时。一致认为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是微不足道的,远不会让野马死去,野马的死亡是它暴怒的习性和狂奔所致。人们可能会哀叹野马因“小不忍”而暴怒、狂奔乱了“大谋”——失去了生命,其实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也有类似的行为和报应。 (1)这段文字提醒我们人类应该具有什么美德? (2)我们人类为什么要具有这种美德呢? (3)如果人类也像野马这样易暴怒,其后果是什么? (4)人类怎样才能摆脱这种困境?-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有他人天地宽 2019-2020年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四单元第九课心有他人天地宽复习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 2020 年级 政治 上册 第四 单元 第九 他人 天地 复习 新课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3329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