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朋友遍天下》教学设计.doc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朋友遍天下》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朋友遍天下》教学设计.doc(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朋友遍天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了解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史实,以及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并在万隆会议上进行外交斗争的情况。(2)记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和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的重大事件,认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在中国外交史上的重大作用。(3)理解中美、中日建交以及20世纪90年代我国奉行的全方位的和平外交政策。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时代》周刊对中国领导人的形象刻画的改变,认识中国在国际上变化的情况。(2)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基础知识,在合作探究中提升问题分析的能力。(3)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了解新中国的重大外交活动,使学生认识外交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培养学生自觉关心时政、关心国家大事的意识。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建交。 教学难点 :中美关系的演变、中国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三、教学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方法 导学、讨论、点拨、训练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1)学习历史要注重材料的收集 (2)《时代》周刊 88年,记录世界进程,通过封面人物了解历史 共35位中国人 (3)50年代《时代》周刊上的毛泽东、周恩来 (蝗虫、凶龙)敌视中国,歪曲、丑化中国国际形象(不友好) 社会制度不同 引起巨人对中国的恐惧 观看课件,接受知识 说明美国人的态度 -----中国要树立新形象,开拓新局面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导学:时间、内容、意义 (2)点拨: 传递出来的信息是什么? 自主探究当堂记忆 平等、和平 二、万隆会议 在更大的范围内表明中国的外交政策 (1)导学:时间、国家、贡献、精神 (2)点拨:求同存异 “同”与“异”分别是什么? (3)小结50年代:逐渐改变形象,建交国家增多(五十年代23个,六十年代17个),发挥更大作用, 到了70年代—“好戏连台” 自主探究相关内容 先观看视频“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演讲”感受外交家的风采 再思考回答。 三、重返联合国 世界离开了中国就不是个完整的世界 (1)《时代》“中国人来了” (2)导学:时间、原因、意义 自主探究并回答相关内容 四、中美、中日建交 (1)点题:中美是世界大国,改善关系对两国的发展以及世界和平都有重要意义。 (2)《时代》 尼克松访华 (3)导学:时间、成果 日本 (4)《时代》邓小平 79两个月上封面(改革开放) (70年代67个国家建交) 自主探究相关问题 观看视频,感受美国对华立场的变化 五、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1)导学:政策、原因、成果 (2)点拨:全方位 朋友遍天下 自主探究 六、拓展提升 材料分析 旧中国和新中国的外交变化 屈辱外交—独立自立和平外交 原因: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启示:发展经济 树立大国形象 做材料分析题,体会新中国外交的变化 小结 三个阶段、重要事件 梳理知识结构 结语 国际舞台上国家间需要交流、合作、求同存异才能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形成和谐的国际关系 人与人之间同样也要交流、合作、求同存异,才会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朋友遍天下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朋友遍天下教学设计 2019 2020 年级 历史 下册 16 朋友 天下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3332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