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燃烧与灭火》教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燃烧与灭火》教案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燃烧与灭火》教案 新人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燃烧与灭火》教案 新人教版 课标要求: 认识爆炸发生的条件,了解防范爆炸的措施;认识促进燃烧的意义。 内容和学情分析: 在这以前学生结识了鞭炮的爆炸等现象,但还不能从理论上解释,还不能把燃烧和爆炸联系起来,这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爆炸发生的原理,怎样防范爆炸的发生。为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理解改变化学反应条件可以控制化学反应条件打下基础。 学习建议: 课下查阅资料,多了解煤气、天然气等家用燃气的使用;理解爆炸发生的条件、防暴的措施等。 学习目标: 认识爆炸发生的条件,了解防范爆炸的措施;认识促进燃烧的意义。 知识点(重点、难点): 重点:促进燃烧的方法及爆炸的原理。 难点:爆炸的原理及具体防范措施。 实验准备: 锌粒、稀硫酸;水槽、铁架台、弹孔橡皮塞、尖嘴玻璃管、弹簧夹、去底的塑料瓶、火柴等。 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激情引入 展示野炊画面: 同学们也进行过此类活动吧,你是怎样让篝火燃烧更旺的呢? 【板书】课题 燃烧及灭火 促进燃烧的方法 观看画面,热情高涨的回忆自己野炊的情形,回答自己使篝火更旺的方法。 以学生喜爱的活动导入,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环节二 探究使火燃烧更旺的方法 【谈话】刚才同学们谈到了怎样使篝火燃烧更旺的方法,请同学们观看老师演示乙炔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现象,并把观察到的现象填到课本P120的表格中。 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乙炔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燃烧的旺呢? 友情提示:可以阅读课本P121第一自然段寻找答案。 引导学生书写乙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引导学生完成课本活动天地6-4 大自然赋予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拿一块煤)这是我们常用的燃料----煤,你有哪些方法可以让它充分地燃烧? 引导学生归纳促进燃烧的一般方法 【板书】增大氧气的浓度或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你知道一氧化中毒是怎么一回事吗?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21多识一点 【过渡】在春节你家放鞭炮吗?你知道爆炸的原理吗? 观察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 小组讨论,阅读课本P121第一自然段后回答: 在一定空间内,乙炔分子在空气中不如在氧气中和氧分子碰撞的次数多。 书写方程式 独立完成活动天地6-4 归纳促进燃烧的一般方法: 增大氧气的浓度或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思考回答后阅读课本P121多识一点 培养学生观察、阅读、分析问题的能力。 渗透分子碰撞理论,使学生理解分子碰撞理论。 复习巩固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拓展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安全意识。使学生认识到燃料充分燃烧不仅节约能源还能保护环境。 环节三 爆炸是如何发生的 引导学生讨论课本P122交流共享 教师演示课本P122实验探究6-1 边演示边讲解注意事项。 提出问题:为什么刚开始时氢气能够在导管的尖嘴处安静的燃烧,而片刻后却发生爆炸了呢? 从我们点燃氢气到氢气发生爆炸这个过程中,塑料瓶中的氢气发生了哪些变化?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122-123且认识课本P123图片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123多识一点 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 【问题引领】通过促进燃烧的方法和爆炸原理的学习,对你有何启示? 小组内讨论 观看实验、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阅读课本P122-123理解爆炸的原理及生活中防范爆炸的方法。 观看图片记住标识 阅读课本P123多识一点 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理解爆炸极限的概念。 小组内讨论后班内交流展示: 任何反应都需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使之满足人们的需要。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猜想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阅读、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了解爆炸极限,使学生学会防范爆炸的知识。 提升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 环节四 课堂检测: 见附件 环节五 总结与提升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知识。 对照板书回顾知识。 巩固知识,提高学生归纳整理能力。 布置作业:(任意完成下列一项) 1. 到网上查询灭火的方法及各种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2. 常见火灾的防范措施及火灾中的自我防护。 板书设计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一、 促进燃烧的方法 1、方法:增大氧气的浓度或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原因:可燃物分子与氧分子碰撞机会增大。 二、爆炸 涵义:在有限空间内气体体积急剧膨胀,从而引起爆炸。 分类: 物理性爆炸 如:气球吹爆 化学性爆炸 如:鞭炮爆炸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充分利用各种生活资源,挖掘教材,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课堂活而有序、活而有效,教师起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等作用,及时有目的地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作用。 不足之处:讨论问题过细,花费时间较长。说明什么时候探究、什么时候讨论,要探究多长时间,讨论什么问题、讨论多长时间等,是需要调整、思考的问题。 建议:在教学实践中,以教研室网站为载体,同学科的老师建立一个共享素材库,可解决在制作课件和收集素材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问题。 附件:课中检测 1.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 2.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其中“火要虚”的意思是说:燃烧木柴时,通常架空些,才能燃烧得更旺。“火要虚”的实质是 A.散热的速度加快B.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木柴的着火点降低D.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右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3)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熔点╱℃ 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70 300∽550 约600 铁 1535 2750 约1800 钠 97、8 883 约1400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但生活中木炭燃烧时会产生火焰,其原因可能是 。 课中检测答案: 1.D;2.B;3.(1)3Fe+2O2Fe3O4(2)气态(3)沸点有 (4)木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等可燃性气体继续燃烧产生了火焰-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燃烧与灭火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燃烧与灭火教案 新人教版 2019 2020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第六 单元 燃烧 灭火 教案 新人
装配图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3341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