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第1节 力(第2课时 力的三要素与力的作用的相互性)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第1节 力(第2课时 力的三要素与力的作用的相互性)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第1节 力(第2课时 力的三要素与力的作用的相互性)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第1节 力 第2课时 力的三要素与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1.能通过实验和对生活中的相关现象的分析、归纳,了解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 2.会画力的示意图,并能根据力的示意图判断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通过控制变量法来探究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 2.通过屏幕展示、老师讲解、学生练习并及时纠正让学生掌握画力的示意图的方法;同时通过课堂小结归纳作图的注意事项和记忆口诀。 3.通过探究活动感悟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1.对于抽象的概念,通过科学的实验探究和科学归纳,引导学生对现象和事物进行认真观察和比较,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2.通过作力的示意图,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3.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1.知道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 2.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作力的示意图。 扳手、两块条形磁铁、两根弹簧、多媒体课件等。 一、问题引入 1.提出问题: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比一比:前后排的同学之间进行掰手腕比赛,比一比谁能取得胜利,谁的力大。 2.让学生提出猜想: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有关。 3.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根据第1课时中观察力的作用效果的实验、图片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论证。(以踢足球为例) (1)踢球时,用的力越大,球飞得越远,说明什么? (2)对球施加不同方向的力,球向不同的方向运动,说明什么? (3)罚任意球时,脚接触球不同的部位,球飞出的弧线不同,说明什么?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1.力的三要素。 教师可以从“开门”或“用扳手拧螺母”的实例来引出力的三要素。 推力离门轴较远比推力离门轴较近更容易推开门。用扳手拧螺母,手握在扳手的末端比握在中间更容易把螺母拧紧。拧螺母时,顺时针转动可将螺母拧紧;逆时针转动可将螺母拧松。 首先要注意选择力气悬殊的两名同学方便比较,其次要注意作用点要在同一位置。这个活动一是能较好地说明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二是活跃课堂气氛,应该让学生试一试。没机会亲自试一试的同学课后可做一做。 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作用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大小、方向有关。 2.力的示意图。 要想把一个力完整地表示出来,就要把力的三要素都要显示出来。在物理学上我们是怎样表示力的呢?下面请同学看课本“力的示意图”的相关内容,交流讨论力的示意图是如何表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的。 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个箭头,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 线段的长短 表示力的大小 箭头 表示力的方向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 表示力的作用点 例题:用50N的拉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前进,请画出力的示意图。 小组讨论:(选一个同学在黑板上展示) 师生根据学生所画的情况进行纠正,强调并归纳作图步骤。 画力的示意图步骤: (1)确定受力物体; (2)在受力物体上找到作用点; (3)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 (4)标出力的大小和单位。 探究点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从生活中的经验我们可以知道,用手提一桶水时,会感到手也受到水桶向下的拉力;用脚踢球时,脚也会感到疼。为什么我们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自己也会有受力的感觉呢? 1.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 (1)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把两块条形磁铁A、B固定在小车上,将它们的同名磁极相对,将两个小车在水平桌面上相互靠拢。要求学生注意观察以下三种情况下的现象: ①按住磁铁A,释放磁铁B; ②按住磁铁B,释放磁铁A; ③同时释放两个磁铁。 现象表明:磁铁A对磁铁B施加排斥力的同时,磁铁B也对磁铁A施加排斥力。 (2)两根弹簧互相拉伸:两手分别拉两根弹簧的两端,两根弹簧另一端相连,有什么现象发生? 现象表明:一根弹簧对另一个弹簧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根弹簧的力。 学生实验: (1)用手拍桌子; (2)学生两只手互相拍打。 问问学生的感受,分析原因。 2.归纳总结。 一个物体在对别的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要受到别的物体对它施加的力。因此,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三、板书设计 第1节 力 第2课时 力的三要素与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1.力的三要素: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举例、分析、讨论,概括出以下三个有关力的实质性的内容:(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2.本节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力的概念,比较抽象,教学要求不宜过高、过急,力的概念在今后的教学中还会逐步深化。通过多媒体,可以向学生提供大量的、直观的感性材料,从而比较容易突破难点,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把握知识。-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第1节 力第2课时 力的三要素与力的作用的相互性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19 年春八 年级 物理 下册 第七 课时 三要素 作用 相互 教案 新版 新人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3347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