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 第二学期(试验本)第5章第三节 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教案 上海版.doc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 第二学期(试验本)第5章第三节 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教案 上海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 第二学期(试验本)第5章第三节 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教案 上海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 第二学期(试验本)第5章第三节 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教案 上海版 教学设计: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维持生态平衡对人类的意义,以及如何维持生态平衡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1、生态平衡的概念 2、生态平衡的基本特征 3、生态失衡的原因 4、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1、以生物圈II号引发学生对生态平衡的认识 2、由最简单的食物链关系引导学生知道生态系统自动调节的途径。 3、由学生举例说明人为因素引起的生态系统失衡。 4、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持和建立生态平衡 情感态度与价值:1、明白以人类现代科技无法复制出一个类似地球的生态环境,知道地球生态维持的重要性。 2、懂得保护物种的多样性,本能地排斥捕杀野生动物。 教学重点:1、生态平衡的概念及特征 2、生态平衡自动调节的途径 3、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教学难点:1、生态平衡自动调节的途径 2、生态平衡破坏的原因 3、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的关系 板书设计: 第三节 生态平衡 一、生态平衡的建立和维持 1、概念: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结构和功能较长时间地保持不变,各种成分之间维持着一种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动态平衡。 2、生态平衡的特点: (1) 阶段性 (2) 稳定性 (3) 平衡性 (4) 动态性 二、生态平衡的自动调节 1、 补偿作用 2、 自净能力 3、 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稳定性越强,反之亦然。 三、正确认识生态平衡 1、 生态系统调节能力有限 2、 平衡破坏不可逆转 3、 生态系统失蘅的原因 (1) 自然因素:火山、地震等 (2) 人为因素 <1>改变物种 <2>环境因素的改变 <3>信息交流系统的破坏 四、生物多样性 1、 概念:地球上所有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所拥有的基因,各物种与生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及其生态过程。 2、 内容: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3、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 (1)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是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提高而提高的。 (2) 丰富的多样性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程引入 请大家看书P87生物圈二号这个实验,然后请大家回答几个问题。生物圈二号因何建立,实验的结果是如何? 总结回答:生物圈二好的实验证明了,以人类现代科技无法复制出一个类似地球的生态环境,生物圈二号的生态环境不能维持一个平衡状态。由此我们引出一个生态平衡的概念: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结构和功能较长时间地保持不变,各种成分之间维持着一种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动态平衡。 学生回答 生态平衡的特征 生态平衡的调节途径 生态失衡的原因 生物多样性 由生物圈二号我们知道生态平衡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来建立和维持一个生态平衡呢?首先我们看下生态平衡有怎样的特点。 生态平衡是否是凭空出现的呢?当然不是,它也是通过一个长时间的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历程,只有进出成熟阶段才会出现生态平衡。其次生态平衡具有稳定性,有完整的营养结构和食物链来维持这个代偿的过程,对外界的干扰有一定的抵抗能力,以及受干扰后可以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能力。平衡性表现在散失的能量和从环境中获取的能量相对平衡。生态平衡又是一个动态的平衡,如何理解这个动态的平衡呢,大家看书P90野兔与山猫的数量关系。山猫以野兔为食,那么是否野兔的数量一直维持不变山猫也是呢?通过图我们可以发现,两者的数量是变化的,但是之间同时存在着关联,一般野兔数量减少,山猫的数量也会逐渐下滑,而野兔数量上升,山猫的数量也上升,这样就维持了一个动态的平衡。 既然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而且具有稳定性,即使被干扰后也能恢复,那也就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的能力。那么它是如何调节的。我们来看下野兔与草的关系。我们都知道野兔以草为食,野兔数量上升的话,必定导致草群数量的下降,同时野兔又因为食物的匮乏数量也集聚减少,使草群有时间进行补偿繁殖,草群多了,野兔数量又上升,就这样维持着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此外生态系统也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分解者可以把污染物进行降解成环境需要的无机物质。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它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反之亦然。那么我们之前所学的三中陆地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由强到弱是如何? 既然生态系统会自动调节我们还需要去保护生态平衡吗?其实生态系统调节的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干扰超出一定的限度,生态系统就会不可逆的破坏。就比如近几年全球沙漠化的范围越来越大,我国北京多次受沙尘暴的袭击都是因为生态平衡被破坏。那么生态平衡被破坏的原因有什么?首先自然因素不可少,地震、火山、海啸等导致部分环境的改变进而使一些生物灭绝的例子不在少数。但自然的因素毕竟不是最大的干扰因素,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自然环境的破坏变的更加严重。那么家觉得人为那些活动或者因素破坏的生态平衡?可以小组讨论一下。 总结讨论结果,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个是物种的改变,上海的水葫芦知道吗?它并不是本地物种,是作为一种饲料引进,结果在上海的许多水面早成了灾害性,导致河里鱼类大量死亡,这是人类有意引进造成,但有些是人类无意间带入也造成一定的危害。因为这些引进的物种在当地没有天敌,一旦适应了环境就会大量繁殖,与当地同类生物抢夺食物,进而泛滥。哈有就是环境的改变,近几年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使大量生物无法适应,还有酸雨是植被生存困难。还有信息交流系统的破坏,比如遗传因子的破坏等。 既然生态平衡那么重要,我们该如何保持生态平衡,你们想想看有什么办法来维持生态平衡。 总结学生回答,我们说过一个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其稳定性就越强。换句话说,在生物因素方面,生物越多越好。我们再来认识一个概念,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所拥有的基因,各物种与生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及其生态过程。它包括三方面的含义: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指生物的种类多样,遗传多样性指同种生物间有不同的变异存在,如豌豆有圆粒和皱粒之分。除了生物内部的多样还有生态系统多样。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起怎样的作用呢?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是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提高而提高的。丰富的多样性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因此我们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就是在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存空间。 森林>草原>荒漠 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小组讨论提出建议 课程结束 练习册P11~P13-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 第二学期试验本第5章第三节 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教案 上海版 2019 2020 年级 生物 第二 学期 试验 三节 生态平衡 教案 上海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3348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