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一单元 溶液 1.2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同步测试 (新版)鲁教版五四制.doc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一单元 溶液 1.2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同步测试 (新版)鲁教版五四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一单元 溶液 1.2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同步测试 (新版)鲁教版五四制.doc(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1.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铁粉末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盐酸,烧杯中相关量的变化与图像相符的是( ) A.B. C.D. 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3℃时,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B.t2℃时,甲和乙的溶液各100 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C.t1℃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各蒸发掉10g水,析出甲的质量大D.分别将100 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3℃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 3.实验室现要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50克,下列实验操作会使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 A.用量筒量取蒸馏水时,俯视读数 B.量筒中的水未完全倒入烧杯中 C.称量前游码未归零就调节天平平衡,后称量氯化钠 D.搅拌后,氯化钠充分溶解,玻璃棒带出少许溶液 4.(xx•封开县一模)如图所示图象关系合理的是( ) A.向pH=9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 B.在久置的NaOH溶液中加入盐酸 C.分别向稀盐酸中加入等质量的Fe和Mg D.向饱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 5.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的溶解度________(填“>”、“<”或“=”)丙的溶解度. (2) t2℃时,将100g水加入到盛有15g甲物质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甲物质的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t3℃ 时,乙的饱和溶液中一定含40g乙物质,此说法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 (4)t3℃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 (5)假设甲、丙均为白色固体,利用t3℃时的溶解度数据,________(填“能”或“不能”)鉴别出甲、丙两种物质. 6.用食盐和蒸馏水配制500g5%生理盐水,正确的操作步骤的是 A.计算、称量、溶解、量取B.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C.称量、量取、计算、溶解D.称量、计算、量取、溶解 7.若将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可以肯定的是( ) A.溶质质量都减少B.溶剂质量都增大C.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减小D.溶液质量都增大 8.20℃时,将等质量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a、b溶液中的溶质质量相等B.图乙a、b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C.图丙M表示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D.3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9.实验室有氧化镁和氧化铁的固体混合物32g,使之与400g质量分数为14.6%的盐酸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70.5g固体.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65%B.42.8%C.62%D.45.2% 10.如果配制8%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 ) A.称取的氯化钠固体质量偏大B.转移配制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C.量取水的体积偏小D.转移称量好的氯化钠固体时,有少量洒落在桌面 11.向100g10%NaOH溶液中加入12.5gNaOH固体,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A.12. 5%B.20.0%C.22.5%D.25% 12.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蔗糖溶液时,导致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偏大的可能原因有( )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B.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 C.用托盘天平称取蔗糖时,将蔗糖放在右盘,且称量时使用了游码D.用了含少量杂质的蔗糖配制溶液 1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B.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C.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大 D.饱和溶液恒温蒸发部分溶剂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不变 二、填空题 14.如图1是KNO3的溶解度曲线,小明参照如图2在常温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小明观察到A中所加固体全部溶解,则B中的现象是________. 实验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填字母)________D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 15.要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5%的NaCl溶液,需食盐________g;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食盐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1g以下用游码),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配制溶液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16.实验室欲配制35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用于农业上的选种实验.实验室中只有粗盐,为了使结果更准确,实验员决定先将粗盐提纯后再配制. (1)粗盐提纯的过程为:溶解→操作A→蒸发.操作A的名称为________;该步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2)需要精盐的质量为56g,水的质量为294g.配完溶液后发现,在用托盘天平称量精盐时,砝码和药品位置放颠倒了,(5g以下用游码).若其它操作均正确,则该实验员实际配制得到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为了使溶液合乎要求,应该采取的补救措施是________. 17.(1)将如图所示仪器的编号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①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需用的仪器 ________ .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需用的仪器 ________ .③进行过滤操作需用的仪器 ________. (2)做化学实验时,出现了以下情况,试从供选的可能原因中,选择恰当的答案用编号填入空格内: a.瓶底放了少量水或一薄层细沙; b.先停止通一氧化碳,后停止加热; c.瓶底未放少量水或一薄层细沙; d.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一氧化碳; ①做铁丝在氧气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炸裂 ________ . 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结束后,部分铜又变黑________. 18.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如图实验中,当试管1中气体的体积为8mL时,试管2中气体体积约为________mL,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水常用来配制各种溶液,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 . (3)农业生产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20%的NaCl溶液来选种.现将200g25%的NaCl溶液稀释为10%的NaCl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g. 三、实验探究题 19.请根据你学习的有关溶液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下列物质在水中能够配成溶液的是 (填字母) 。 A.氢氧化镁B.氯化镁C.金属镁D.植物油 (2)当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时,可采用__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 (3)20℃时,将25g 硝酸钾充分溶解在50g 的水中,得到的溶液是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保留到0.1%) (4)40℃时,硝酸钾、氯化钾、A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___。 20.(xx•济宁)20℃时,分别将50g水倒入盛有20gNaCl和KNO3固体的烧杯中,充分搅拌,随温度变化,实验现象如图1所示. 请参考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回答: (1)分析实验现象,甲、乙烧杯中对应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 (2)30℃时,甲、乙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甲________乙(填“>“、”<“或“=”) 四、综合题 2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1)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g; (2)欲将40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3)40℃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到20℃,所得甲物质溶液的质量________(选填“>”或“=”或“<”)乙物质溶液的质量. (4)下表为K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48.3 51.1 ①由上表可推测KCl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②在10℃时,向100g水中加入40g KCl固体,充分混合溶解后所得溶液为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此过程中的玻璃棒的作用为________;将其温度升高到50℃时,若不考虑溶剂的变化,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2.某兴趣小组测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假设该样品中只含有氯化钠一种杂质),取样品13.25g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CO2气体的质量与滴加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g; (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3)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3.(xx•湘西州)某工厂化验室用稀硫酸处理造纸厂产生含有氢氧化钠的废水.现称取废水样品80g倒入烧杯中,逐滴加入10%的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消耗稀硫酸98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SO4+2NaOH═Na2SO4+2H2O) (1)氢氧化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2)求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要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A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1)< (2)不饱和 (3)错误 (4)甲<丙<乙 (5)能 6.【答案】B 7.【答案】C 8.【答案】B 9.【答案】B 10.【答案】B 11.【答案】B 12.【答案】A 13.【答案】D 二、填空题 14.【答案】固体未全部溶解;A、C、D;37.5% 15.【答案】16.5;偏小;搅拌,加快溶解速度 16.【答案】过滤;引流;15.5%;再向该溶液中加入2g氯化钠,用玻璃棒进行搅拌 17.【答案】A、E;B、D;B、C;c;b 18.【答案】4;2H2O2H2↑+O2↑;硝酸钾;300g 三、实验探究题 19.【答案】(1)B (2)降温结晶 (3)饱和;26.5% (4)硝酸钾> A > 氯化钠 20.【答案】(1)氯化钠、硝酸钾;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 (2)< 四、综合题 21.【答案】(1)40 (2)加水或降温 (3)< (4)增大;饱和;加快溶解速率;28.6% 22.【答案】(1)4.4 (2)解:设样品13.25g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与62.9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Na2CO3+2HCl= 2NaCl+H2O+ CO2↑, 106 117 44 x y 4.4g = = , x=10.6g,y=11.7g, 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100%=80% (3)解:样品中含有的NaCl的质量为:13.25g﹣10.6g=2.65g, 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3.25g+62.9g﹣4.4g=71.75g, 恰好安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20%, 答: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80%,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23.【答案】(1)40% (2)10%的硫酸溶液98g中含溶质的质量为98g10%=9.8g, 设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 H2SO4+2NaOH═Na2SO4+2H2O 98 80 9.8g x x=8g, 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10%, 答: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0%.-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一单元 溶液 1.2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同步测试 新版鲁教版五四制 九年级 化学 第一 单元 组成 定量 表示 同步 测试 新版 鲁教版 五四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3356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