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高效作业 冀教版.doc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高效作业 冀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高效作业 冀教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浣溪沙 课前预习 ☆ (人人必做) 1、作者简介 李白,字 ,号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 。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 ”,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苏轼(1037-1101), 文学家、书画家。字 ,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2、注释 ①、王昌龄: ②、左迁: ③、杨花: ④、子规: ⑤、龙标: ⑥、随风: ⑦、夜郎: ⑧、簌簌: ☆☆开放题(部分学生选做) 3、背景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也是璀璨的群星之一,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特别擅长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王昌龄贬龙标尉的时间不可确考,有人推测大约在天宝七八年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此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课堂练习 ☆(人人必做) 1﹑根据译文,理解这首诗的大致意思.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赏析: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课后作业 ☆(人人必做) 1、“左迁”一词的意思是 。 2、“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落尽,子规啼叫,诗人撷取这两种景物加以描写,既点明了作诗时间,又采用 手法,抒发了 。 3、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将“愁心”形象地寄给“明月”,随朋友直到僻远之地。 B、朋友被贬僻远之地,诗人用夜郎之名,使人联想古夜郎国,以见其边远。 C、诗人同情友人的不幸遭遇,把“愁心与明月”一起寄给身处夜郎的友人。 D、这是一种艺术想象,最能体现诗人内心同情的深切和真挚。 ☆☆开放题(部分学生选做) 4、诗歌中寓情于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杨花落尽子规啼”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5、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6、首句中两种景物的描写,既点明了节令是 ,又含有 7、三、四两句抒情,运用 ,表达了 8、古人论诗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意即描写景物也是为了抒情。李白诗中可为例的一句是: 。 9、表现对远方朋友的慰问,表现挂念友人命运之情无时不在,并有此心明月可以作证的诗句: 10、本诗表达悲凉气氛的句子: 11、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1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D.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知人心,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E.诗歌想像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高效作业 冀教版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一 单元 闻王昌龄 左迁 龙标遥有 高效 作业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3371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