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2 热学、热机复习与综合应用检测.doc
《北京市中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2 热学、热机复习与综合应用检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中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2 热学、热机复习与综合应用检测.doc(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热学、热机复习与综合应用 1、 选择题 1、下列温度中,约在36~37℃之间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 B.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C.冰箱冷藏室的温度 D.人感觉舒适的环境的温度 2、图中,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 ) 3、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吸热的是( ) A.游泳结束上岸后感到有点冷 B.加冰块使饮料温度降低 C.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 D.向地上洒水降低环境温度 4、在严寒的冬季,小满到滑雪场滑雪,恰逢有一块空地正在进行人工造雪.他发现造雪机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地将水吸入,并持续地从造雪机的前方喷出“白雾”,而在“白雾”下方,已经沉积了厚厚的一层“白雪”,如图所示.对于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这种物质发生最主要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凝固 B.凝华 C.升华 D.液化 5、“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节选自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请你指出包含了凝固这种物态变化的一项是( ) A.风雨送春归 B.飞雪迎春到 C.已是悬崖百丈冰 D.犹有花枝俏 6、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沸腾,后凝固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蒸发,后沸腾 7、下列四个实验中,能够使蒸发加快的是(多选)( ) A.给盛水的饮料瓶加上盖 B.用电吹风把湿头发吹干 C.将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放入冰箱冷藏 D.将湿衣服摊开晒在通风向阳处 8、炎热的夏天,课桌上一个杯子中有一把金属勺,把热水瓶中的开水(略低于100℃)倒入杯中,一会儿金属勺熔化了,当杯中的水温降为室温(26℃)后,杯中凝固出一金属块.关于这种金属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金属熔点高于100℃ B.该金属熔点低于26℃ C.该金属凝固点高于100℃ D.该金属凝固点低于100℃ 9、用电热壶烧水时,水沸腾后,从壶嘴里冒出“白气”;夏天打开冰棒纸时,可以看到冰棒周围也出现“白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壶嘴里冒出的“白气”,是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 B.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棒发生升华形成的水蒸气 C.在这两种“白气”形成的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 D.这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10、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其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的是( ) 11、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碟子中的酒精蒸发变少 B.建筑工地上尘土飞扬 C.空气中PM2.5超标形成雾霾 D.两个干净的铅块粘在一起 12、下列四个实例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烧开时,水蒸气顶起壶盖,使水蒸气的内能增加 B.冬天搓手取暖,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手的内能增加 C.两铅柱削平压紧,下面吊一钩码也不能将其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D.电风扇吹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电风扇降低了空气的温度 13、李喜欢喝咖啡,冲调咖啡时总能闻到浓浓的香味.以下关于咖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咖啡在变冷的过程中,内能不断增加 B.咖啡在变冷的过程中,以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内能 C.咖啡香飘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运动 D.咖啡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14、下列有关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不变,它的内能一定不变 B.物体内能增加,它一定吸收了热量 C.物体放出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降低 D.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 15、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 A.甲液体的内能比乙的大 B.温度升高液体分子运动变慢 C.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的大 D.乙液体的比热容比甲的大 16、下列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一些物质的比热容[单位:J/(kg℃)] 水 4.2103 冰 2.1103 酒精 2.4103 蓖麻油 1.8103 甘油 2.4103 沙石 0.92103 煤油 2.1103 铝 0.88103 A.1 kg铝的比热容是2 kg铝的比热容的 B.工厂里冷却塔大多用水作为冷却剂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 C.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 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较大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杯水的比热容比一桶水的比热容小 B.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C.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 D.长时间压在一起的铅板和金板互相渗入,这种现象是扩散现象 18、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 ) A.公路上大雾弥漫 B.花棚里香气扑鼻 C.湖面上柳絮飘扬 D.氧气被压缩进钢瓶 19、用“分子动理论”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A.水结冰——分子发生变化 B.气体易被压缩——分子间隔大 C.水加糖变甜——分子不停地运动 D.铁块很难压缩——分子间存在斥力 20、如图所示实验不能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解释的是( ) A. 闻到气味 B.气体混合 C.刻出划痕 D.品红溶液 21、登山时喝空的矿泉水瓶,拧紧瓶盖.下山后瓶子变瘪,瓶内的气体分子( ) A.个数减少 B.质量减小 C.间隔减小 D.体积减小 22、用分子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间隔 B.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分子间存在斥力 C.闻到路边怡人的花香——分子不停地运动 D.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分子间存在引力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杯水温度相同,内能也一定相同 B.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C.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工厂里的冷却塔常用水作为冷却介质 D.质量、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放出相同热量后,水的温度高于煤油的温度 24、下列生活实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冬天人们常用双手互相摩擦取暖 B.用茶壶烧水,水烧开时,茶壶盖被顶起 C.钻木取火 D.四冲程汽油机的压缩冲程 25、《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引起了人们对饮食文化的关注,四川的腊肉、香肠受到人们的青睐,火锅更是以麻、辣、鲜、香吸引着众多食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比较远的地方就能闻到火锅味,说明分子只在高温下运动 B.在腌制腊肉时,要把盐涂抹均匀,是因为盐不会扩散 C.灌制好香肠后,要晾在通风的地方,是为了防止水分蒸发 D.往火锅里加入食材,食材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 26、现代汽车的发动机一般都是四冲程内燃机,其四个冲程如图所示,其中做功冲程是( ) 27、关于热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效率越高的热机功率也越大 B.汽油机和柴油机均属于内燃机,工作时它们点火的方式也相同 C.汽油机工作时汽油在汽缸里燃烧,汽油属于二次能源 D.使用热值高的燃料可提高热机的效率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10 ℃的冰块放在0 ℃的冰箱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内能会增加 B.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锯条从木板中吸收了热量 D.我们不敢大口地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 29、《舌尖上的中国2》聚集了普通人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如图所示,通过煎、炒、蒸、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 ) A.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铁的比热容大 B.炒: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 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 D.拌: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 二、填空题 30、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________℃,北京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4.7℃,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超市里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块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________(填“放”或“吸”)热,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 32、小明在一次测量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他的体温为________℃. 33、我国属于缺水的国家,污水净化有重要的意义.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它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________再________.(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34、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里面的液体有的用酒精,有的用水银.已知酒精和水银的熔点和沸点如下表所示,北方漠河地区冬季最低温可达-54℃,测此地冬季最低气温应选________温度计,测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应选________温度计.(填“酒精”或“水银”) 熔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57 35、温泉的开发是人们利用地热的一种形式.冬天,温泉水面的上方笼罩着一层白雾,这是温泉水先________后________形成的小水滴;雪花飘落到池水中立刻不见踪影,这是雪花________成水融入温泉水中.(填物态变化名称) 36、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________.如图是甲、乙两组同学绘制的沸腾图象,由图象可知,水在沸腾时的特点是:吸收热量,________.为合理缩短实验时间,________组应适当减少水的质量. 37、如图甲所示,在液体的表面上,某些能量较大的分子能克服液体内其他分子的束缚而“飞离”液体表面,这就是________;如图乙所示,在液体内部,有一些分子由于获得足够的能量,摆脱其他分子的束缚,进入液体内部的小气泡中,从而使小气泡逐渐变大并上升到液面,气泡破裂,其中的水蒸气“飞”到空气中,这就是________.(填汽化的两种方式中的一种) 38、将一温度为20 ℃质量为4.2 kg的铁块的温度升高到80 ℃,需要吸收___________J的热量.然后将其放入一个装有温度为10 ℃质量为1.15 kg的水的量热器中,最后水的温度将升高到___________ ℃.[忽略量热器吸热,c水=4.2103 J/(kg℃),c铁=0.46103 J/(kg℃)] 39、我国许多城市中建有大型绿地,绿地中的人工湖具有“吸热”功能,盛夏季节能大大减弱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某人工湖湖水的质量为1.0107 kg.若水温平均升高0.8 ℃,则湖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J;若这些热量被相同质量的砂石吸收(c水>c砂石),则砂石升高的温度_____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0.8 ℃.[c水=4.2103 J/(kg℃)] 三、实验题 40、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 (1)A组同学用的是如图甲所示装置,他们测出的水温将偏________(填“高”或“低”). (2)图乙是B组同学在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___℃. (3)B、C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将水加热到沸腾用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当时的大气压________(填“<”“>”或“=”)1标准大气压;B、C组得到b、c两种不同图象的原因可能是水的________不同. 41、在做“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时,小军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描绘成如图乙所示的图象. (1)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2)BC段表明该物质处于________态. (3)该物质的熔点为________. 四、综合题 42、从锅内热水中将刚煮熟的鸡蛋捞起来,直接用手拿鸡蛋时,会感觉较烫,待蛋壳上的水干了之后,感觉反而会更烫.请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造成前后感觉不同的原因. 43、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煤炉给8 kg的水加热,同时他们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加热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若在4 min内完全燃烧了1.4 kg的煤,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煤的热值约为3107J/kg,求: (1)经过4 min时间加热,水所吸收的热量. (2)煤炉烧水时的热效率. 参考答案 1、 选择题 1、A 2、C 3、B 4、A 5、C 6、A 7、BD 8、D 9、D 10、B 11、A 12、C 13、A 14、D 15、D 16、B 17、BD 18、B 19、A 20、C 21、C 22、B 23、CD 24、B 25、D 27、C 28、A 29、C 二、填空题 30、100 零下(或负)4.7摄氏度 31、熔化 吸 32、36 33、汽化(蒸发) 液化 34、酒精 水银 35、汽化 液化 熔化 36、温度计 温度保持不变 乙 37、蒸发 沸腾 38、115920 J;30 ℃. 39、3.361010J;大于 三、实验题 40、 (1)高 (2)92 (3)98 < 质量 41、(1)晶体 (2)固液混合 (3)0℃ 四、综合题 42、因为刚刚捞上来的蛋壳上附着一层水膜,开始时,水膜蒸发吸热,使蛋壳的温度下降,所以并不觉得很烫;经过一段时间,水膜蒸发完毕,由鸡蛋内部传递出的热量使蛋壳的温度重新升高,所以感到更烫手. 43、解:(1)经过4 min时间加热,水所吸收的热量:Q吸= cm(t-t0)=4.2103 J/(kg℃)8 kg(70 ℃-20 ℃)=1.68106 J (2)煤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Q放=mq=1.4 kg3107J/kg=4.2107 J 煤炉烧水时的热效率:η==100%=4%-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中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2 热学、热机复习与综合应用检测 北京市 中考 物理 二轮 复习 专题 突破 热学 热机 综合 应用 检测
装配图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3375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