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2讲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讲练结合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2讲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讲练结合学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第22讲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考纲解读
考点
考纲内容
高考示例
预测热度
物质的检验
掌握常见物质检验的方法
2017课标Ⅱ,13,6分
2015天津理综,2,6分
2013福建理综,10,6分
★★
物质的分离
和提纯
掌握常见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2017课标Ⅰ,8,6分
2015课标Ⅰ,26,14分
2014课标Ⅰ,26,13分
★★
分析解读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是人类从自然界获取有用物质及人工合成新物质的必需操作。为体现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该专题考点成为高考必考考点之一,可以以选择题形式直接考查,也可以是综合性实验题或工艺流程题中的某些设空。
命题分析
核心考点
1.Fe3+的检验 2.性质实验分析 3.NH3的检验 4.Ksp的应用
选项分析
A项,加KSCN溶液颜色不变,说明Fe3+不存在,则反应Fe+2Fe3+ 3Fe2+已发生,反应中Fe作还原剂,Fe2+为还原产物;B项说明CO2转变成了碳单质,CO2体现氧化性;C项,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是NH4HCO3分解产生的NH3,根据现象无法得出NH4HCO3是否显碱性;D项,实验现象说明产生了AgI沉淀而没有产生AgCl沉淀,则Ksp(AgI)
Ksp(AgI),有AgI固体产生11时CaSO4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为 ;
能提高其转化速率的措施有 (填序号)。
A.搅拌浆料
B.加热浆料至100 ℃
C.增大氨水浓度
D.减小CO2通入速率
(2)当清液pH接近6.5时,过滤并洗涤固体。滤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两种阴离子为 和 (填化学式);检验洗涤是否完全的方法是 。
(3)在敞口容器中,用NH4Cl溶液浸取高温煅烧的固体,随着浸取液温度上升,溶液中c(Ca2+)增大的原因是 。
答案 (12分)(1)CaSO4+2NH3H2O+CO2 CaCO3+2NH4++SO42-+H2O或CaSO4+CO32- CaCO3+SO42- AC
(2)SO42- HCO3- 取少量最后一次的洗涤过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不产生白色沉淀,则表明已洗涤完全
(3)浸取液温度上升,溶液中c(H+)增大,促进固体中Ca2+浸出
7.(2014课标Ⅰ,26,13分)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实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cm-3)
沸点/℃
水中溶解性
异戊醇
88
0.812 3
131
微溶
乙酸
60
1.049 2
118
溶
乙酸异戊酯
130
0.867 0
142
难溶
实验步骤:
在A中加入4.4 g异戊醇、6.0 g乙酸、数滴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开始缓慢加热A,回流50 min。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MgSO4固体,静置片刻,过滤除去MgSO4固体,进行蒸馏纯化,收集140~143 ℃馏分,得乙酸异戊酯3.9 g。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的名称是 。
(2)在洗涤操作中,第一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 ,第二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 。
(3)在洗涤、分液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后 (填标号)。
a.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b.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
c.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下口放出
d.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上口倒出
(4)本实验中加入过量乙酸的目的是 。
(5)实验中加入少量无水MgSO4的目的是 。
(6)在蒸馏操作中,仪器选择及安装都正确的是 (填标号)。
(7)本实验的产率是 (填标号)。
a.30% b.40% c.60% d.90%
(8)在进行蒸馏操作时,若从130 ℃便开始收集馏分,会使实验的产率偏 (填“高”或“低”),其原因是 。
答案 (1)球形冷凝管
(2)洗掉大部分硫酸和醋酸 洗掉碳酸氢钠
(3)d (4)提高醇的转化率 (5)干燥 (6)b (7)c
(8)高 会收集少量未反应的异戊醇
8.(2016上海单科,16,3分)实验室提纯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的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操作Ⅰ是过滤,将固体分离除去
B.操作Ⅱ是加热浓缩,趁热过滤,除去杂质氯化钠
C.操作Ⅲ是过滤、洗涤,将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D.操作Ⅰ~Ⅲ总共需两次过滤
答案 C
9.(2013安徽理综,12,6分)我省盛产矿盐(主要成分是NaCl,还含有SO42-等其他可溶性杂质的离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由矿盐生产食盐,除去SO42-最合适的试剂是Ba(NO3)2
B.工业上通过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备金属钠和氯气
C.室温下,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食盐水中的溶解度
D.用酚酞试液可鉴别饱和食盐水和饱和纯碱溶液
答案 D
10.(2015浙江理综,29,15分)某学习小组按如下实验流程探究海带中碘含量的测定和碘的制取。
实验(一) 碘含量的测定
取0.010 0 molL-1的AgNO3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取100.00 mL海带浸取原液至滴定池,用电势滴定法测定碘含量。测得的电动势(E)反映溶液中c(I-)的变化,部分数据如下表:
V(AgNO3)/mL
15.00
19.00
19.80
19.98
20.00
20.02
21.00
23.00
25.00
E/mV
-225
-200
-150
-100
50.0
175
275
300
325
实验(二) 碘的制取
另制海带浸取原液,甲、乙两种实验方案如下:
已知:3I2+6NaOH 5NaI+NaIO3+3H2O。
请回答:
(1)实验(一)中的仪器名称:仪器A ,仪器B 。
(2)①根据表中数据绘制滴定曲线:
②该次滴定终点时用去AgNO3溶液的体积为 mL,计算得海带中碘的百分含量为 %。
(3)①分液漏斗使用前须检漏,检漏方法为 。
②步骤X中,萃取后分液漏斗内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③下列有关步骤Y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应控制NaOH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B.将碘转化成离子进入水层
C.主要是除去海带浸取原液中的有机杂质
D.NaOH溶液可以由乙醇代替
④实验(二)中操作Z的名称是 。
(4)方案甲中采用蒸馏不合理,理由是 。
答案 (共15分)(1)坩埚 500 mL容量瓶
(2)①
②20.00 0.635
(3)①向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水,检查旋塞处是否漏水;将漏斗倒转过来,检查玻璃塞是否漏水
②液体分上下两层,下层呈紫红色
③AB
④过滤
(4)主要由于碘易升华,会导致碘的损失
模拟演练
夯实基础
考点一 物质的检验
1.(人教必1,一-1-7,变式)某混合物中可能含有可溶性硫酸盐、碳酸盐及亚硫酸盐,为了检验其中是否含有硫酸盐,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
A.取少量混合物,溶于水后,加入BaCl2溶液
B.取少量混合物,溶于水后,加足量稀硫酸,再加入BaCl2溶液
C.取少量混合物,溶于水后,加足量稀硝酸,再加入BaCl2溶液
D.取少量混合物,溶于水后,加足量稀盐酸,再加入BaCl2溶液
答案 D
2.(2018浙江“七彩阳光”联盟期初联考,10)下列关于某些物质的检验方法或结论正确的是( )
A.某固体焰色反应呈黄色,则一定存在钠盐
B.某溶液能使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则该溶液一定为氯水
C.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
D.向某物质中滴加盐酸后,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产生,证明含CO32-
答案 C
3.(2018吉林四盟校期中联考,14)只用一种试剂可区分Na2SO4、MgCl2、FeCl2、Al2(SO4)3、(NH4)2SO4五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
A.NaOH B.H2SO4
C.BaCl2 D.AgNO3
答案 A
4.(2017吉林通化一检,15)欲在有Y存在的情况下,用一种试剂Z来检验盐溶液中的离子X,下表中对应的试剂Z合理的是( )
A
B
C
D
试剂Z
氨水
硝酸银溶液
硫酸钠溶液
硝酸钡溶液
X
Mg2+
Cl-
Ba2+
SO42-
Y
Al3+
CO32-
Mg2+
SO32-
答案 C
5.(2017四川成都五校联考,17)下列气体的制备和性质实验中,由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选项
试剂
试纸或试液
现象
结论
A
浓氨水、生石灰
红色石蕊试纸
变蓝
NH3为碱性气体
B
浓盐酸、浓硫酸
pH试纸
变红
HCl为酸性气体
C
浓盐酸、二氧化锰
淀粉碘化钾试液
变蓝
Cl2具有氧化性
D
亚硫酸钠、硫酸
品红溶液
褪色
SO2具有还原性
答案 D
6.(2017河南洛阳统考,15)在某钠盐溶液中,除Cl-之外可能还含有等物质的量的下列阴离子中的一种或多种:SO32-、CO32-、SiO32-、I-、NO3-、SO42-。在此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产生气泡,溶液颜色变深,但仍澄清,并且原溶液中的阴离子种类减少了3种。关于此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中可能含有SiO32-
B.生成的气体中一定有NO,可能含有CO2
C.溶液中减少的离子是SO32-、I-、NO3-
D.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答案 C
7.(2017河北廊坊期末,9)对未知溶液,下列实验事实陈述正确,并且操作和结论有因果关系的是( )
操作
结论
A
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SO42-
B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原溶液中有Na+无K+
C
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色
原溶液中一定有KI
D
向盐溶液中滴加几滴浓NaOH溶液,微热,再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
原溶液中无NH4+
答案 D
8.(2016湖北襄阳四校期中,14)下列有关离子检验的操作和实验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盐酸酸化,沉淀不溶解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
浓硫酸滴入蔗糖中,搅拌得黑色蓬松的固体并有刺激性气味
该过程中浓硫酸仅体现吸水性和脱水性
C
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铝箔熔化,但不滴落,好像有一层膜兜着
铝易被氧化;铝的熔点比氧化铝的低
D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答案 C
9.(2016河北衡水中学二调,8)在某澄清、透明的浅黄色溶液中,可能含有H+、NH4+、Fe3+、Ba2+、Al3+、SO42-、HCO3-、I-八种离子中的几种,在检验方案设计时初步分析溶液中最多可含的离子(不包括OH-)有( )
A.5种 B.6种 C.7种 D.8种
答案 A
10.(2017陕西汉中二检,27)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其用量。某兴趣小组进行下面实验探究,查阅资料知:
①2NO+Na2O2 2NaNO2;
②2NO2+Na2O2 2NaNO3;
③酸性KMnO4溶液可将NO2-氧化为NO3-,MnO4-被还原成Mn2+。
Ⅰ.产品制备与检验: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NaNO2。
(1)写出装置A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装置B的作用是 ;盛浓硝酸的仪器名称为 。
(3)有同学认为装置C中产物不仅有亚硝酸钠,还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为制备纯净的NaNO2,应在装置B、C间增加一个干燥管。在干燥管中盛放的试剂名称为 。
(4)请设计实验,检验装置C中NaNO2的存在(写出操作、现象和结论) 。
Ⅱ.含量的测定。
称取装置C中反应后的固体4.00 g溶于水配成250 mL溶液,取25.00 m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 0 mol/L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滴定次数
1
2
3
4
KMnO4溶液体积/mL
20.60
20.02
20.00
19.98
(5)第一组实验数据出现异常,造成这种异常的原因可能是 。
A.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B.锥形瓶洗净后未干燥
C.滴定结束后仰视读数
D.滴定结束后俯视读数
(6)根据表中数据,计算所得固体中亚硝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
答案 (1)C+4HNO3(浓) CO2↑+4NO2↑+2H2O
(2)将NO2转化为NO,同时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或制取NO) 分液漏斗
(3)碱石灰
(4)取少量装置C中产物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滴加少量酸性KMnO4溶液,若溶液紫色褪去,说明C中产物含有NaNO2
(5)AC
(6)86.25%
11.(2016福建莆田质检,26)醋酸亚铬水合物[Cr(CH3COO)2]22H2O是一种氧气吸收剂,为红棕色晶体,易被氧化,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水和乙醚(易挥发的有机溶剂)。其制备装置及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往三颈烧瓶中依次加入过量锌粒、适量CrCl3溶液。
②关闭K2打开K1,旋开分液漏斗的旋塞并控制好滴速。
③待三颈烧瓶内的溶液由深绿色(Cr3+)变为亮蓝色(Cr2+)时,把溶液转移到装置乙中,当出现大量红棕色晶体时,关闭分液漏斗的旋塞。
④将装置乙中混合物快速过滤、洗涤和干燥,称量得到2.76 g[Cr(CH3COO)2]22H2O。
(1)装置甲中连通管a的作用是 。
(2)三颈烧瓶中的Zn除了与盐酸反应生成H2外,发生的另一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实现步骤③中溶液自动转移至装置乙中的实验操作为 。
(4)装置丙中导管口水封的目的是 。
(5)洗涤产品时,为了除去可溶性杂质和水分,下列试剂的正确使用顺序是 (填标号)。
a.乙醚
b.去氧冷的蒸馏水
c.无水乙醇
(6)若实验所取用的CrCl3溶液中含溶质3.17 g,则[Cr(CH3COO)2]22H2O(相对分子质量为376)的产率是 。
(7)一定条件下,[Cr(CH3COO)2]22H2O受热得到CO和CO2的混合气体,请设计实验检验这两种气体的存在
。
答案 (1)保证分液漏斗中的液体顺利流下
(2)2Cr3++Zn 2Cr2++Zn2+
(3)关闭K1,打开K2
(4)防止空气进入装置乙氧化二价铬
(5)b、c、a
(6)73.4%
(7)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O2;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固体颜色由黑色变红色,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O
考点二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12.(2018河南、河北重点高中一联,4)《验方新编》中有如下叙述:“凡暑月身热昏沉,未明症候,恐是出丹。用生白扁豆数粒食之。如不知腥味,则以生白扁豆、水泡湿,研汁一小杯,调水一盏服之。即愈。”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
A.蒸馏 B.升华 C.浸取 D.分液
答案 C
13.(2018陕西西安中学摸底,5)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被提纯的物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NaBr溶液(NaI)
氯水、CCl4
萃取、分液
B
NH4Cl溶液(FeCl3)
NaOH溶液
过滤
C
CO2(CO)
CuO粉末
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D
SiO2(Al2O3)
NaOH溶液
过滤
答案 C
14.(2017辽宁铁岭协作体一联,1)下列分离物质的方法中,根据微粒大小进行分离的是( )
①分液 ②过滤 ③分馏 ④重结晶 ⑤渗析
A.②⑤ B.②④ C.①② D.①③⑤
答案 A
15.(2017江西红色七校一联,1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中为杂质),采用的试剂和除杂方法错误的是( )
序号
待除杂质
试剂
除杂方法
A
C2H4(SO2)
NaOH溶液
洗气
B
C6H6(Br2)
Fe粉
蒸馏
C
C6H5NO2(HNO3)
NaOH溶液
分液
D
C2H2(H2S)
CuSO4
洗气
答案 B
16.(2017江西南昌一模,1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方法最合理的是( )
物质
杂质
试剂
方法
A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饱和碳酸钠溶液
洗气
B
苯
苯酚
氢氧化钠溶液
分液
C
氯化钠溶液
碘化钠
氯水、酒精
萃取、分液
D
BaSO4
BaCO3
水
过滤
答案 B
17.(2017湖北八所重点中学第一次联考,3)实验室用溴和苯反应制溴苯,得到粗溴苯后,要用如下操作精制:①蒸馏;②水洗;③用干燥剂干燥;④10% NaOH溶液润洗;⑤水洗。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⑤③①
C.④②③①⑤ D.②④①⑤③
答案 B
18.(2016江西九江七校一联,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中的溴,分液时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下端放出
②乙酸与乙醇的混合溶液可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
③在含FeCl2杂质的FeCl3溶液中通足量Cl2后,充分加热,除去过量的Cl2,即可得到较纯净的FeCl3溶液
④利用饱和Na2CO3溶液能够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
⑤加稀盐酸后过滤,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镁粉和铝粉
⑥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KNO3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
⑦将O2和H2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以除去其中的H2
A.2 B.3 C.4 D.5
答案 A
能力提升
(满分65分 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2018河北“名校联盟”质监(一),11]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答案 C
2.(2018广东珠海摸底,10)下列实验操作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某溶液中通入Cl2,然后再加入KSCN溶液
溶液变成血红色
原溶液中含有Fe2+
B
在KI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再加入CCl4,充分振荡
液体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氯的非金属性比碘强
C
炭粉中加入浓硫酸并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
有白色沉淀产生
有SO2和CO2产生
D
向AgNO3溶液中滴加少量NaCl溶液,然后再向其中滴加KI溶液
先生成白色沉淀,后生成黄色沉淀
溶解度:AgCl>AgI
答案 B
3.(2017山西五校一联,11)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
操作
A
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的气体产物
用排水法收集
B
由FeCl3溶液制备无水FeCl3
将FeCl3溶液小心加热蒸干
C
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备纯净Cl2
将气体产物先通过饱和NaHCO3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D
用苯萃取碘水中的I2
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
答案 A
4.(2017广东肇庆三模,13)某100 mL溶液可能含有Na+、NH4+、Fe3+、CO32-、SO42-、Cl-中的若干种,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图:(所加试剂均过量,气体全部逸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一定存在CO32-和SO42-,一定不存在Fe3+
B.是否存在Na+只有通过焰色反应才能确定
C.原溶液一定存在Na+,可能存在Cl-
D.若原溶液中不存在Cl-,则c(Na+)=0.1 molL-1
答案 B
5.(2016河北百校联盟一联,10)下列所示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 C
6.(2016河北衡水中学二调,27)如图所示的实验,发现烧杯中酸性KMnO4溶液褪色。若将烧杯中的溶液换成含有少量KSCN的FeSO4溶液,溶液呈红色。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条件下H2燃烧生成了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物质
B.该条件下H2燃烧的产物中可能含有一定量的H2O2
C.将烧杯中溶液换成KI淀粉溶液也能验证生成物具有还原性
D.酸性FeSO4溶液中加入双氧水的离子反应为:2Fe2++H2O2+2H+ 2Fe3++2H2O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共29分)
7.(2017山西重点中学协作体高考模拟,26)(15分)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既有利于节约资源,又有利于保护环境。实验室利用废旧黄铜(Cu、Zn合金,含少量杂质Fe)制备胆矾晶体(CuSO45H2O)及副产物ZnO。制备流程图如下:
已知:Zn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Al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相似,pH>11时Zn(OH)2能溶于NaOH溶液生成[Zn(OH)4]2-。下表列出了几种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开始沉淀的pH按金属离子浓度为1.0 molL-1计算)。
Fe3+
Fe2+
Zn2+
开始沉淀的pH
1.1
5.8
5.9
沉淀完全的pH
3.0
8.8
8.9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ZnO调节pH=a的目的是 ,a的范围是 。
(2)由不溶物E生成溶液D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滤液A中加入H2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由溶液D制胆矾晶体包含的主要操作步骤是 。
(5)下列试剂可作为试剂Y的是 。
A.ZnO B.NaOH C.Na2CO3 D.ZnSO4
若在滤液C中逐滴加入盐酸直到过量,则产生的现象是 。
答案 (1)使溶液中的Fe3+完全沉淀,Zn2+不被沉淀 3.0≤a<5.9
(2)2Cu+O2+2H2SO4 2CuSO4+2H2O
(3)2Fe2++H2O2+2H+ 2Fe3++2H2O
(4)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5)B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8.(2016河北衡水中学二调,26)(14分)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乙酰水杨酸受热易分解,分解温度为128 ℃~135 ℃。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以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与醋酸酐[(CH3CO)2O]为主要原料合成阿司匹林,反应原理如下:
+(CH3CO)2O +CH3COOH
制备基本操作流程如下:
醋酸酐+水杨酸 粗产品
主要试剂和产品的物理常数如下表所示:
名称
相对分子质量
熔点或沸点(℃)
在水中的溶解性
水杨酸
138
158(熔点)
微溶
醋酸酐
102
139.4(沸点)
易水解
乙酰水杨酸
180
135(熔点)
微溶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阿司匹林时,要使用干燥的仪器的原因是 。
(2)合成阿司匹林时,最合适的加热方法是 。
(3)提纯粗产品流程如下,加热回流装置如图:
粗产品 乙酰水杨酸
①使用温度计的目的是控制加热的温度,防止 。
②冷凝水的流进方向是 (填“a”或“b”)。
③趁热过滤的原因是 。
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选项字母)。
a.此种提纯方法中乙酸乙酯的作用是作溶剂
b.此种提纯粗产品的方法叫重结晶
c.根据以上提纯过程可以得出阿司匹林在乙酸乙酯中的溶解度低温时大
d.可以用紫色石蕊溶液判断产品中是否含有未反应完的水杨酸
(4)在实验中原料用量:2.0 g水杨酸、5.0 mL醋酸酐(ρ=1.08 g/cm3),最终称得产品质量为2.2 g,则所得乙酰水杨酸的产率为 (用百分数表示,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答案 (1)醋酸酐易水解
(2)水浴加热
(3)①乙酰水杨酸受热分解 ②a ③防止乙酰水杨酸结晶析出 ④ab
(4)84.3%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3375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