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第3节 机械效率(第1课时 认识机械效率)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天津市滨海新区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第3节 机械效率(第1课时 认识机械效率)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滨海新区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第3节 机械效率(第1课时 认识机械效率)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第1课时 认识机械效率 1.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含义,知道三者之间的关系。 2.知道机械效率的概念,能结合具体实例认识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总功,会计算机械效率。 经历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过程。 1.通过探究活动增强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探索科学的求知欲。 3.关注生产、生活中的各种机械的机械效率,具有用机械效率来评价机械的意识。 1.理解机械效率。 2.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理解机械效率。 多媒体课件等。 一、情景引入 小明家最近买了一套新房,家在三楼。想把洗手间、厨房装修一下,需把沙子运到三楼。请同学们根据需要,选择机械帮助小明家解决这个问题,看看哪个小组的办法最好? 如图所示的三种方法可供参考:第1种是人直接提着沙子上楼;第2种是把沙子放进桶里,人通过动滑轮把沙子拉上楼;第3种是把沙子放进质量较小的袋子里,人通过动滑轮把沙子拉上楼。 请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各种方案。并对各个方案进行讨论,比较优缺点。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结合用动滑轮提升沙子,请同学们观看提沙子过程的视频。思考: (1)在把沙子从一楼运上三楼的过程中,每种方法中各对哪些物体做了功? (2)无论他采取哪种方法都必须做的功是他对什么做的功? (3)在几种不同的方法中他不愿做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分别是什么? 板书:一般来说,必须要做的功为有用功,克服机械自身部件的重力和摩擦力不得不做的功为额外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为总功。 指出:前面实验中,第三种方法最好,因为第三种方法做的额外功最少,总功最少。 探究点二:机械效率 工作中,我们总是希望额外功越少越好,也就是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越好。在物理学中,用机械效率表示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 机械效率=100% 计算公式:η=100% 注意:对于实际机械,由于总是有额外功存在,一定有η <1。 组织学生讨论: (1)机械效率有单位吗? (2)为什么机械效率没有大于1的? (3)用小数和百分数来表示机械效率,你认为哪种表达更好? 学生经过讨论回答:机械效率没有单位,总小于1,用百分数表示更好。 多媒体展示例题: 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F=80N的拉力作用下,将一个重为180N的物体匀速提高1m,绳重、摩擦不计。求:总功、有用功、额外功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组织学生分析、讨论、计算; (2)展示学生解题过程; (3)总结、评价。 三、板书设计 第3节 机械效率 第1课时 认识机械效率 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1)有用功:为达到目的必须要做的功 (2)额外功:我们不需要但是又不得不做的功 (3)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 W总=W有+W额 2.机械效率: (1)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作机械效率 (2)η=100% 常用百分数表示,η <1-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津市滨海新区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第3节 机械效率第1课时 认识机械效率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天津市 滨海新区 年级 物理 下册 第十二 机械效率 课时 认识 教案 新版 新人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3375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