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行动的指南 第六课 科学发展观 第2框 基本要求与根本方法教案 教科版.doc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行动的指南 第六课 科学发展观 第2框 基本要求与根本方法教案 教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行动的指南 第六课 科学发展观 第2框 基本要求与根本方法教案 教科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基本要求与根本方法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增强环保意识、发展意识和统筹意识;增强责任 感、使命感和参与政治经济生活的自觉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2.能力目标 通过对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与根本方法的理解和把握,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参与政治经济生活的能力。 3. 知识目标 理解和识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与根本方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学会运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和身边的典型事例,说明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进程中,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收集有关科学发展观的资料、视频。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结合我们的生活经验,谈一谈,我们的生活为什么会有大的变化? 【学生探究】讨论后回答。 【教师引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日子好了起来,当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对生活有了更多样化的追求。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景,提出本项目要探究的相关联问题,引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为讲授新课启幕。) 讲授新课 环节一: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基本要求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认为什么样的生活是理想的生活? 【学生探究】学生讨论后回答。 【呈现课件】 【教师小结】图片反映出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人们精神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就是我们理想的社会生活。 (设计意图:衔接导入环节中提到的“理想社会”,向学生提问“你所理解的理想社会”,又向学生展示近年来我国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高度发展的成果,从而确定了理想社会的含义,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同。) 【教学过渡】理想社会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但实际生活中,我国社会经济在发展中面临着挑战。 【呈现课件】 【教师引导】新常态下面临的突出问题: 1.科研投入不足,影响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2.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变; 3.城乡差距大,影响全面小康目标实现; 4.环境压力较大,影响可持续发展。 【教学过渡】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需要怎样的新作为? 【学生探究】学生讨论后回答。 【呈现课件】 (设计意图:引入“新常态”概念,并指出新常态下面临的突出问题,让学生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全面的认识。教师对学生回答进行点评,归纳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教师引导】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必须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基础上提出来的。 【呈现课件】 【教师引导】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必须按照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党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探究经济建设发展的历程,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从而加深对五位一体的认识。) 【呈现课件】 【教师引导】当今世界和我国面临的这三大严重问题,我们国家以自己的方式不断地改变。 【播放视频】辉煌中国之“可持续发展”。 【教师提问】结合视频,感受我国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是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 【学生探究】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小结】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形象的影像资料,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发展及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的重要影响,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增强分析、概括与归纳的能力。) 环节二: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 【呈现课件】 【教师提问】谁的观点考虑的比较全面、合理?联系这个案例,讨论一下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学生探究】讨论后回答。 【教师小结】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推进;改革、发展的顺序推进,将会促进社会更加稳定。统筹兼顾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我们党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重要历史经验,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 (设计意图:从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出发,引导学生讨论、理解统筹兼顾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 【呈现课件】 【学生探究】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小结】党和国家治国理政需要坚持统筹兼顾,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要掌握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成都实施的“全域成都”策略,充分体现了统筹兼顾的科学思想,能够更好地把握全局,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 【学生探究】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 【教师小结】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们只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设计意图:将探究引入纵深,通过案例激发学生讨论的热情,围绕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引导学生学习并深化认识。)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有了深刻的认识,理解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的内涵,认识并培养统筹兼顾的意识。只有对我们国家的指导思想有了深刻认识,才能怀抱远大梦想,共同建设我们的美丽国家! (设计意图:本节课探究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学生对于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还处较为模糊的阶段,教师循循善诱地逐步剖析本节课所学知识加深加强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鼓励的话语更能坚定学生建设美丽国家的决心。) 板书设计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与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 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了图片、视频、文字等多种形式的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所面临的严峻的资源和环境问题(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基本国情),这些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即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战略。 其次,充分运用课本中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立足课本材料,展开充分的讨论,从而加深对统筹兼顾的认识。 本课的不足:对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的挖掘还不够,案例运用较少。-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行动的指南 第六课 科学发展观 第2框 基本要求与根本方法教案 教科版 九年级 道德 法治 上册 第二 单元 行动 指南 第六 科学 发展观 基本要求 根本 方法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3377324.html